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节(2/2)

朱棣当机立断,迅速地跨步进去,张安世随即抢上,后头则是胡广、杨荣寥寥数人。

当然,其他的护卫,还有一副仆从打扮的马扬名父子,则在门外头,一则是怕认出来,二则是先看看动静。

朱棣进了书斋后,却见这马愉此时捋起了长袖子,将胳膊露出来,手中挥舞着书信,双目赤红,激动得脸上血气上涌,在这书斋里疾步走动。

朱棣皱眉,这就是状元?

张安世忙与朱棣交换一个眼色,满是委屈之色,仿佛是在说:这真的不是我打的。

胡广和杨荣倒是镇定自若,他们仔细观察着,不露声色的样子。

见有人进来,马愉这才打起了精神,立即恢复了一些。

他抬头看了朱棣一眼,总觉得朱棣有一些脸熟。

当初殿试的时候,他倒是有机会能够面圣,不过谁也不敢直面圣颜,何况那时朱棣身穿冕服,面容藏在通天冠的冕旒之后。

马愉立即道:“抱歉,抱歉得很,方才是马某失态了,诸位尊客,请,请坐下说话。”

他虽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激动,可声音还带着颤抖。

朱棣便从容落座。

马愉笑着道:“不知诸位从何处来,做的是什么买卖?”

朱棣觉得古怪。

张安世却很轻易地应付这场面:“卖棺材。”

“呀。”马愉只是稍稍讶异了一下,他似乎心情很不错,而且听到棺材二字,竟也没有露出太多诧异之色。

管他卖什么,都是买卖,只要能挣钱,卖啥都不寒碜。

“卖棺材好,卖棺材好啊!我听闻,这四海之内,尤其是西洋诸藩国,连年征战,且战死者不无希望自己能够回乡安葬,这棺木的需求不小,当地的木材,制棺也不是不好,不过大家更认可我家乡的棺木,就算生前不能在中土之地,可若是能用中土之棺,却也能够告慰英魂了。学生见几位兄台器宇不凡,今日见你们来寻学生,果真是人物啊,莫非,你们是想用我这船行的船,贩售棺木出去?嗯……”

他沉吟着,居然滔滔不绝,道:“依我看,新洲那地方,客死之人少,而爪哇不成,爪哇的赵王,虽也经常用兵,可汉民太少。至于安南,安南也不成,安南与大明内陆相连,可能早有陆路的商贾将我大明的正宗棺木运去贩售了,竞争不小。”

“依我看,暹罗、真腊等地,应该最畅销,那里汉民本就多,何况此二地,与土人矛盾激烈,客死异乡者不少……只是这往真腊和暹罗的航线嘛……你们等等,学生瞧一瞧。”

朱棣:“……”

张安世:“……”

难以想象的财富

朱棣和张安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眼前这个满口棺材的人,便是马愉的。

原本以为,此人理应文绉绉的模样。

可对方口若悬河,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殷勤。

至于杨荣与胡广,更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他们面面相觑,此时却作声不得。

书斋外头站定的马家父子,显然已听到了马愉的声音,已能确定这必是马愉无疑了,只是依稀听来的声音,总是透着一股邪乎。

可马愉却好像天生与人自来熟,他显得格外的自信,对于这种登门的货商,他有令对方信服的办法。

此时,他款款地走到了书案前,取出一本簿子,只信手翻阅了一二,而后含笑道:“真腊与暹罗的航线……唔……依我看,若是直达,只怕不妥当,倒是若是马六甲中转,可能价格更低廉一些,不妨你们将货运至马六甲,听闻马六甲那地方,已有不少的商贾了,可直接将这棺材发售给他们,教他们集散出去,这里头有两个好处……”

他将簿子合上,而后边踱步,边道:“其一,马六甲的航线上船多,有不少大船,运送一些贵州的货物,若是船上还有其他的空间,也会搭一些散货,所以有讲价的余地,可比你们自行包船出去,运输的费用要低廉的多。”

“这其二,诸位兄台毕竟第一次出海做买卖,有道是出门靠朋友,棺材肯定是有利可图的,却也不好将这利润统统吃下去,倒是与马六甲当地的商贾合作,如此一来,便结了善缘,他们毕竟是地头蛇,熟悉西洋的情况,虽少了一些利润,却也令你们省了不少功夫,也交了一些朋友。”

张安世听得莫名的有些动心,这棺材……还真他娘的能卖?

只见马愉继续侃侃而谈道:“我这船队……主要走的乃是吕宋的航线,所以啊……”

只是后面的话没说完,就被朱棣打断了,朱棣道:“你是读书人?”

马愉打量了一眼朱棣,道:“从前确实读过书。”

他显得很含蓄。

朱棣继续问:“你既是读书人,为何不求取功名……”

马愉听罢,哈哈一笑道:“功名固然可贵,可世上若只有功名,未免有些无趣,所谓人各有志。”

朱棣凝视着马愉:“那你的志向是什么?”

马愉道:“说来惭愧,正是眼下的事。”

“眼下?”朱棣挑了挑眉道:“做买卖?那你读书又有何用?”

马愉道:“读了书,才能做好买卖。”

朱棣:“……”

马愉很健谈。

不过这书斋外头的马父却觉得心口有点堵得慌,尤其是那马超不断地低声在问:“爹,这是不是兄长,是不是兄长的声音?”

马扬名捂着心口,一时心口堵的说不出话来。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