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2/2)

乔薇看到沉默了很久,轻轻把报纸放回了书报架上。

特务被行刑,泄密的营长退伍。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李连长已经搬进去了。

干部的家具是单位给配的,按级别配置。有几样自己添置的家具,李连长跟那个倒霉的营长商量了个价钱,给了他钱,留下来接手了。

前任屋主是个营长,他是个连长,家具有超配置的,后勤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收回去了。

李连长跟陆曼曼虽然扯了证,但是还没办婚礼,也依然像处对像那样相处。

陆家也在准备嫁妆,好几床大被子缝起来。

李连长这边请了木匠把家里的家具该修的修,重新打磨上了漆。

这时候条件就这样,公家配置的家具也没有条件全打新的。都重新打磨上漆之后也跟新的差不多,很体面了。

又添置了几样新的。软件上诸如毛巾架、各种锅碗瓢盆当然都是新的。新暖瓶、新脸盆、新痰盂上都印着囍字。

新衣服给陆曼曼买了五六身了,出手算是很大方。虽然婚礼还没办,但这个月已经给了陆曼曼二十块钱和布票:“以后每个月都给你二十。布票都给你用。”

又悄悄跟她说:“等搬过去,我存的钱也都给你管。”

还趁机拉陆曼曼的手。

虽然扯证了但是婚礼还没办呢,有种没过明路的偷摸感。陆曼曼满脸红晕,却不把手抽回来,任他拉着。

甜滋滋。

严磊果然因为这个事又得了一回三等功的勋章。开了表彰大会也拿了奖金。

老裁缝这个事报纸上一报道,立刻掀起了一股热潮。《秘密图纸》的电影票特别难买,都是单位包场。各单位都组织职工集体观影,回去还要求写观后感,搞评比。

这电影拍出来本来就是为了反特宣传,立竿见影地见到了效果,让人惊讶。

十月底,人民日报也刊登了这件事,公开表扬这个叫“强强”的小朋友。事情的影响开始全国化。

各地中小学都掀起了一股向“强强”小朋友学习的风气。

孩子们成日里在街头小巷探头探脑,在邻居家墙根底下趴着听,也想当“强强”上报纸。惹得很多夫妻不得不时不时开窗看看窗户根底下有没有人跟那猫着,以免小崽子们听到不该听到的东西。

这种气氛乔薇是很不喜欢的。她这样来自后世注重隐私的人是受不了被窥探的。

幸好家里的院墙挺高的,又是军属区,好很多。

镇上人家不胜其扰。

但,终究这时候不是后世,此时建国才十几年,特务是真的很多。

不说全国各地揪出多少潜伏的特务,就光下河口镇,居然真的揪出了第二个特务。

这男人才是中年,少年外出,青年回乡,虽然父母亡故了,但也已经娶妻生子,也有一些亲戚在镇上和乡里。

谁都想不到他是个特务。

举报他的是他自己的孩子。

孩子半夜偶尔有时候会听见“滴滴答滴答滴”的声音。电影放映员到镇上放了《秘密图纸》,再加上镇里紧跟着一波波的反特宣传,这孩子生出了怀疑。

一腔热血地把自己爸爸举报了。

一抓一个准。

下河口镇作为军属安置地,确实招敌人瞩目。

这段时间全国抓到的潜伏敌特,大多数都是在军事建筑、军区周边,或者是海港附近。

敌人亡我之心不死。

这时候真的看出宣传的重要性。因为一部电影,使全国反特的警惕心达到了空前的高潮。那些潜伏在人民当中的敌人被揪出了许多。

当然还有许多没有被揪出来的,也不敢情绪妄动,只能潜伏得更深。

这个问题一直到后世都还存在。

所有小孩中,最受人瞩目的当然是“强强”小朋友。

好些报社都打电话来询问“强强”的事,想采访这个小朋友。

知道强强是谁的人不多,都是管得住嘴巴的人。

孟书记更是知道乔薇对孩子的保护态度,没有贸然就替她答应,而是询问了她的意见。

“书记,您孙子也在幼儿园,换成是他,您会怎么做?”乔薇问。

孟书记说:“这事得一体两面地看。”

乔薇说:“他还小。过度的吹捧会错误引导他对这个事情的认知。您是家里有孩子的人,您一定知道小孩都是什么样。他扫了屋子你要是使劲夸他,他恨不得把整条街都扫了去。”

“宏观上讲,发动群众反特出成果是一个必然事件。但对独立的个人来说,发现敌特纯是一个偶然事件。这种偶然性是不可复制的。”

“我不想我的孩子被错误地引导,每天活在对身边的人的探头探脑、窥视怀疑中。”

孟书记把这些报社都给拒绝了。

但有一天他告诉乔薇:“这两天别带孩子过来了。”

记者们很有本事,终究是有人能打听到“强强”的身份,打算直接来县委幼儿园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