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节(1/2)

真是越看越让人拳头痒痒。

这个时候不说两句话刺一下杨可卿,石采文就不是石采文了。

杨可卿听出了石采文话里浓浓的挑衅意味,只冲石采文笑了笑,没有接话。

她知道怎么做能让石采文难受,果然,石采文当即就冷笑连连,要不是沈珉玥在这儿,她怕是能直接和杨可卿互怼上,甚至大打出手也有可能。

她们俩本来就是从小打到大的。

沈珉玥见气氛不对,赶紧出来调停两人的矛盾,她问道:“陛下还曾说过一件事,这事儿细细想来还挺重要的,你们俩人不如一起去办吧。”

什么事情要她们俩一起办?

石采文和杨可卿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两人均是皱眉,没想起来是什么事情,如此重要。

“就是女子月事的事情。前段时间陛下要建造巨型日晷,男子人手不足,便招了一批女子过来,这事儿你们应该清楚吧?”

“自然,那些壮妇听说干的一点儿都不比男子差,工部的官员说,定然能在预计期限内完成。”

只是这事儿和女子月事有什么关系?

石采文略有些疑惑。

倒是杨可卿常年在京城,对京城的事情比较熟悉,马上就联想到一个人。

“太医署的夏春月?”

沈珉玥点点头,“正是她!听说前段时间杨御史身子不适,便是她治好的,想来杨御史很清楚她的医术。陛下之前让太医过去巨型日晷建造之地坐诊,以备不时之需,她便自告奋勇的过去了。”

身为太医,夏春月以前接触的病人,大多数是宫里的贵人,民间倒也不是没有,只是她年纪尚小,实在是没什么多余的精力去民间行医,大多数时间都用来钻研医术,苦背医书了。

听闻这次可以直接给数以千计的壮妇坐诊,夏春月自然忙不迭的就过去了。

这一过去可就让她发现了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月事问题,夏春月人认为有必要宣传一下关于月事带的事情。

现在京城中,有一部分达官贵人家的女子,已经用起了棉花做月事带。

布条里面裹上棉花,吸水性更好不说,还干净便于拆洗。

可不是每个女子都能用上棉花的,也不是每个女子都有钱去买干净的布料,她们甚至可能没有时间去清洗自己的月事带。

再加上女子大多认为此事十分隐蔽,不应拿到台面上来说,遮遮掩掩之下,真正能接触到这方面知识的女子实在是太少了,有时候女子得了病,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的,甚至不敢去找大夫。

自从沈玉耀上位后,太医院和宫外的女医数量都大为提升,毕竟比起男子,女官和大家小姐们也比较信任女子。

原本夏春月觉得女医足够了,但是现在她发现,对比需要女医帮助的病人,女医的数量完全不够。

她想增加女医的数量,想要让同为女子的女医,告诉那些女子,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护她们自己的身体。

有钱人有有钱的法子,她们更应该将目光放在那些沉默的,隐藏起来的穷困之人身上。

“这才是真正的太医,以医术护佑苍生,能看见细微之处的祸患。”

听了夏春月的事情,石采文心有触动,她觉得比起夏春月,她这个女官做的,似乎没有那么合格。

她向来是陛下命令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从来不曾多想过,在此之外,她能为苍生做什么。

“春月太医确实是个十分优秀的医者,事关天下千万女子的身体,不容马虎,殿下且将此事交给臣便是,臣这就上书奏请陛下在各地开设学堂,专门教授女子医术。”

杨可卿已经有了头绪,这还是之前从沈玉耀开设的女子学堂上找到的灵感。

沈珉玥满意的点点头,“杨御史辛苦。”

“钱财和人手全交给臣便是。”

石采文对杨可卿又抢先一步这件事,有点不高兴,但正事面前,她愿意暂时和杨可卿联手。

朝廷每一天都没很忙,每个人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身为女帝的臣子,他们就恨自己没有分|身的本事。

真心给沈玉耀办事的臣子,最烦的就是突然之间爆出来很多事情,所以搞事的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后快。

沈玉耀在邸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发展的脚步绝不停歇》的文章。

从名字就能看出这篇文章的风格,没错,又是那个被无数文人墨客喷的一无是处,但是非常受大众喜爱的纯白话版本。

而在这篇文章中,沈玉耀详细盘点了一下近期科研部的成品,她连带着将已经在民间流传开的自行车也算了进去。

一些涉及到军事的,如炮弹、望远镜等,沈玉耀只是粗略的提了一嘴,并没有详细说明,而百姓比较熟悉的自行车、玻璃和近期逐渐铺开的铁路,沈玉耀都说了一下。

然后她说,很快研发部还会研发出诸如如同水一般流动,但可以塑造成任何模样的水泥,可以精准定位时间的日晷,以及能加快织布速度的新纺车与织布机。

“古时,人学会用火,至此脱离了懵懂无知的原始,步入礼教大兴的国度,后来,先贤为民变法,百家争辩不停,最终确定了所用之法。中原大地一步步走到如今从不畏惧改变。”

石采文念着邸报上的内容,说的自己心潮澎湃。

明明并不是多么深奥的句子,也没有圣贤书中震人发聩的人生哲理,但质朴的文章说到了人心中,让人久久无法平静。

白话文的魅力,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比起强调韵律的诗词歌赋,它真的阅读门槛太低,太容易被人读进去了。

中原自古不喜欢太过直白的表达,含蓄之美是诗词之美,这固然值得人们称赞追崇,但如果一篇文章,无数读者看过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不也是一种遗憾吗?

石采文喜欢读圣贤书,同时也喜欢看陛下写的邸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