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节(2/2)

问题还包括:留下多少人,才能盯住他,而不是被他击溃?

“……伤兵退到乃河堡休整,时刻来查探这里的动静!”衮必里克对那边仍时不时传来的嘲讽只以忍不住抽动的眉角回应,“已经在这里耽搁了四天,去井坪!”

那个西路参将他了解,他的城更牢,兵更多,但他更好打。

衮必里克带了八千余众来此,带了六千人离开。

战死者七百余人,伤兵近两千。

目光望向那山上,衮必里克满眼仇恨。

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先留人断绝他们的粮食。等他劫掠归来,就彻底铲灭这一支明军。

……

鞑子大军出现在井坪城西面的时候,刘铠知道俞大猷已经完了。

希望他再多守几天的愿望落空了。

“竟然只守了四天!堂堂武状元,名不副实!”

现在兵临城下,刘铠心中只有愤恨。

大同军令是两天前发出的,昨天他接到了军令,结果今天鞑子大军就来了,他还要守住七天。

“七天没问题!”刘铠作为西路分守参将,手里也有一个劣质的望远镜。

看了一下敌军数量,他发现不是最初迎恩堡那边传回来的近万大军。

眼下粗略估计,大概也就是五六千,最多六七千。

迎恩、阻虎、乃河三堡,再加上俞大猷扛住的四天,鞑子毕竟还是付出了一些代价。

“井坪城墙宽厚,守住七天没问题!”刘铠精神一振,“传令下去,守住七天就是泼天大功!援军一至,套虏上万大军就要饮恨我井坪!”

谁料虏骑很快有了动静,在井坪西面山脚缓坡一带稍作休整之后,他们马头往西南而去。

数千骑兵的马蹄声震响大地,也重重捶在刘铠心头。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为什么不打井坪?

若是平时,他巴不得鞑子不打井坪。

但现在不同,现在他接到的军令就是把鞑子拖在井坪。

若是平时,他也可以推说鞑子避战,大明兵卒如何能追得上骑兵?

但现在也不同,俞大猷在井坪西面立寨拒敌的事情,大同是知道的。鞑子走的阻虎、乃河那条线,大同也是知道的。

井坪为何不增援?哪怕因为井坪仍要派兵留守,为什么不分兵增援?为什么不堵住山口?为什么兵临城下没有出城吸引虏骑?

刘铠想不通:套虏难道就不怕后路被断了吗?还是说要劫掠一番之后,打破重重包围再从别的口出去?

是我刘铠没能力断后路吗?

现在刘铠只想着虏骑过了井坪、去了朔州的后果,脸色煞白地慌忙吩咐:“点兵!点兵!趁鞑子没走远,出城,列阵!”

在这慌乱的安排中,当井坪城的南门打开、井坪守军刚刚匆匆出门还没列阵完毕的时候,虏骑的队伍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直扑那些慌乱的守军而来。

刘铠在城墙上顿时吓破了胆:“中计了!快关城门!快关城门!”

衮必里克终于一泄怨气,以极小的代价消灭了出城的数百守军,最后轻蔑地看了看井坪城。

这样的货色,断不了他的后路。

有了这个教训,他再也不敢出城。不论是出城追,还是再次试图出城引诱自己留下来。

即便是等自己满载而归时,他仍旧不敢出城阻拦。

何况,衮必里克不会给他留下那样的机会。

衮必里克觉得自己之前是被那俞大猷冲昏了头,何必非要攻明人的城?要攻,也要讲究方法。

“巴尔克,你带一千五百人留下来,打下这井坪!”

说罢,率领剩下近五千骑,扬长而去。

刘铠的腿在抖。

他是拦住了鞑子,但只拦住了一点点。

可即便是这一点点,对自己来说也很危险。

经过刚才鞑子虚晃一枪、他轻易葬送了五百多人后,井坪守军已经在胆寒的崩溃边缘。

“狗日的李鉴!你到了哪里?一定要拦住他们啊!”

刘铠喃喃自语,他知道井坪只是谨守门户的话,被这一千多虏骑攻破的几率不大,前提是自己必须快点挽回军心。

但现在即便是守住了这一千多人七日时间,也已经是过大于功了。

除非李鉴来援及时,在井坪通往朔州的山口,能拦住那近五千骑。

以刘铠对李鉴的了解……他的脸色又白了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