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2)

“陛下宫中也还有效忠您的金吾卫五千,若陛下愿意和城外的藩王军队周旋一二,救驾的军队必然赶得及前来!”

小皇帝心有余悸地点头,立马就下令让人去替自己将三州刺史的大军追回来。

等小皇帝下完令,又有人来报:皇城内的粮食供应已经到了尽头,实在撑不下去了。

小皇帝再次慌了神,抱着洗女的胳膊哭:“不若还是投降了罢!那些人都是我的叔叔伯伯,这么多人在,想必不会要了我的性命的。”

洗女冷着脸将小皇帝的手推开,一字一顿道:“陛下忘了您的兄弟姐妹们的下场了吗?您会没命的!”

“可是没有粮食了!”小皇帝坐在地上哭泣,“只有姑姑一人在这里支持我,我又要如何撑啊!”

洗女盯着外面看了一阵,忽然下定决心:“陛下若愿意信我,我为陛下找粮食来!”

“姑姑?”

洗女跪在地上,朝小皇帝深深地弯腰:“我会为陛下找来足够的粮食的,只希望陛下在事后,不要处死我!”

小皇帝无措地抓住洗女的衣袖:“姑姑要做什么!我只有您了!您别去冒险!”

洗女已经大步走到了殿外,回过身对小皇帝道:“您的满朝文武,在您大难临头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拯救您于囹圄的,这些人都是不忠不孝之徒,洗女乃一小女子,也知忠义。今日他们不愿意支持您,洗女便为您斩尽这皇城之中的不忠不孝之臣!”

洗女回过身,已经抓起了一侧兵器架上的一柄□□,她高声道:“不怕死的金吾卫,跟我走!”

护持在殿外的金吾卫们低着头,一点点聚拢到了她的身边。

史载南帝八年三月十七,有女名洗,率金乌卫血洗北蛮京都平城诸贵臣世家,得粮百万,以资金吾卫。

城中百姓有愿意保卫皇城者,皆发粮。

遂解藩王围城之困。

三月二十四日,原本已经带兵往回走的三位刺史的大军终于回援,在京城外五里偷袭藩王军队。

二十九日,诸王尽俯首,席献携五位叛乱藩王的头颅城前献于北帝,北帝大悦,开京城正门相迎。

事后清算功绩,席献因为在这场救驾之战中,阵前斩杀的藩王就有五位,俘虏叛军无数,居功至伟,小皇帝迎他进城,封他为镇国大将军,大司马。

甫敢先和余也加两位刺史也各有封赏。

但是要说引人注目的,还是一位特殊的角色——洗女。

小皇帝说自己能在危难之中能够活下来,多亏洗女相助,要求开古今之先例,封这位洗女姑姑做自己的老师,日夜陪伴在自己身边。

朝臣中有反对者,也被小皇帝以“朕危难之时,爱卿在何处”堵得哑口无言。

而三位带兵前来平叛的大功臣纷纷都说,自己是外臣,只管带兵和自己治下的政事,皇帝要认谁做老师,自己不管,也不该管。

最终小皇帝力排众议,将自己这位心腹的姑姑封为了当朝太傅,开始了在这位“太傅”的教导下,当朝理政的日子。

而这位来自南方的太傅在私底下对汉学十分精通,小皇帝因为对方的教导,也对汉人文化有诸多向往,公开表示:南方有大贤。

北蛮王朝的贵族们私下崇拜汉人文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过去的两朝里,为了政治正确,这件事始终没有被放到明面上。

如今小皇帝登位,救下他的人是汉人,他要倾向汉学名正言顺。

于是满朝文武在小皇帝的爱好主导下,纷纷延请汉人老师,学习汉人的文化。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磨刀霍霍向存稿君67瓶;小小花仙瓇瑈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晋江文学城首发

南帝八年的春分对陆瑶是个大日子。

因为这一天,她十四岁了。

十四岁,对一位世家子弟而言,已经脱离了稚子之龄,对少女而言可以开始相看亲事,对少男而言也可以由父母帮着挑选好的老师,选一门师承了。

如果在建康,更是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了。

作为王若彩唯一的女儿,陆瑶的十四岁生辰受到了很多人重视,王继甚至亲自写信给王若彩,问她想不想让女儿到建康的国子监读书。

建康的国子监是世家的天下,只有高官子弟能进入就读,一旦毕业,就可以直接授官。

王继看出王若彩有政治上的野心,更听人说江北人人知道王若彩重视自己的女儿,出席重要的活动都带着对方露面,是以猜到王若彩要把自己的女儿当做继承人来培养。

王继对此持乐观态度,因为霍思城身上不仅流着一半霍家的血,也流着一半王家的血。

如果王若彩和他有心配合,霍思城完全可以变成王思城,成为王家人。

更何况,现在王若彩的大名名传江北江南,谁不知道她是王家人,而她的女儿,众人是更认同她身上的王氏血统还是霍氏血统,这都还有的分说呢。

王继当然希望霍思城变成王思城,所以他给侄女王若彩递了这个台阶:为了让女儿进入国子监读书而把女儿送到王家来,不算出格吧?

当然。

王若彩问过陆瑶的意见,立刻就答应了这件事。

王继很高兴,

这几年他在建康的统治日渐稳定,江南本地的大族已经被他死死压在了脚下,又为南渡的北方世家们在江南建立了侨州,世族们也安分下来。

江南的日子是顺畅了,可王家的一干子弟里却没有几个成器的,一个个整日浪荡浮华,王继有心让霍思城到王家呆一段时间,给自己这一群王家子弟紧紧头皮。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