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2/2)

胡彪这样的一个战术,可以说相当的简单粗暴。

不过却并非是心中恼火起来,直接就打算蛮干了,而是有着他相当的考虑。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人‘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这说明匈奴人,根本就是一些天生的骑兵,箭术方面强悍到了离谱的程度。

对比起起来,鞑子的八旗兵也就是装备上更强一些,若是论起了骑术、箭术这些,根本就是一些渣渣。

也就是鞑子们运气好,遇上了大明、还是最为虚弱状态的大明。

若是放在了大汉时期,野猪皮怕是连造反的心思都不敢有,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充当中原政权的走狗。

总之,胡彪明白了一点:

在之后战斗中,不能任由匈奴人拉开距离后,不断地对着射箭,因为对手能直接用弓箭射到了崩溃的地步。

哪怕胡彪他们身上的盔甲精良,能极好的防御对手的箭支杀伤。

但是在千年之后,西方那些穿着防御力超强板甲的骑士,面对着蒙人著名的‘曼古歹’骑射战术,不是同样被生生地耗死了么?

所以不能与匈奴人骑射,这完全是以自己的短处,去拼对方的长处;傻子才会做出这样不划算,亏了大本的事情。

直接冲过去、反复地冲击,反而是一个最佳的战术选择……

都是你们的

让胡彪在一咬牙之下,做出了一个直接冲过去的战术,还是有着其他的一些原因。

比如说:当初胡彪在窦固军中,拼命地与其他人拉关系,与那些大汉中高级军官的沙盘推演,并非是做得无用功。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还是知道了匈奴人,又或者是当前所有胡人一些硬伤:

从马背上长大的他们,在骑射方面确实厉害,能在中距离上用精准箭术,轻易地杀伤自己的对手。

另外算是轻骑兵的他们,在机动性上也是非常惊人。

往往能仗着马快的高机动性,在战局中找到对手兵力的薄弱环节进行突击,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

但是在这一个还没有马镫的年头,导致了骑兵在马上的肉搏能力相对比较差,因为一个不小心会掉下来。

所以匈奴人和胡人,其实在骑兵大规模冲锋近战方面的能力不强。

因为这玩意涉及了更好的马鞍、必需的马镫等马具,军阵、协调等众多因素;完全是当时的匈奴人和胡人,不具备的一种能力。

他们需要等到后续的五胡乱华时代,才从中原势力的手中学会了这一种冲阵之法,并且很有一点发扬光大的意识。

甚至胡彪以前读史书的时候,当时心中还有着一个大大的疑惑。

为毛当初刘邦手下的大军,明明被冒顿单于围在了白登山了,结果仅仅是老婆被贿赂了一下,帮忙说了一点好话、吹了一点枕头风。

结果就在包围圈中松开一角,任由刘邦带大军突围离开。

整个事情想起来,多少有那么一点儿戏。

因为只要冒顿只要彻底打垮刘邦大军,得到的明显是更多啊,有点不合理。

直到胡彪到了这一个年代才是知道,当时刘邦麾下的大军在习惯了中原地区的军阵对战后,面对着匈奴人的骑射战术很有一点不习惯。

结果就因为轻敌冒进,被匈奴人靠着高机动性围困在了白登山。

而匈奴面对着刘邦麾下严整的战阵,根本就是冲不进去,只能是围困住了刘邦的大军而已。

连续七日的大战之下,汉军死伤极大之余,匈奴人也是伤亡惨重。

等于是双方之间,明显是有着各自的顾虑,到了这一个时候都不想打了;冒顿单于他老婆吹得枕头风,应该只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他知道汉军不是那么好打的。

而以上的这些情况,一众网友们在现代位面可能了解不多,但是如今在任务世界待了都快有小半年,多多少少也是了解了一些。

所以,针对胡彪提出‘直接冲阵’的这一个简单战术,众人思考了一下后,纷纷表示赞同了起来。

随后的时间里,他们抓紧时间再探讨一下更多的细节。

说来也是巧合,在双方对峙了一个小时左右,胡彪他们将将才是将细节粗略说好;在他们对面的匈奴大军中,又开始有了一些其他的动静……

……

就当胡彪众人以为,那是匈奴人终于休息够了,马上就要发起进攻的时候,却是发现情况并非他们最初预料的那样。

因为只有着十余骑的规模,从匈奴人中军的位置一里冲了出来。

他们拍打着战马,一路接近到这边阵前一百五六十米外的位置上后就停下了,其中为首一个大嗓门。

嘴里用着还算能让人面前听懂的汉话,在阵前大喊到:

“对面的汉人使者班超听着,我们尊贵的吒儿嫩万夫长,以及驻于阗国使者柯比牙,两位都说了。

只要你们让这些光头盗放下兵器,交出那一件天狼神遗留在人间的神器。

他们两人愿意以至高无上匈奴王蒲奴的名义发誓,可以放你们这些汉人的使者团安全离开。”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