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2)

等到七月下旬,陆瑶收到特蕾莎修女来信告知,山里的水泥生产已经进入了稳定状态,由她从霍格斯堡带出来的一批仆人们都已经成为了水泥烧制的熟练工,陆瑶便传信给特蕾莎修女,让她留下信任之人看守水泥生产厂,而她则是可以筹备在接下来的夏收过后办的夜校了。

霍格斯郡进入七月中旬,已经到了太阳最热烈的时候,三月间播下的粮食也到了即将收获的时候。

今年郡北田地和往年有些不同。

第一是自从霍顿公爵去年冬天在自家土地里推行垄作法后,大家都看到了垄作的好处,冬天种下的地已经来不及改,于是今年春播的时候,几乎所有郡北霍顿家的雇农在耕种自家的地的时候,都开始用垄作法了。

这种好处是肉眼可见的,几乎所有霍顿家的雇农都发现自家的地里长出的庄稼比过去多了许多倍,不仅是发芽率和成苗率更高,而且在成苗后这些庄稼苗也远比以往随意撒播长出的庄稼苗长得更加壮,生长过程中无故死去的几率大大降低了。

与之比起来,像除草更方便,不易踩踏庄稼等等小的好处都不值一提了。

看着今年的庄稼长势,几乎所有霍顿家的雇农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一口今年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就一定能够大丰收的气。

这口气大家从三月憋到七月,中间眼睛一眨不敢眨,生怕自己心里这口气没提住,就遇上天灾,就遇上,这份大丰收的希望就此破灭了。

好在得神明眷顾,今年的霍格斯郡无病也无灾,老天爷按时开太阳下雨,风调雨顺从年前一直持续到七月。

这时候,地里该长的都已经长起来了,大家抬头看天,只盼着这阳光更烈些,好叫今年的庄稼穗子更饱满些。

但是无论如何,今年都注定是个会远超往年的大丰收的年头了。

其次,去年霍顿公爵宣称要用什么施肥代替休耕,在冬天里种了一季的大豆之后,今年春播前又施了一次对方所说的肥,然后便让雇农将这些地和其他春播地一起种上了春播的作物。

到了七月,这些休耕地里春播的作物也和其他春播地里的作物一起长起来了,光只看长势和结穗率,这些休耕地里长的庄稼竟然都还不错。

这些休耕地里的春播作物按照霍顿公爵的安排,在后续和其他春播地里的庄稼一起又施过好几次肥,尤其是到了结穗期,霍顿家的人到各个乡下村庄的公厕来提肥料的时候那叫一个积极,闹得不少村子里的人日日让人去公厕里清点“内容物”,生怕这些人来得太勤,把公厕里的“宝贝”都用光了。

但是这些人目前也只是观望而已,他们在公爵的人来铲肥料的时候,把自己村子里的肥料也一起铲出来,按照公爵让管事对他们建议的那样,将这些已经发酵好的肥料堆到了村尾挖好的大坑里封上草料存起来。

肥料目前看起来是好,可毕竟还不知道最后是个什么结果,地里种的可是大家一年到头的希望,在没有确定结果之前,大家都不敢轻易用自己的地做尝试。

公爵赌得起,脆弱的中世纪雇农们却赌不起。

在这个时代,一点点意外就能叫他们家破人亡,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所有底层人民都必须生而练就一副小心翼翼的心肠,因为不够小心的人都已经饿死了。

即使如此,看到公爵家的休耕地里长出的那些庄稼长势如此不错,不少雇农心中都忍不住蠢蠢欲动。

那毕竟是占他们所有土地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啊,每次休耕三分之一的地,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收获要比原有的少三分之一。

这三分之一都足够再养活家里一张嘴了。

如果!要是!只要!只要公爵家的休耕地种出不少于正常产量二分之一的粮食,那么许多雇农就愿意为此赌一次。

即使学霍顿公爵用休耕地施肥种地失败了,那也只是损失一季的时间,有了垄作法之后大家的收入都面临着大幅度的提高,有了这些增收后,这些损失已经属于很多家庭能够承受也愿意承受的了。

一切都只看今年收获时到底能收获多少黑麦……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便是公爵所说的要做的那个什么对照实验。

除了休耕地,今年所有的春播地,公爵都将它们分成了两半,一块地的二分之一施肥,另外二分之一不施肥,其余所有操作一致。

公爵说要以此证明施肥对庄稼的好处。

如今收获之日马上就要到了,只看这施了肥的庄稼到底能不能增产了。

要是能增产,休耕地的事先不说,至少以后所有轮作的地,大家一定铆足劲往里施那个什么肥——要知道,这半年下来,几乎所有村子都已经囤了好几大坑的粪肥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呼,今天到此为止了,明天继续~v

晋江文学城首发

时间进入八月,春播的粮食进入全面成熟阶段,霍格斯郡一切其余生产活动通通靠后,霍格斯郡的男女老少纷纷带上镰刀,背上藤筐,进入麦田,轰轰烈烈的夏收开始了。

而陆瑶这边,她一直在盯着的炼铁高炉系统终于彻底建设完毕,可以开始投入生产了。

陆瑶说是建设高炉炼铁,但是她的目的却不仅仅是为了炼铁,高炉炼铁练出来的仅仅只是生铁,生铁坚硬但是质脆,很容易断裂,只能用来做农具。

如果陆瑶的野心仅仅是让霍格斯郡好好当一个粮食输出郡,那么通过高炉能够炼出液态的生铁进行铸造,比过去块炼铁炉锻造要方便快捷许多,仅仅是用于做农具而言,已经完全足够了。

过去的霍格斯郡只会用块炼铁的方式来煅造农具,也就是将用块炼铁炉炼出的含大量杂质的铁用锻造工具进行反复锤炼,靠人力的一次次敲打煅烧,来挤压出杂质铁中的杂质,最终再由铁匠将可以使用的铁锭辛苦捶打成需要的农具形状。

这种加工过程,无论是将铁矿加工成可以使用的铁锭部分,还是将铁锭锻造成具体农具的部分,都极其费时费力。

想要从一堆铁矿石中炼出一块一千克左右可以使用的铁锭,至少需要一百千克的木炭和二十五个人力,而耗材更是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折损率,也就是说,消耗一百千克的铁矿石,最终只能得到三十千克的铁锭。

那些炼铁过后的废渣里,仍然含有大量的铁,但是因为技术原因,这部分的铁都在提炼过程中被损耗了,技术高些的地方,废渣里面的含铁量也高达百分之三十,而一些炼铁技术落后的地方,废渣里面的含铁量更是高达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在经过冶铁工坊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燃料进行辛苦提炼之后,有一半的铁都在提炼中被浪费了。

而后续要将铁锭再锻造成所需要的农具形状,还会继续折损,且仍然需要大量的燃料和人力。

就是因为炼铁打铁都如此耗时耗力,且提炼效率低,中世纪的一件铁质农具才昂贵到大部分普通农民都买不起,需要靠几代人辛苦存钱去为一把铁锄头或铁镰刀而努力。

更高一级的钢就更不用说了。

一块铁的诞生经历在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如此坎坷,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工匠们无法将炉子加热到足以融化铁的温度。

铁的熔点高达一千五百摄氏度,而此时的中世纪欧洲铁匠们,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也不过一千摄氏度而已,再往上,每一度都像是无法跨越的天堑。

倒是陆瑶的祖国古代文明先祖们,因为早就有了烧瓷的经验,从制造瓷窑的经验中,同样早早获取了高温炼铁的技术,从得以迅速将铁器在民间普及开来,创造出辉煌无比的铁器文明和由铁器衍生出来的灿烂美食文化。

煎炒蒸炸,铁锅做菜,看似只是普普通通的美食工序,其背后散发着的,又何尝不是文明的香气呢?

正如从陶器到瓷器的文明飞跃也困住了这里的人们千年,只能一边对来自神秘东方的瓷器望洋兴叹一边疯狂追逐,温度于文明的意义就像一条写满了等级的阶梯,谁掌握了更高的温度,谁就站在了更高的文明阶梯之上,可以俯瞰阶梯之下的生物。

而陆瑶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子民从阶梯之下,拉到更高文明等级的阶梯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