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前进的情况和宋辰不同,后者是装弱,前者现在是真的虚弱。
不能受累,不能动气,双手没办法做一些对灵敏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不仅没办法提重物连写字都有些困难,后期倒是能通过复健稍微有所改善。
这样一来,钳工的活儿肯定做不了了,厂里倒是有心想要给他安排一份比较清闲的坐办公室的工作,可徐前进的文化程度跟不上,如果进了办公室,那就是个摆设,提前养老。
这一点,徐前进的自尊心让他受不了自己成为以前最羡慕却也最嫉妒的办公室关系户,曾几何时,他没少骂那些人仗着祖荫,占着茅坑不拉屎。
他不想以后吃闲饭被人指指点点,说,哦,他就是那个英雄啊,一个仗着有点功劳就每个天坐着喝茶吃空饷的英雄。
即便这是他该得的,他也受不了。
于是轧钢厂又想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
一次性给予徐前进这个英雄两千块钱的奖金,与此同时让他妻子接班,考虑到她刚生产完不久,厂里给她长达半年的带薪哺乳假期,她可以不用按照正常接班的规定进入车间,他们家里人商量一下,厂里可以安排她进入相对车间来说轻松一点的食堂或者后勤部门工作。
徐前进虽然不再是轧钢厂的工人,但依旧享有工人的待遇,每个月的定粮依旧是工人的三十三斤,而不是普通城市居民的十七斤,依旧能领免费澡票、看免费电影以及免费看病等诸多福利……
按照厂里的安排,即便徐前进不上班,家里的日子依旧不会差到哪里去。
食堂和后勤本就是油水充足的部门,而且徐前进的定粮不变,赵雪茹又因为接班的缘故可以将粮食关系从乡下转到城里,同样领工人的那份定粮,这样一来家里的口粮也宽裕了许多,再多养几张嘴都不怕,家里依旧是一个工人,更别提,国家和轧钢厂还一次性给予他两千块钱的奖励。
这笔钱,按照徐前进现在的工级,不吃不喝也得攒个五六年。
这份既是奖励,也是补偿的条件,就连徐寡妇也挑不出毛病来了。
家里的未来有了保障,现实很惨,可好像又不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送走了轧钢厂前来慰问的领导,徐前进麻木地看着自己被包扎严实,基本没什么知觉的双手。
直到现在,他也没见到自己的妻子,也没见到两个孩子。
赵雪茹住在产科,这次难产到底需要好好调养,她暂时没办法下地,至于两个孩子,因为早产的缘故,还在保温箱里观察,同样见不到。
这段日子最难过的要数徐寡妇了,既要照顾儿子,又担心另一个病房的儿媳妇和孙子,除此之外,家里还有离不开人的一个大孙子需要照顾。
这个时候,邻居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别看平日里闹得多厉害,有多少罅隙,在徐家最难的时候,院子里的那些老姐妹们都站出来了。
徐家的大孙子被二大妈范红娟抱过去照顾了,她家人少,她也是院子里最清闲的老太太,适合照顾这个离不开人,精力又无比旺盛的胖小子。
一大妈关慧帮忙送饭,徐前进和赵雪茹的情况特殊,他们家现在的三餐都从轧钢厂食堂取餐,有鱼有肉保证营养,一大妈每天跑三趟轧钢厂食堂帮忙取饭,偶尔帮赵雪茹打热水简单做一些清洁。
每天待在院子里的宋辰帮徐家管家,免得一些丧良心的趁这个时候偷偷潜进徐家盗窃……
“妈,我成废物了……”
眼泪在徐前进眼眶里打转。
在知道自己的双手废了,再也不能做钳工的时候,徐前进真的恨不得死了算了。
看到一向最骄傲的儿子面露死意,徐寡妇这个母亲多心痛啊。
这才短短几天的功夫,她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
每天晚上她甚至都不敢睡得太死,隔一会儿就会醒来一次,看看儿子是不是还在病床上。
好几次她半夜惊醒,就因为梦到儿子受不了这个打击,从病房的窗户上跳了下去。
“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妈跟你一样难受。”
徐寡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恨过自己,为什么从小督促他上进,让他做全院最优秀的孩子,但凡他有宋辰一半的胸无大志,这会儿都不会那么难以接受自己的改变。
“但妈只想和你说一句话,你活着,对妈来说才是这世上最重要的事。”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徐寡妇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活下去,不用很优秀,只是活着,好好活着。
徐前进从母亲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力量。
他觉得,如果自己真的想不开从这个窗户跳下去,眼前的母亲会跟在他身后,结束自己的性命。
他得活着,因为他是他妈活下去的力量……
再多的苦难对于当事人以外的人来说顶多难受一阵。
在无数的赞美、唏嘘过后,又有新的新闻代替了这一则故事,时间慢慢过去,人们的生活还得继续。
徐前进和赵雪茹前后脚出院,因为身体的缘故,两口子都很少走出房间。
倒是因为多了两个新生儿,四合院里一下子热闹了不少。
早产的双胞胎哭声微弱,却极其爱哭,抽泣声就跟小猫叫似的,没吵着院子里的人,倒是惹了自家亲大哥。
小胖子的哭声那可是震天撼地,威武无比,三个孩子你哭我嚎,闹得徐寡妇也没心思悲春伤秋了。
这个原本故事里最遭人恨,最无理取闹的老太太居然成了徐家振作最快的成员。
可能是因为徐前进还没死,为母则刚,她现在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她得为了儿子把这个家撑起来。
有主心骨的老太太可不像故事里那样捏着钱提防着随时可能改嫁的儿媳妇,家里儿子媳妇都糟了大罪,必须得好好补起来。
她舍得花,也愿意花,不说徐前进怎么样,反正赵雪茹的身体比故事里的她强多了,在婆婆的感染下,赵雪茹也紧跟着振作起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积极为进厂做工人而准备着。
院子里的人看着徐家的日子一点点步入正轨,心里大多是高兴的,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当着徐家人的面说什么风凉话。
当然,背地里就不一定了,比如几年前被骗后,在院子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