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2)

其实细想起来,如果真的要在高中的时候挑一个动过心的人,对简渺而言……就是那个男生。

可能是因为观察他带来的好奇心,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打招呼的遗憾。

但这件事虽然现在想起来有些可惜,实际上简渺连那天自己买的饮料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回头对上向暖的目光,简渺轻轻颔首:“嗯,写生的时候,总觉得这片树影很好看。”

向暖看了他一会儿,轻笑:“是么?原来当时的你眼光那么独到?早知道我就来认识你了。”

说着,向暖朝他伸出手:“当然,现在也不晚,对吗?”

简渺淡淡挽唇:“可以,但我有接触障碍,握手就算了。”

向暖讶然:“难怪你以前总避开我们。”

女孩子心思细腻,有了个开头便能回忆起简渺的所有不合群,但旧事无需多提,简渺没有深聊。

集训的新生陆续到达小礼堂,简渺跟向暖到的时候,才发现学校弄得那么正式。

“完了,我以为就是随便在教室里讲两句,我草稿都没打呢。”向暖局促起来。

“没关系,学弟学妹们也不会希望我们说得太死板。”简渺话虽如此,但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都来了?过来吧。”班主任在小礼堂的后门招了招手。

“级长在上面动员呢,你们先在后排等一会儿。”班主任将人带到教室后排,简渺抬头就发现地中海级长正在用历年的优秀毕业生激励高三生。

“你们去年入学的时候,不是特别喜欢十六中的宣传片吗?”级长话音落下,宣传片便跃于屏幕之上。

十六中的宣传片简渺有印象,听说是建校二十年的时候拍的,很有纪念意义。但因为年代久远,学校建筑的样子都重新翻修了一遍,新一代学生再去看不免会有些距离感。

简渺当时看到一半就没心情再看下去了。

他刚垂下眼,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却抓住了他的耳朵,简渺不由得抬起视线,这才发现校宣传片居然换新了。

画面里的镜头先是清晨操场上飞扑过的鸟儿,但视角却与地面相接,低矮特别。

直到下一个跃上台阶捕鸟的画面,简渺才反应过来……十六中的新宣传片,竟然是以猫的视角展开的。

虽然画面中没有出现猫猫的身影,但是从那耀武扬威的镜头语言,还有微微颤抖的“走姿”来看,第一视角确实是猫咪。

低矮的猫猫招鸟扑蝶的镜头之后,便是学生早起,从宿舍回教室的镜头。

猫咪巡视过食堂,来到早读铃响的教室,早课的老师匆匆检查早自习的路上,不忘伸手挠挠小猫的脑袋。

课室外的树林间有响动,紧接着镜头语言便跟着小猫咪的步伐,来到了非文化科的教室。

这时候,镜头切换了视角,露出小猫咪的原貌。

是学校里著名的“恶霸”小狸花。

它挠过体育器材室的羽毛球,踩着钢琴声路过贝多芬的画像,在操场中间的草坪打滚,最后巡视领地般掠过后门。

至此,校园的全貌差不多就展示完了。

最后,又回到了小猫咪视角,它看着一批毕业生离去的步伐,走在越发清净的校园中,停在了篮球场的树丛下安静地坐了一会儿。

简渺心绪微动。

——小猫咪呆着的地方,竟然是还没翻新时的篮球场。

猫咪呼噜呼噜的声音传来,镜头像是知道它睡着了,缓缓上抬,掠过高三教室的门与窗,映出一片纯白无瑕的天空。

非常完整的一个短片,却非常细致地从早到晚,从课堂到校园,从热闹到冷清,展示了一批学生宝贵的三年。

别具一格且有意义,还很温馨。

简渺问向暖:“这是什么时候拍的?”

“我们毕业之后。”向暖答,“难怪这两年我们学校的招生率蹭蹭蹭地飙升,原来是宣传片拍得好。”

就这几分钟的短片营造出来的氛围太好了,她一个毕业生都想重返高中,就更别说向往十六中的学子了。

“而且,最后那个镜头,小猫咪坐的是不是我们刚刚在教室里看的那个篮球场?”向暖觉得好神奇,“感觉小猫咪像在盯着我们班诶。”

简渺也察觉到了,最后那个镜头是稍微有在他们的班级停顿,但毕竟都是校园的一角,哪里入镜都不显得稀奇。

……可简渺却莫名觉得那个镜头有含义。

讲台上,级长的嗓音越来越高,连带着情绪也跟着激动起来:“这个宣传片被评为十佳高校宣传片,拍摄者正是我们本校的学生!去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s大,你们的学长……江宴濯同学。”

“我靠?江宴濯拍的?这是我们毕业后就拍出来的宣传片吧?江宴濯那时候才高二?”向暖惊呆了,“我还以为这是请专业团队拍的,没想到是本校学子?难怪级长兴奋成这样。”

听着向暖讶然的声音,简渺满脑子想的却是刚刚最后那个镜头……

这支宣传片如果是出自江宴濯之手,那么为什么会在最后会在那个老旧的篮球场,望向高三的教学楼?

“看完了优秀学长的作品,那么接下来就请两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上台,为你们分享一下他们去集训的心德,还有高三时的心情。”

级长按流程推进度,简渺和向暖在学弟学妹们的掌声中上台。

虽然说是分享心德,但这个过程并不严肃,大多是学弟学妹们展现出对大学的向往,还有一些青春期总会纠结的小问题。

简渺的回答简洁且清晰,因为语调清越从容,台下向他举手的学生接连不断。

分享结束后,向暖忍不住:“果然帅气的学长就是更受欢迎啊,我看台下的学弟学妹一点都舍不得你走。”

简渺淡淡笑了下:“只是选择国内院校的同学更多而已。”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