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2/2)

一则是因为王浩做的是理论算法论证,数学才是一切的基础。

二则也是因为年纪。

绝大部分图灵奖获得者,获奖凭借的都是两千年以前的成果,处在会场的三名图灵奖获得者都是如此,他们中最年轻的也超过六十五岁,其他两位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这个年纪的人思考能力、精力都会大幅下滑,已经无法和年轻人争锋,而皮特-舒尔兹又是那种超级天才,在没有获得菲尔兹之前,他就被认为是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也是菲尔兹获得者中,最众望所归的人之一。

皮特-舒尔兹获得菲尔兹是非常有意思的。

当年菲尔兹评选之前,有机构开出了候选者名单的赌注,九成五以上人都选择了皮特-舒尔兹,他获得菲尔兹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连一点悬念都没有。

这种级别的天才到了学术会议上,牵扯到数学方面内容,自然是最有权威的人物。

皮特-舒尔兹对于提问的评价,就被临近的人告诉了其他人。

很快,整个会场都知道了。

这个消息也让马文钧感到非常失望,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论证中的问题,不能完全推翻算法的证明,但也足以让算法的评价和影响力下降一个档次。

可菲尔兹得主却肯定的说论证没有任何问题。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不是对王浩正在做什么证明感到好奇,马文钧都想不顾颜面的甩手离开会场。

会场最边缘的记者们都知道了消息,他们不由得长呼一口气,他们肯定是希望证明没有问题的。

如果王浩的认证报告顺利完成,能吸引全世界关注的新算法出现,肯定是个很劲爆的新闻。

王浩还是一名纯正的国内学者,新闻报道的意义就更大了。

记者们也开始打听起王浩究竟是在做什么证明,他们肯定是完全看不懂的,只是想了解一下,近而进行新闻思考方式的评估。

那么,王浩究竟在证明什么呢?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能看懂撰写在白板上内容的人有一些,但能跟上思路并了解到证明什么的,数量是极为稀少的。

王浩撰写的速度太快了,他几乎是想都不想,就一直不停的写,都要比抄内容还要快。

第一排几个图灵奖获得者都跟不上思路。

他们倒是能看懂王浩写的内容,只是理解速度太慢,并不知道具体要证明什么。

姚智期只是模糊的感觉是数论的内容。

杰弗里-欣顿同样看的很迷茫,他就坐在姚智期的旁边,再往右侧就是孙女海伦。

他清楚姚智期也肯定不知道,就干脆转过头问一下海伦,“你能看懂上面的内容吗?”

“有些看不懂。”

海伦很直白的回答,但还是认真盯着白板,眼神甚至散发着光,“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和阿廷猜想有关。”

“阿廷猜想?”

这一个词顿时吸引了其他人注意,再仔细跟着看白板,顿时就发现确实和阿廷猜想有关。

不少人都惊讶的看向海伦,他们都没有弄明白的内容,结果被一个小姑娘看了出来。

小姑娘说是跟不上思路,但在数学方面肯定很有水平。

这时,皮特-舒尔兹纠正道,“不是要证明阿廷猜想,他是在论证阿廷常数。”

后排顿时有人迷惑了,“论证阿廷常数和证明阿廷猜想不是一个意思吗?”

“不一定。”

“如果只是论证阿廷常数,这个常数万一是错的呢?”

“也有道理啊……”

好多人都非常的震撼。

有了皮特-舒尔兹的简单解释,其他人都有所了解,再看上白板要理解就容易了一些。

最少他们知道王浩正在论证的是什么内容。

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只能看着,他们的理解速度,根本不可能跟上王浩撰写的速度,想跟上思路去理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或许也因为是计算机会议,好多学者的研发领域都是计算机应用,和纯数学、解析数论的研究,根本就是两个不相关的领域。

左右两侧的评审组成员们也是一样。

他们也都认真看着王浩在撰写证明过程,即便知道王浩是在论到阿廷常数,想跟上思路去理解,也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还好现场有几个数学大佬,即便是跟不上思路,慢慢的看懂证明也是能做到的。

现场唯一能跟上撰写速度进行理解的就只有皮特-舒尔兹,他非常认真的盯着白板上一行行的内容,从最开始到现在眼神都没有动过。

然后,他越看就越惊讶,表情都已经写在了脸上。

王浩一口气完成了证明,中途还换了三个白板,四个白板被工作人员列在报告台上,从左到右排成一整排。

他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证明,随后用手抓住了笔,脸上露出一股由内而生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