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1/2)

姜沃没有回头,但她也能想象到身后的情形:对许多朝臣来说,这个名字,大概有些模糊甚至是陌生。

毕竟,平阳昭公主于武德六年仙逝,距今已四十余年。

更要紧的是,公主的两个子嗣,因牵涉进永徽年间‘房遗爱谋反案’,一死一贬黜流放,均已不在人世。

后人凋零无掌权者,自会被这权力中心的朝堂遗忘。

甚至于,如今的朝臣们想起平阳昭公主,大概会最先想起她谋反的子嗣柴令武,而不是她的赫赫战功。

没关系。

姜沃想,那就一起来复习一遍吧。

“当年高祖举义兵反隋朝。平阳昭公主独自一人于鄠县,散家资招兵。”彼时其驸马柴绍,已然与公主作别,去寻高祖李渊。

“起兵之初,不过数百人。时有胡贼何潘仁攻鄠县,公主以智计武略将其困之,收为己用。”

“后公主又遣麾下马三宝,说降李仲文、丘师利、向善志等群盗。自此率众数千人。”

也就是说,平阳昭公主起家之时,身边收服的根本没啥良民。毕竟隋末乱世,良民也难招兵马买成就一方势力。

手下能用的人,基本上除了胡贼就是大盗悍匪,但平阳昭公主却能把这些人降伏的老老实实——

“公主治军极严,令军队所到之处,不得侵掠,申法誓众杀伐果决!”

深广的含元殿上,姜沃遥想公主当年沙场风范。

战争从来最为残酷,从不会怜悯弱者,生死面前更是所谓的‘黄泉路上无男女老幼’!公主能够治住这群盗匪,令他们言听计从不敢违背,只能说明一件事——平阳昭公主,确实比他们都要强!

“公主治军之名,远近皆知,投奔者众。”

“年余间,由数千兵马增至勒兵七万,威振关中!”

彼时平阳昭公主令使者将此信送与父亲处,把李渊都给整蒙了,没想到女儿给她整出一个七万人的队伍来,还就在关中!

史载:“高祖大悦。令义军渡河!”

朝堂之上。

群臣嗡然之声不知何时已经尽数屏息。

时隔四十余年,他们听着已经渐渐被尘封遗忘的,公主的功勋。

其实人都是健忘的,哪怕挂在凌烟阁里的画像,都会渐渐蒙尘。若没有人真的记得,那也不过是一张画。

但只要有人记得,有人在诉说,那些故纸堆上的过去,就会立刻鲜活起来。

烽火狼烟未熄,刀锋之上热血滚烫。

姜沃继续说下去。

“平阳昭公主亲率精兵万余,与先帝会于渭水之北。俱围京城。”

“公主营中号‘娘子军’。后长安城破,高祖入定关中,称帝立国。曾亲称公主独有军功、功参佐命!”

姜沃握紧了手里的笏板,朗声奏道:

“平阳昭公主一生戎马,征战沙场,立下不朽功勋。公主病逝之年,亦以军礼下葬,鼓吹、班剑为仪、虎贲甲卒相送。”

“为将者军功懋著,于国有功。”

“故,臣请为平阳昭公主,图形凌烟阁!”

随着姜沃声音落下,朝上再次响起了议论之声。

这……

虽然姜相将平阳昭公主功绩一一道来,但,从前可未有女人入功臣阁的先例啊。

就像是公主当年下葬之时,太常的第一反应是“以礼,妇人无鼓吹”。

果然,此时已有礼部官员提出此事:“公主虽有战功,但当年高祖已然用‘平阳公主’之位赏之。”

更有人道:“夫妻一体,公主已有公主之尊,其驸马谯国公柴绍已入凌烟阁一十四功臣,与公主入阁又有何异?”

姜沃闻言颔首道:“若是夫妻一体,何苦周员外郎上朝?明日只请尊夫人来上朝吧。”之后又诚心诚意道:“毕竟,周员外郎这种稀里糊涂的话都说的出来,上不上朝也无甚差别。”

周员外郎憋的脸通红,在内心劝告自己好几遍‘姜相掌吏部,不要闹僵,她掌考功、授官!’才憋住了反驳,愤愤闭嘴。

姜沃静静立在原地,等着下一位人来反驳。

以上这种蠢言论,姜沃并不在意,她在等的,是真正的攻讦。

果然,来了。

御史中丞李敬玄站出来道:“陛下,皇后,若论战功,平阳昭公主入凌烟阁也未尝不可。”

“但下官令有一要事请教姜相。”

姜沃转头,看着这位李敬玄。此人前后三娶,皆是氏族名门。[2]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