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1/2)

乔薇知道,上层的人一定比底下的人更早看到风向的不对头。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军队的后勤保障,不受制于人,高度的自给自足才是最安全的。

领导们在那里谈判,利益分割,一个个都不是任人占便宜的主。

这场会议开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达成了双方合作的初步意向。具体的细节后期肯定还要跟进,但只要不出什么风波,这个事算是定下来了。

除了大的利益,军区还有一些附加的小条件。

比如扩大军属就业范围。

军属不少,都在下河口镇上。一个小小的镇上能容纳多少工作岗位。

一些军属被分派到镇子往县城去的那条路上,乔薇每天经过的厂子里。乔薇刚结婚也是被分配到那里。

镇上一半的壮劳力都在那些厂子里工作。

但现在军区希望把军属的就业面扩张到县里来。县里能提供更多的岗位。

军嫂文化水平低,生活习惯差,事多脾气大,很多单位都不欢迎。

但现在县里有求于人,孟书记自然不能不接这个盘。

“乔薇。”潘师长忽然侧头看过来,“你是咱们军属里第一个来县里工作的,这件事上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乔薇微微倾身。

“领导给我机会,那我就说一下个人浅见。”

她是带着笔记本来的,笔记本是一直摊开的。其实刚刚,严磊就瞥见了她一直在本子上写什么。

大家都在做会议记录,但乔薇是这个会议的编外人员,与她关系不大,不知道她在写什么。

但大家都在写,她跟着一起写反而显得正常。

“修路是个大事,工期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修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县范围内人员的流通,劳动力能够更方便、更迅速的集合、调动。”

“据我所知,一直以来军属几乎没有来县城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的不方便。主要是交通工具的不方便。”

“像我,现在是骑自行车,单程大约50分钟到一个小时。但不是每家都有自行车,女同志拥有自行车的比率更低。所以军属在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往返更依赖于公共交通工具。”

“眼下,镇上和县里没有短途区间公共交通。能搭乘的公交车,是长线公交中的一段。时间完全不可控。一趟车也许要等三四个小时。我如果搭公共汽车来上班,可能要中午十二点才能到单位了。光是迟到就能把我的工资扣光了。”

她停了停,大家都笑了。

等大家笑完,她提出诉求:“所以我希望,不管路什么时候修起,什么时候修完,能否先给镇和县之间开辟短途公交班车。专程往返于镇与县。”

“不光是下河口,也包括青山县。”

“既然合并,就是一体。如果合并了之后,来趟县里依然是出远门,是费劲的事,那这个合并就失去了意义。”

“我个人的建议,在镇县之间开通专程短途区间车。至少保证早上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共四趟区间车。中间在工厂区设站,同时也能方便两端的工人兄弟上下班。”

“镇和县之间的单程交通,力求控制在单程十五到二十分钟可以抵达,同时做到发车时间精准,使行程可控,不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车站等候。”

潘师长第一个赞赏:“乔薇说的很好。”

领导们从高处着眼,看的是大局。乔薇从基层出发,谈老百姓个人的需求。

且这个诉求如果被满足了,军嫂们就没有嫌县城太远的顾虑,也会愿意接受距离更远的工作岗位。

乔薇给领导们拾遗补缺,提出建议,正是潘师长给她发言机会想听到的。

潘师长把问题抛给孟书记:“孟书记,你看呢?”

孟书记也目露赞赏。

第一次见面就知道这个姑娘很会说话。但这次更看到了她不只会面对上峰巧善言辞。她是能脚踏实地认真思考,理性提出建议的。

她才22岁,素质强出了同龄人一大块。

可塑性太强了,在领导眼里真是个好苗子。

孟书记也很有诚意,当场拍板了先开通下河口镇和永明县之间的短途公交区间车。

为啥叫短途区间,因为镇上到县城其实只有十里地,后世喜欢说公里,其实就只有五公里。对后世的很多餐饮店,甚至都在外卖范围之内。

如果开通,单程正如乔薇所说,可以缩短到十五到二十分钟。

这还是因为路不好。如果跟军区合作,把路都修成柏油大马路,可能还能更短。

这路修好,就是永明县,就是博城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大计。

孟书记这一届领导班子都可以名留县志。

中午潘师长要在县里用饭。

潘师长说:“乔薇……”

乔薇直接说:“师长, 我就不去了。我还有工作没干完呢。”

毕竟是女同志,全男人的桌上不太方便。潘师长颔首,勉励她:“好好干。”

乔薇瞥了严磊一眼。

严磊也瞥了她一眼。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