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节(1/2)

于东并不着急,他对自己的稿子有信心,也相信主编能看出这篇稿子发出去后可能获得的关注度。而且他这篇稿子是独家新闻,对时间要求没那么高,早几天或者晚几天发都行,迟早能上头条。

结果也在预料之中,几篇稿子里,主编果然更倾向于东的稿子,将其定为了八月十三号发行的晚报本地新闻板块的头条。

……

虽然晚报是晚上发行的,但送报纸的一天只送一次,也很少有人会在晚上特地为了买报纸出门,所以很多人都是次日早上看到的报纸。

王爱国就是次日看到新闻中的一员。

但王爱国既没有自己订报纸,也没有出去买报纸,他看的报纸是单位订的。而他每天的工作很清闲,看看报喝喝茶,报纸打开又合上,一天也就过去了。

跟平时一样,这天到单位后王爱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收发室拿最新送到单位的报纸。等进到办公室,他跟同事打过招呼后,就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再从众多报纸中挑出一份看起来。

王爱国看报纸喜欢按照时间顺序来,先看昨天晚上发行的晚报,再看今天早上发的晨报,最后再看日报。

而一份报纸里,他最先看的事头版头条,这个位置刊登的新闻基本都是国家大事,看完后他才会慢慢往后翻。

因为最近没发生什么大事,所以前面的新闻他看得很快,半小时不到就翻到了本地新闻板块。

这个板块刊登的新闻跟他们本地人息息相关,所以王爱国看得更认真些,一翻到这个板块,他就不自觉坐直了身体,然后重重地「咦」了声。

王爱国所在的办公室有四个人,两个你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大姐,喜欢趁上班时闲聊做鞋底,还有个小年轻,刚进他们单位不到半年,干活最卖力。

听到他的声音,小年轻没什么反应,两个正在聊天的大姐却看了过来,问道:“看到什么新闻了?”

王爱国放下报纸,指着版面最上面的头条新闻道:“有个今年高考的学生好像是报了什么辅导班,拿了千元奖励!”

两名大姐家里都有高中生,所以一听到高考两个字耳朵就竖了起来,再等听到千元奖励,两人都瞪圆了眼睛问:“多少奖励?”

“千元!”王爱国边回答,边低头快速浏览报道内容,捕捉到关键信息后道,“新闻上说是奖了一千一。”

“一千一!”

两名大姐忍不住惊呼:“什么辅导班能奖励一千一?”边问她们边匆匆走到王爱国身边,弯腰朝摊开的报纸看去———

《书中自有黄金屋,高考分数出来后,高三学生竟获千元奖励!》

因为是头条新闻,报道占的版面有点大,内容也挺长,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去讲述。不过新闻报道不像写故事,虽然也需要吊起读者胃口,但不会把关子卖到最后,第一部分就简单介绍了情况。

原来前天,也就是十二号上午,临山区一所叫启明星的辅导机构举行了一周年庆典活动,为了表扬在七月初举行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该机构发放了千元奖励,其中第一名不但考取了辅导班第一,还是全省第三,奖金总额高达一千一。

看到这里,短头发的大姐脸上表情淡了下来:“全省第三不好考啊!”

“那当然,你以为人人都能领千元大奖?”另一名烫头发的大姐说着,目光落到「启明星」三个字上,“这个辅导班……我好像听说过。”

短发大姐连忙问:“这辅导班是干什么的?”

“辅导学生功课的呗,跟家教差不多,不过辅导班是一个老师教十几二十人。”

短发大姐知道家教是什么,皱眉道,“家教是一对一,这一个老师带那么多人,能有效果吗?”

烫发大姐说道:“你别光看人多啊,它人虽然多,但费用也便宜,同样是上八节课,请家教要几十块,报辅导班一个月才四五块。而且这个辅导班的老师全是江大的高材生,教学水平不错的。”

短发大姐问道:“费用这么便宜,那他们怎么还给学生发这么多奖金?”

回答这问题的是王爱国,他指着报道上的一段文字说道:“这上面说了,发奖金是为了奖励这些学生考出好成绩,也是为了激励后面的学生努力学习。”

回答完王爱国又指着另一段文字道:“至于辅导效果,这里说辅导班有两百四十名学生参加高考,上四百五十分的超过百分之六十,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高考分数跟他们报辅导班前比起来提高了二三十分以上。”

“还有这里,考全省第三的这名学生,高二期末考试总分五百八左右,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分数六百出头,但他们辅导班的老师押中了好几道题目,其中还有最难的大题,所以他高考算超常发挥。”

听到这里,两名大姐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尤其是烫发的大姐,她儿子九月份上高三,因为成绩不上不下,所以她才会考虑给孩子报辅导班。

之前也特意去启明星辅导咨询过,但那是七月初的事,高考成绩还没出来,所以咨询过后她心里一直很犹豫。

但这篇报道打消了她的犹豫,以她孩子的成绩,如果能提高七八十分,名校不敢想,但本科未必不能搏一搏。

短发大姐目标则定得更加远大。

因为她孩子本身成绩就不错,高一期末考试年级排名第五,成绩不比何子明报辅导班前差。

既然何子明上一年辅导班后能考全省第三,她相信自己孩子也行,大不了她给孩子多报一年辅导班。

想到这短发大姐问:“这个启明星辅导班,以后每年都会奖励考得好的学生吗?”

王爱国说道:“看报道的意思,是的。”

“那他们收高二学生吗?”

王爱国摇头:“这我哪知道。”

烫发大姐说道:“应该是不收的,我之前问好像只收高三学生。”

短发大姐闻言面露失望,烫发大姐见了心中一动问:“你孩子成绩不是不错吗?难道你也想给孩子报名?”

短发大姐心想正是因为孩子成绩不错,她猜想报名啊!

全省前三和千元奖励,谁不想要?

但她没有回答,只抬头看向对方,她们是相处多年的老同事,只一个对视,便看出了对方的想法。

一切尽在不言中。

类似的对话,在同一时刻,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很多地方。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