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节(1/2)

朱瞻墡诧异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见开口之人身若青松,面容清癯,望之便有巍然之感。

兵部尚书,于谦!

襄王一时有些发愣,没想到开口的会是他。

见此状况,一旁的朱徽煣心中不由冷笑一声,这个襄王,到现在还没有认清楚局面到底是什么状况。

今天的事情,或许一开始是宗务,但是,随着他开口弹劾,将问题扯到了军屯上头。

这就不单单是宗务,而是国政了!

宗务一道,在场的诸多大臣,的确没有说话的余地,但是,论及国政,他们又岂会一言不发?

看着于谦明显来者不善的样子,朱瞻墡踌躇片刻,最终还是没敢直接否认。

代王拿出来的这些证据,明显不是一天两天收集起来的,很多的证据都是环环相扣的,是真是假,并不难调查。

他现在唯一能够否认的就是……

“看这上头的签押,的确是王府的印信,但是,此事本王的确不知,或许是底下人私相授受,打着襄王府的旗号胡作非为。”

见到于谦出面,襄王顿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说,仅仅只是一个岷王,他或许还能对付,但是,如果要和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斗,尤其是对方握有自己把柄的情况下,他必然不是对手。

所以,襄王最后还是选择了,用出藩王在犯事之后的惯常招数,一推二五六,装傻充愣不知道。

这么多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藩王,靠的就是这一招,逃过了无数的罪责。

错事都是底下人干的,他们啥都不知道。

当然,如此一来,这些田土肯定是保不住了,事实上,如果不是代王拿出了这么多的证据,襄王连这点罪责,都不肯承认。

然而,他这话一出,一旁的朱徽煣不由挑了挑眉毛,暗道襄王果然还是太天真。

他也不想想,于谦站在旁边冷眼旁观了这么久,都没有开口,如今突然插手此事,难不成会是单纯为自己这个岷王说话吗?

真以为这样就能糊弄过去不成?

果不其然,听完了襄王的这番辩驳之后,于谦从袖中拿出了厚厚的一摞文书,问道。

“襄王爷,如果说,边境的这些田土,是王府官员欺瞒王爷,盗用王府印信,私相授受,那么,这些也是吗?”

隔得远远的,襄王并看不清楚,于谦拿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但是,光听他这副口气,襄王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随着内侍走下御阶,从于谦手中接过这些文书,上呈到了天子面前,于谦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

“启禀陛下,这是都察院派遣到襄阳清丈田亩的御史联合地方官员,呈递上来的奏疏。”

“其中详述了如今在襄阳府及周边各地,寄名在襄王府的官田,民田及未寄名但实际在襄王府控制下的田土,共计约三千两百余顷,远远超出朝廷赐予襄王的田土,这诸多田地,有军屯,有官田,有民田。”

“御史在清丈过程中,接到了诸多诉状,控诉襄王欺压百姓,强买强卖,兼并田产,以致诸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诉状,黄册及历年账册,皆附在后,请陛下御览。”

这下,就连在场的一干大臣,也感到一阵意外。

好嘛,他们原本以为,岷王出手弹劾襄王,就已经算是杀招了。

却没想到,更大的杀招在于谦这里!

如襄王所说,他的封地在襄阳,和边境远隔千里,如果强要说,自己对边境的状况并不了解,只是有人诈名诡寄,或是底下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寄名在襄王府的边境军屯,也就两三百顷而已。

这个数字,对于普通的文武大臣,乃至于是勋贵世家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小的数字,但是,对于一个藩王来说,其实也就那样。

远隔千里,数量又不算特别多,强要狡辩,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在他的封地之内,数千顷的田土,这个想要抵赖,难度可就大的多了……

“陛下,整饬军屯,乃是朝廷大政,利国利民之举。”

“身为宗室藩王,理当藩屏社稷,翼护朝廷,然而,襄王身为大宗正,肆意跋扈,侵占田土,视朝廷如无物,如今事发,不仅毫无悔过之意,更是肆意狡辩,欺瞒圣听。”

“自其到京之后,屡屡犯错,蒙陛下宽仁,笃重亲亲,始终不忍责难,然而襄王依仗陛下仁慈之心,越发肆无忌惮,令诸多宗亲屡有非议,如此无才无德,又不能为朝廷尽力,有失宗室德行之人,岂可执掌宗人府,为诸宗室表率?”

“请陛下三思!”

有于谦出头加码,朱徽煣岂会放过这个机会,趁着襄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立刻跟上,跪地开口。

与此同时,底下的一帮宗室子弟也纷纷反应了过来,个个跟上,跪地开口,道。

“请陛下三思!”

“陛下,臣……”

襄王也没有想到,几乎是片刻之间,他便成了满朝声讨的对象。

乌乌泱泱的一大帮宗室子弟此刻在岷王和于谦的带领下,再度陈请,声势浩大,仿佛襄王已是不罢不足以平朝议,瞬间淹没了他欲要辩解的声音。

御座之上,天子凝视着眼前的一份份文书,半晌过后,终是开口,道。

“襄王叔,近些时日以来,你为宗学事务操劳不休,想必也疲累的很,先前太医还说,皇叔的伤须得好好休养,为了皇叔身体着想,便先行交卸了差事,在十王府安心休养吧。”

“至于宗学的一干事宜,便先由岷王叔祖暂时兼理。”

“陛下……”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