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节(1/2)

“好。”黄白游也是听劝的

大势已成,黄白游当前可以用这四字来形容。

可不只是霓虹收割粉丝,黄白游在全球的粉丝数量都爆炸的提升,相比起约翰李,小丑实在太吸粉了。

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约瑟夫〈蝙蝠侠:黑暗骑士〉,超级英雄外衣下的个人成长史。约瑟夫:让英雄变成人吧。”

奥地利《信使报》:“〈蝙蝠侠:黑暗骑士〉,反派更迷人,斯坦丁的嗓音如何制造。”

意大利《晚邮报》:“斯坦丁·黄和他的小丑,要求对方真打。”

瑞士《新苏黎世报》:“[约色]弥漫的蝙蝠侠,黄气缠绕的小丑。”

怎么说呢,毛熊国的媒体还是有点本事,迅速的挖出了曾经黄白游拜访过的莫团小丑演员克罗。

“斯坦丁居然真的成功了。”克罗的脸上写着难以置信。

“克罗,又有记者要采访你,是《莫斯科时报》。”马戏团的老板说。

“创造奇迹的华夏人。”克罗肯定要接受,《莫斯科时报》可是大报。

马戏克罗也是个实在人,他虽然很想爆红,但依旧很克制。

“我还没来得及去电影院观看,因为平日训练太忙。”

“应该只是提供了不多的帮助,他为了这个角色准备太多,我看到他写了非常多关于小丑文化的分析。”

“蝙蝠侠的小丑来自于漫画,他分析欧洲小丑文化有什么用,关于这一点我非常好奇。”

……

于是乎,第二天的头条如下:

“莫斯科国立大马戏团的小丑演员克罗:他解析了小丑文化。”——《莫斯科时报》

毛熊国的媒体,算是报道里最有看点的存在,因为报道真分析出了一些弯弯绕绕。

节选一小段报道。

[他创造了“小丑恐惧”,斯坦丁·黄唤醒了欧美心中对小丑内心深处的恐惧。

他不要美金不要权势,甚至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而来,比幽灵更加可怕。

马戏团的小丑……]

“原来斯坦丁为了这个角色,付出了这么多吗?”阿历克斯半夜起床都想打自己一巴掌,因为他在脸书和推特上各种黑黄白游,他是“反黄小丑组织”的一员。

反黄小丑组织是发酵于互联网的一个组织,具体如何暂时按下不必。

前面节选了那么多国家的报道,为什么没有五常之一的大嘤呢?

倒不是乳英,只是大嘤有大新闻,特意留在后面!

“为什么这么严肃呢?他太酷了,从今天开始,我的偶像就是斯坦丁·黄!”

伦敦某个影城,一个二十白人影迷,突然大喊大叫。

还没完,在离开影院大门的刹那,影迷又突然痛哭流涕,“我有罪,请让上帝来惩罚我。”

周围的路人都呆滞了,即便欧美情绪外放些,但在大街上痛哭流涕也是很炸裂的存在。

所以大嘤绅士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有什么情况先拍。

“我不应该参加游行示威,斯坦丁先生是蝙蝠侠的拯救者。”白人影迷在地上蠕动。

那叫一个“壮烈”,顺畅的石板街道瞬间堵塞,没一会警察来了,费了好半天工夫才控制住局面。

围观群众大概弄清了真相,原来这影迷是当初轰动欧洲的[法米里奥楼游行示威事件]参与者,刚观影完电影,搁这后悔呢。

经过半个多小时,警察才把白人影迷给劝走,即便如此也是瞬间成为英国互联网的焦点。

青天白日。

国内。

俗话说得好,坏事要中午做,因为早晚会出事。

“覃老哥,你真厉害,居然能找到当初参加示威游行的人。”李想说。

李想是大地院线海外事业部门负责人,人如其名,和理想中的成功人士差不多,大腹便便。

虽说人到中年发福,可李想的能力是很好的,当初《剑士》第一部引进国内,其他院线都给予了保守的态度。

而李想在看完后认定这部电影能成为一种文化,不仅大排片,并且还第一时间拿到了电影周边在华夏的独家代理。

“噢?”覃醒没承认。

“覃老哥别不承认,这个伦敦影迷行为太夸张,并且时机也太好,肯定是特别安排的。”李想说。

覃醒不想回应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李想都四十多了,还叫他老哥,合适吗?

第二点,“我找不到当初游行示威的人,而且也没必要花时间去找。”覃醒这样回应。

“?”李想一怔。

沉默了,李想没想到覃醒胆子比他想象中还要大,找个“假示威演员”,不怕被发现吗?

还真不怕,当初游行示威有五六十人,游行队伍中有请的演员,也有真实的漫画迷,连组织者都不能认全。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