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甚至用了一句非常直白的话来做描述,“如果研究是正确的,s波很可能就是湮灭力的根源,或者可以理解为,s波的强度就是湮灭力的强度。”
这一句话就把湮灭力、空间以及s波联系在一起。
如果证明存在升阶的s波,或者理解为‘强度更高的s波’,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证明湮灭力和s波之间具有极大相关性。
如何证明呢?
强湮灭力场相对于常规环境是强湮灭力场;反重力场本身是弱湮灭力场,所以常规环境相对于反重力场,也同样是强湮灭力场。
他们已经可以制造出常规环境的引力场,若是制造出的常规引力场可以对于反重力场形成干涉,就已经能证明很多东西了。
首先来说,证明存在‘升阶或降阶s波’,或者可以标注为,s波是存在强度区别的。
从湮灭力场强度不同的角度来说,用‘不同强度s波’作为表述方式更适合,因为升阶、降阶是数值达到一定程度的跳转,而湮灭力场的强度具有线性属性(可以制造各种数值的湮灭力场)。
s波只有存在强度区别,引力场也就是激发固定方向的s波,才能够对反重力场产生作用。
反之。
各种强度的湮灭力场内,s波强度都是一致的,激发的引力场自然无法影响到反重力场,最多也只能让反重力场区域出现‘方向属性’。
此外,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湮灭力场和常规环境一样,也是s波支撑制造或存在的场力区域。
或者理解为,湮灭力场区域就是通过制造‘差异强度s波散射’形成的特殊区域。
这就是湮灭力和s波的相关性。
湮灭力不一定完全等同于s波,但和s波的强度直接相关,强湮灭力场就是高强度的s波支撑的场力区域,反重力场则是弱化s波支撑的场力区域。
“正因为如此,‘区域性强湮灭力释放f射线’的任务才会提升大量灵感值!”
虽然实验还没有开始,但王浩已经知道结果,引力场一定会和反重力场发生作用,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作用,是很直接的挤压,又或者进入场力区域进行‘逸散’或‘降阶’?
这还要看具体的实验。
实验中,能影响到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引力场方向、引力场强度、反重力场强度,等等。
理论组已经对于实验非常期待了。
他们在进行了一番讨论以后,马上就一起去了反重力中心,并找到了中心副主任肖新宇。
反重力中心有一个主任,也就是何毅,下面有四个副主任,肖新宇是其中之一,他不是水平最高的,不是年纪最大的,却是资历最老的。
肖新宇是反重力中心的元老人物,是和何毅、颜静一起成长的人物。
他参与过最初的反重力复刻实验,参与过f射线的研究,参与过强湮灭力场的研究,甚至参与过超导材料的研究,等等,只不过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尽管如此,也足够让肖新宇取得丰厚的资历了。
现在肖新宇也是反重力中心的高层人物,他也参与了引力场的研究,只不过没有跟着研究组去实验基地,何毅、钱宏宇都不在反重力中心,肖新宇就是相关研究的直接负责人。
王浩找到了肖新宇,然后,又找到了二楼数据中心的颜静。
最近两年时间,颜静逐渐淡出了研究工作,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实验数据、项目数据的整理工作中。
这也是很好的选择。
现在的研究难度太高,颜静很难再发挥直接作用,她参与过很多的研究,也担任过王浩的助理,做实验数据统计以及管理工作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颜静淡出了研究工作,但她还是具有很强的实验能力,也有资格参与各种的研究。
所以实验就由肖新宇和颜静负责。
两人听到了实验内容,直接惊住了,他们对于理论之类了解并不深入,但很清楚反重力技术以及引力场技术,颜静就疑惑问道,“引力场、反重力场?会存在关系吗?”
“两种场力之间会产生作用……”
“这个还真是想不到啊!”
不要说颜静想不到,就连王浩也是听了保罗和几个学生的想法后,才想到进行实验的。
颜静仔细琢磨一下,继续道,“不过也对,引力场就是在研究反重力场的过程中发现的,准确的说,是验证材料的反重力特性。”
“所以场力相关,也正常。”
保罗菲尔-琼斯以及几个学生,并不知道引力场是怎么发现的,他们听到颜静的说法,顿时眼前一亮,也对于实验更加期待了。
实验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制造两种场力并进行接触,然后观察具体产生的作用。
王浩马上召开了实验会议,也很快拿出了具体的方案。
反重力中心有高端的反重力以及引力场制造设备,两种设备都是水平放置的,制造的场力也都是在设备平台上方,他们决定把引力场设备调转九十度,平台方向正对所制造出的反重力场。
“这样一来,所制造出的引力场就会有一部分和反重力场重叠。”
“引力场延伸的范围,远点大概在反重力场的中心位置。”
颜静解释道。
实验决定制造出一倍的引力场以及70%场力强度的反重力场。
在实验会议结束以后,一群人马上去了实验间,王浩和理论组其他人站在了外围,看着几个研究员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测。
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则讨论起来,“如果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理解为,低强度的s波形成反重力场,升阶s波形成强湮灭力场,而常规波形成引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