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2)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钱小燕她们踩着‘满堂红’,赶紧开门迎新、接福。碰到同样在‘接年’的老街坊,大家笑着互相问好。

“老钱,过年好。”

“老郑,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

新年第一天,大家看着都喜气洋洋。很是精神抖擞。

短暂的寒暄过后,众人扛不住清晨的寒冷,全都揣着手,跺着脚,斯哈斯哈、冷飕飕的各回各家。

进了屋,众人脚步一致的奔到炉子旁边,心满意足的烤火。等手脚暖了过来,嘴唇也不冷的哆嗦了,大家才去洗漱,各自忙碌。

钱小燕年纪大,不抗冻,没有幸芳缓的快。今天的早饭,就是幸芳一个人做的。

年夜饭太丰盛的结果,就是今天幸芳不用考虑,大年初一她们该吃什么。昨天幸芳和钱小燕一共准备了十二个菜。各种鸡鸭鱼肉还有肉馅饺子齐上阵,幸芳她们就没吃了。

把昨夜剩下的饭菜热一热,再煮一盖帘的昨天包的冻饺子,宋家的早饭就做好了。

吃完早饭,幸芳拿出她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红包,坐等双胞胎给她拜年。

拜年的吉祥话,双胞胎早跟钱小燕学了一肚子。这会见幸芳她们都准备好了,两个小不点就开始,手拉手像模像样的大家拜年。

“爷爷奶奶过年好~爸爸妈妈过年好~小叔叔过年好~双双(依依)祝福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好运常在,万事如意,财源滚滚,平安喜乐。”

一口气连说六个成语,差不多到了双胞胎所学的极限。小家伙想不出新词,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幸芳她们磕头拜年。

这样的大礼,幸芳受的起,却不是特别喜欢。有些事情,心意到了就够了,完全不用这么折腾孩子。幸芳怕地上凉,冰到双胞胎,没等双胞胎磕完头,她就拉着宋文城,和他一起,把双胞胎抱了起来。

“么~么~”幸芳给了双胞胎一人一个大大的亲亲。“双双,依依也过年好。”

“喏,这是爸爸妈妈给你们的压岁钱,拿出买糖吃吧。妈妈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顺顺利利的。”

说完了对双胞胎的新年期许,幸芳温柔的摸了摸双胞胎的头顶。双胞胎很喜欢幸芳的摸头杀。她们小猫似的,乖乖的眯着眼睛,傻笑着去蹭幸芳的手心。特别的可爱。

萌的钱小燕受不了的,来幸芳怀里抢孩子。“么~么~奶奶这也有压岁钱。给,这是爷爷奶奶给你们的压岁钱。乖宝拿去花吧。”

钱小燕的压岁钱送完,宋文实的大红包,也一声不吭的,塞到了双胞胎的怀里。

双胞胎人小手短,抱着三个大红包,就有那么点手忙脚乱。幸亏幸芳提前给她们准备了装压岁钱的小包包,不然双胞胎就要拿不下啦。

帮双胞胎把她们的压岁钱,装到她们的斜挎小包包里,幸芳又在双胞胎的上衣口袋里装了些糖果和瓜子,她就放双胞胎出门去给大杂院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拜年去了。

刚把自家的孩子放出去,幸芳赶紧准备好许多的小零食,和一堆一分钱的小额红包,静静的等着大院里的其他小孩来她们家拜年。

最先跑宋家来的,是邢小强他们,等他们拜完年,拿着幸芳特别为他们准备的五毛钱大红包,乐颠颠的跑去找双胞胎汇合。大杂院里的其他的小孩,才陆陆续续、成群结队的往宋家这边跑。

宋家日子过的好,来他们家拜年,小孩子不但能得到零食,还能得到压岁钱。所以,大杂院里十岁以下的小孩,都特别喜欢来宋家拜年,给宋家平添了许多的人气。

十岁以上的小孩,自诩他们是大孩子,不好意思像小孩子似的,四处蹭吃蹭喝,他们就矜持着没有加入拜年大军。

幸芳等小孩子的拜年大军散的差不多了,她才拎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和宋文城一起,去给大杂院中比较年长的长辈拜年。

宋文实拿着礼物,跟着幸芳她们一起出门。只是他不是去给大杂院里的老人拜年的,他是去机械厂,给教导他的老师傅们拜年的。

钱小燕和宋少辉是长辈,宋家在舒城没啥需要走动的亲戚,大杂院这边也没有比她们辈分大的老人,她们就留在了家里,等着别人来拜访她们,没有出门。

想着一会儿宋家回来不少人,钱小燕赶紧又在炉子上烧了一壶热水,留着一会儿招待客人。

幸芳和宋文城拜年的第一站,去的是院管牛大爷家。牛大爷作为院管,平时没少为她们操心,幸芳这个被照顾过的小辈,自然要来牛家好好谢谢人家。

牛大爷很热情,他收下幸芳送他的薄礼后,非拉着宋文城,不让他们走,要她们留下来吃午饭。

“吃了饭再走吧,文城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趁过年,咱爷俩可以好好的喝两盅。”

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有不少好吃的。幸芳知道牛大爷是真心留客,但她们才走了一家,还有好多家等着她们去拜访呢。所以,她就拒绝道:“改天吧,改天我做红烧肉,请您去我家吃饭。今天我们还得再走几家,等哪天有空了,再让宋文城陪您喝酒。”

幸芳这么说,馋酒、老伴看着不让他喝的牛大爷,只能遗憾的作罢。好在,去牛家拜年的人很多,幸芳和宋文城走了,还有别人会去。只要牛大爷坚持给每个客人留客,他最后肯定有机会喝点小酒。

从牛大爷家出来,幸芳在苟家,郑家同样被热情的留客了。郑家是幸芳拜年之旅的最后一站,郑小娥拉着幸芳,不让她回家,幸芳走不掉,最后就留了下来,在郑家吃了一顿午饭。

金凤的事,多亏了幸芳,因此郑家上下对幸芳就特别的感激。之前幸芳忙不过来,郑小娥那是非常乐意帮幸芳带孩子的。现在,幸芳工作忙,双胞胎也有钱小燕带着,郑小娥和幸芳就好久没在一起说话了。

郑小娥最近正在犯愁她闺女的婚事。

郑小娥一共有三个孩子,除了刚离婚的郑瀚,她还有一儿一女。

郑夏是郑小娥的二儿子,今年二十三,未婚。他前几年接郑小娥的班,在机械厂当车间工人。去年冬天他才刚刚从学徒工转正。

郑秀是郑小娥的小女儿,今年十九,没工作没对象,就倒霉的赶上这个知青下乡潮。

郑小娥舍不得郑秀下乡吃苦,她家老头子又还没到退休年龄。如果郑大叔提前退休,郑家损失的太多。郑小娥就琢磨着,赶紧给郑秀找个婆家,让她快点嫁出去。这样,郑秀就可以留城,不用下乡了。

可聪明人不止郑小娥一个,不少人为了留城,都在积极的找对象。

找对象的人太多,有工作的未婚男性,就成了香饽饽。被不少人觊觎。郑小娥不愿她闺女将就着随便嫁人,稍微拿乔观望了一下,还没等她仔细的考察对方,她看中的女婿就被别人撬走了。

丢了个乘龙快婿,郑小娥本就来气。后来她找来找去都找不出比对方更像样的男同志,郑小娥就更加的火大。

“唉,这知青下乡真是害死人。知青办那边,留给大家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天。给秀找对象的事,我却依然没啥进展。唉,再这么耽搁下去,秀她就的真得下乡了。”

眼看郑小娥为了郑秀的事情着急上火,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水泡。幸芳想了想,问她:“婶,你介意让秀嫁个当兵的吗?宋文城他们部队有很多的单身汉,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让宋文城帮你问问。”

军嫂啊?聚少离多,还要去对方农村老家或者随军生活的话,郑小娥就不太乐意。幸芳不是外人,郑小娥就没藏着掖着,把她心中的顾虑,都跟幸芳说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