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如戏里的角色一样,纷纷都“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了。
时隔多年再演武侠剧,再也不是观众记忆中的武侠剧那般年轻的形象,一个个都老了。
对戏的过程中,苏清朗可以感受到他们处于一种很亢奋的状态,将在《江湖之不负卿》里的表演当做了退休之作来对待。
“下一部武侠剧在哪?我们怕是等不到喽,就算有人开戏,也不会请我们啦。”
范同甫转头对苏清朗道:“将这些特型演员请来拍这一部武侠剧,一部分的原因——除了经典武侠片里容易被观众记住的主角,这些人也承载了当初看武侠剧的那一批观众的回忆。
不过”
“特型演员就是这样,演戏很受局限。”
苏清朗:“我知道。”
在横城拍摄的期间,有多位在经典武侠剧里担任主演的演员来客串,也都好几年没拍过武侠剧了。不过,他们大多有着出众的外形,没有了武侠剧演,大可以接拍其他题材的戏。
和特型演员的情况较为接近的是武行人员,像陈泰这样的武打演员,都面临着接戏困难的现状,更遑论特型演员了。
但不论是主演、武打演员还是特型演员,都无武侠剧可拍,他们既代表了这一部分人面临的现状,也是这一行的现状和常态:
凋零,没落,青黄不接。
苏清朗向于景澄发起深刻话题的探讨:“澄仔,你看到没落的武侠片、功夫片、动作片,你的想法是什么?内心有没有一些触动?痛心?”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武指。”
入行三四年的时间了。
于景澄起初看到这一行如此萧条当然有所触动,也曾怀有雄心壮志想要振兴这一行。结果在这一行干得越久,看的越多,愈加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太过于薄弱。
于家班只收那么多人,只选择最优秀的那一小撮,只能保证这一小撮人有一份温饱的工作。他见过很多从小习武到大,喜欢武术,实力并不差,想要入行的,却连一个工作机会都提供不了。
抗拒接班最大的原因——害怕从他叔的手上接过担子后,把于家班的责任抗在自己的肩上后,自己做不到比他叔更好,做不到带领着于家班走向更好。
害怕让这一小撮人的温饱都保证不了。
于景澄自嘲一笑,反问苏清朗:“你的内心有触动吗?”
苏清朗轻声道:“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