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燕长青自己这一队更不用说,肯定是配合最默契的,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家伙们,干这点小事,根本不算啥。
……
通常来讲,只有初二初三的亲戚是最重要的,一般是姑娘带女婿回娘家,侄子侄女看叔伯舅舅等。
到了后面的亲戚都是惯例,因为有活动,完全可以集体出来玩,代替去家里走亲戚这件事。
反正到了初五这天,一大早就有一车车的人往桃树乡赶。
这些都是看热闹的,真正准备参加表演的,都已经到了大燕庄这边。
至于表演的场地,麦田就可以。
来参加的节目还是不少的,比如曾经和燕长青一起去省里的那几个踩高跷的兄弟,还有个村子说他们的习俗是骑黄牛……
带着大红花的黄牛都是精挑细选的,看起来格外的威武雄壮……
不过什么节目不重要,重要是热闹喜庆。
关键是现在有条件了,早些年那些舞狮的,狮子头上的漆掉了都舍不得修补,破破烂烂的拿出来糊弄人,热闹一下有那个喜庆的意思就行。
现在条件好,弄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一样。
最直观的,至少现在服装都能统一起来,不管什么节目,至少都配上了喜庆的衣服,哪怕是戏服也可以,看起来花花绿绿的也热闹。
……
杨乡长跑的头上冒汗,不断地招呼乡里办公室的还有几个村的村长们。
还要疏导人群,防止出现踩踏事故。
至于麦田,其实这个是可以踩的,乡里以前办活动,有些时候就在麦地里面,这是为了防止麦子长得过于旺盛,踩一踩可以让麦子根部生长更好点。
早些年还有用石磙压麦田的,都是怕麦子前期长得太旺盛,后面扛不住天气变化,最终影响产量。
不过也不能踩太狠。
所以就要安排好,最好控制去踩麦田的人数,不能让人都集中在一起。
燕长青本来还想兼职鼓手的,不过十条龙太多了点,场面又太大,他走不开。
来的人比想象的还多了点,他站到村口的楼房上看,乌压压的都是人,根本看不到边的感觉。
所以紧急喊来杨乡长商量:“人太多了,走的太慢的话,表演的会撑不住,只能到半路了。”
杨乡长抹了一把汗:“确实是,你看看那些小岔路上,都是车,这些还都是镇上拦了一大半的,不少人都是走着来的,这一路都是人……”
他是总指挥,从镇上到大燕庄这边,二十里的路上,不断有人向他汇报各种情况。
两人商议了一下,开始通知人们往这边移动。
至于评选,原本的计划也要改。
燕长青懒得改,他都看过了:“等下就把那些做服饰道具比较认真的,还有西边几个县里赶过来的,都给评个鼓励奖,别让人满怀希望来了空手回就行。”
杨乡长点点头:“县里那边还拨了点资金,我留点给工作人员发,其他的都拿出来当奖励好了。”
燕长青觉得也可以,以后这个活动办好了,还是由正府这边举办比较正式点。
而且他也不担心会瞎胡搞,只要酒厂市场在这里。
……
然后燕长青又忍痛做了一个决定:“我打鼓吧!”
二胡升级之后,他对音乐的理解再上新台阶,其他乐器也跟着长进了不少熟练度。
大鼓这玩意儿可以振奋人心,但是他也有信心,让大家保持平和点,避免踩踏事件。
为了热闹嘛!
二娃激动的很:“七斤哥,让我舞龙头,我……我……我举不起来啊!”
铁蛋兴致勃勃:“我来我来……我我……我也举不起……”
燕长青肚皮都笑破了,做这个大龙头他是打算自己举的,所以做的大了点。
现在他让出龙头位置,别人都不太行啊!
那就只能轮番上阵了,几个村原本想舞龙的人没排上的,现在都踊跃报名,把壮劳力挑出来一大群,准备接替龙头位置。
其他也不用什么了,演讲开幕式啥的,现在这情况有点没法开,直接开始吧!
燕长青则是站到了大车上,而后举着鼓槌:“举龙喽!”
咚咚咚震天彻地的鼓声,瞬间响起……
史上最豪华民俗节
当鼓声远远的传来,小宋和助手小付立刻打起了精神:“来了来了,准备好拍摄。”
现在宋云实已经从日报那边调回了油田,还升职加薪了呢!
这次民俗文化节的活动,市台和报社那边的人自然会报道,不过油田这边也没落后,小宋玩摄影玩录像机都是高手,就被派出来干起了拍摄的活儿。
听到鼓声,小宋就觉得心脏跟着砰砰砰地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