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是一个山贼聚集的山寨,不如说更像是一个生活在山中的村落。
他们中的大部人口音都有些细微不同,应该并非是出自同一个地方,但相互之间的关系却很融洽。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拖家带口,男女老少一家子生活在这里。
如今是初春,这些人已经开始准备翻地种粮。
每过十天,大当家就会带人下山一趟,顺路劫夺一些财物,购买各种粮油种子和山上缺少的用品。
余弦的老仆余宽和四个护卫虽然不再被捆着了,但四个健壮的护卫全都被他们当成了农夫来使用。
从初春开始,整个山寨为了日后的口粮,就忙碌得热火朝天。
宁秋没有限制余弦的行动,她可以随意在山寨中走动。
但山寨中的人对她往往是无视态度,看见她只有一些惊讶,但这份惊讶不会让他们主动和余弦交谈。
余弦就像是生活在山寨中的一抹影子。
只有每天上午宁秋前来为她讲学的时候,余弦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生活在这个山寨里。
没错,宁秋开始为她讲学了。
世家贵女从四五岁开始,就会和族中男子一样,开蒙入学。
余弦也是如此。
父亲余逸春在政事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有一个巨大的优点,足够余弦为他报仇。
余逸春和妻子潘氏感情甚笃,潘氏去世后,他不愿再娶。
平日里即使是饮酒作乐,也只是招来一帮舞姬,看她们跳舞而已。
作为余逸春唯一的后代,余弦在刺史府的地位一直极高。
余逸春甚至不惜为她请来云州大儒,只是为了给她开蒙。
余弦从小受名师教导,因此当宁秋提出为她讲学的时候,余弦根本就没反应过来。
胡汉混血在云易五州地位极低,他们大多是农夫,是寒门小户的奴仆。
都说上品无寒门,就算是一般的没落士族,都不一定能够进学,又何况宁秋这样的胡汉混血?
但一个时辰过去,余弦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宁秋完全可以用饱读诗书,见识广博来形容。
她讲授的内容,甚至比当初教导余弦的大儒还要广博深远。
宁秋提出的观点,更是让余弦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余弦很快就对宁秋心悦诚服,第二天的时候不需要宁秋催促,就主动等着宁秋开讲。
上午进学,下午余弦就要学习骑射了。
不过下午的骑射,变成了宁秋和大当家一起传授。
大当家的外貌没有明显的胡人特征,但他的祖父是胡人,传到他这一辈,胡人血脉不显,胡人出众的骑射本领他却全都继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