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

什么立贤不立长,不过是成国公府的嫡长子与珍妃不是一个妈生的,而老二却是与珍妃一个妈生的罢了,谁看不明白?

可是这个先例一开,国公爷若是觉着赵桓旭比她的桓熙更能将靖国公府继承发扬下去,上书朝廷请封赵桓旭为靖国公世孙,是有可能获准的。毕竟赵桓旭那么出息,正如赵明坤所言,十几岁就过了童试,满京城的公侯人家里头都寻不出几个。再加上他还有个为国捐躯的爹……

而她的桓熙呢,军中实权大概率要被姓杜的贱人生的赵桓朝夺去,若是连爵位都落不着,那他还剩什么?

殷夫人越想越惊惧越想越后悔,后悔从小到大对赵桓熙太过溺爱,保护得太好,以至于他长到一十六岁,想成一件事,手段还只有一哭二闹三绝食。赵明坤那个狗东西就别提了,从不正眼看这个嫡子,便是连国公爷,怕也是不喜桓熙的,不然为什么独独把毫无家世依仗的徐家女配给桓熙,而不配给别房嫡孙呢?

可是她又怎能不溺爱桓熙,不保护桓熙?她生了四个女儿才得了桓熙这一个儿子,桓熙出生时,赵桓朝那个小畜生都已经十二岁了,赵桓阳那个小畜生也已经七岁,她若不紧着些,还不知道桓熙能不能平平安安地长到这么大。

悔无可悔,盼无可盼,殷夫人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肿着双眼呆愣愣地僵在苏妈妈怀里,不知道她和桓熙的将来,到底着落在何方。

五六天须臾而过,眨眼便是赵桓熙和徐念安大婚的日子。

有靖国公亲自坐镇,谁敢不给面子?一大帮子人簇拥着一身喜服的赵桓熙热热闹闹地往徐家去迎亲。

徐家小小的两进院中,此刻也是人满为患,患难时仿佛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世上无一是至亲,交好运时,这些亲戚便都似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了,石板路上站的都是亲戚。

便连当日与徐氏兄妹吵翻脸的忠义伯夫人董氏都厚着脸皮带着还未出嫁的小女儿徐美珍来了。

大喜的日子,自然没有把人往外赶的道理。徐家大大小小也没有心思往外赶人。

从伯府分家出来时,除了这间破宅子,一二穷僻店铺,几十亩贫瘠薄田外,一家子病弱老小,一无所有。如今的温饱家业都是靠徐念安一个人一点一滴攒起来的。

不论是对郑夫人还是徐氏兄妹,还是周姨娘以及十余仆人来说,徐念安就是徐家的梁,徐家的柱,替大家撑着一切。

虽然出嫁前这两个多月,她已尽力将自己出嫁后家中的诸般事宜安排妥当,可到了她真正出嫁这一日,想到日后她便是赵家人,不能再住在徐家,徐家人还是觉得天都塌了。

郑夫人从昨天夜里便开始哭,哭到今日下午,眼睛肿得都快睁不开,全靠一口参汤吊着不晕过去。

徐绮安徐惠安也很依恋长姐,一天下来偷偷哭了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