第121章(2/2)

那是一个傍晚,落霞染红了半边天。他自泰山书院听学回来,走在熙熙攘攘的杏林小径上,忽有人喊了一声。

“楚宗师!”

听到这个称呼,墨燃甚至不及思考,便立刻回头,随即又自己真是好笑,世上姓楚的术士这么多,他如今倒是听了风就是雨,竟以为是自己师尊提早醒了。

怎么可能呢。

他笑着摇了摇头,正欲转身,忽又听到了一声喊:“楚宗师!”

“……”

墨燃抱着一摞书,眯起眼睛在人群裏看。忽见着有人在与他招手,可惜离得太远了,他无法瞧清楚那人的面目,只能大约瞧见他的衣冠体态,是个碧蓝道袍的青年,背着一把弓,身边跟着一隻狼犬。

那人很快走近了,但当墨燃与他能相互看得清五官时,彼此都是齐齐愣住。

“你是……”

“墨燃。”他比对方先反应过来,抱着书卷,不方便行李,他简单地点了点头,目光好奇地在那青年脸上停了片刻,“没想到能在这裏遇到南宫公子,好巧。”

原来喊他“楚宗师”的人,正是儒风门的嫡子南宫驷。

因为这傢伙死的早,前世墨燃从未与他打过照面,但楚晚宁不一样,楚晚宁曾是儒风门的客卿,南宫驷必然与他熟识。墨燃上下打量他一番,目光在南宫驷手上拎着的箭囊上停了一会儿。

那是一隻非常旧的布箭囊,上头绣着山茶花的纹饰,由于隔着太多时光,花纹已经褪色了,鲜艳的瓣叶透着微微的枯黄,像是绣在布上的芬芳也终究不能就长久,总会一日也会凋零。

南宫驷浑身光鲜亮丽,唯有这箭囊很破,甚至能清楚地看到缝补痕迹,墨燃心知,这箭囊对他而言必是珍贵之物,但这世上谁没有两三样敝帚自珍的东西呢?再风光无限的人,也会有揣在心口长久陪伴的一段记忆。

谁都不是瞧上去那样简简单单,没心没肺的。

南宫驷皱着眉头:“墨燃……记起来了。楚宗师的徒弟?”

“嗯。”

既是这样,南宫驷态度便稍稍好了些,说:“不好意思,方才隔得远了。瞧你身形打扮,还以为是宗师他提前出了关,而我不知道。”

墨燃把目光从箭囊上移开,并没有不识趣地过问,而是平和地答道:“方才听你这样喊,我也以为是师尊提前出了关,我而不知道。”

南宫驷笑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出生矜贵,即便是大笑的时候,他英俊的眉目间依然有几分嚣张之气。且他的嚣张和薛蒙那种嚣张又不一样,薛蒙是恃才放旷的骄傲,而南宫驷,似乎多了几分戾气,有点骄纵、暴躁的意思。

但他生的极好,这种戾气并没有让他变得可怕,反而多了些野性。

墨燃忍不住在心裏头想,南宫驷、南宫驷,倒真是一匹自由自在的烈马。

他正兀自出神,就听南宫驷说道:“之前鬼界天裂,楚宗师不幸蒙难,我还难过了许久,幸好有大师指点,能让宗师死而復生。回头他醒了,我一定去死生之巅造访。”

“那就恭候公子大驾了。”

南宫驷摆摆手,忽见到墨燃手中的书本,奇道:“墨兄这是在做什么?”

“读书。”

南宫驷原以为他说的读书,应当是读些晦涩艰深的卷文,岂料仔细一看,却发现不过都是些《逍遥游》、《礼记》之类的经典,先是一愣,而后道:“这些……都是基础经卷,我小时候都背了出来,你看这些有什么用?”

墨燃倒也不觉得羞耻,目光坦然,说道:“我小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咳……”南宫驷有些尴尬,“报了个书院读书?”

“嗯。这些日子刚好要在泰山上采集些修行用的灵石,看到杏林书院开了新讲,左右无事,过来听一听。”

南宫驷点点头,看看时候不早了,说道:“看这样,墨兄还没吃过晚饭吧。既然来了儒风门地界,你又是楚宗师的徒弟,我自然要尽地主之谊。正巧我的同伴在附近一家酒楼等我,怎么样,一起去喝一杯?”

墨燃想想,觉得反正也没什么事,便道:“却之不恭。”

“舞雩楼。临沂地界最有名的酒楼之一,做的九转肥肠再好吃不过,听说过没?”南宫驷边走边问他。

“怎么没听过。”墨燃笑道,“上修界数一数二的食肆。南宫公子,你真会挑地方。”

“地方不是我挑的。”

“哦,那是?”

南宫驷道:“我同伴挑的。”

作为活过一世的人,墨燃多少也清楚儒风门错综复杂的关係,虽然嘴上不说,但心裏却有些诧异,暗自思忖道:叶忘昔也来了?

可他随着南宫驷登上酒楼,撩开厢房的珠帘迈步进去。裏头的人却让他差点呛到——

只见宋秋桐一身轻罗素衣,亭亭裏于窗边,外头桃花开的稠艳,她闻声回头,鬓边金步摇簌簌闪烁,更衬得肤若凝脂,唇若点朱,说不出的好看。

墨燃探进去的半隻脚下意识地缩了回来。

他在想,这会儿跟南宫驷说自己不爱吃鲁菜,尤其不爱九转肥肠,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