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节(1/2)

这个保姆显然是徽州本地人,烧的山笋很地道,用腊肉和香菇一起炖烧,滋味很鲜美。

“你能喜欢吃就好。”

关越笑着继续招呼:“你再尝尝这鲈鱼。”

李逸没有客气,依次尝了尝几道菜。

鲈鱼只要够新鲜,怎么做都不会难吃的。

但保姆下的盐口稍微有点淡,能吃出一点点的腥味儿。

这应该是为了关越的健康考虑,所以才没有放那么多盐。

至于其他几道菜,味道就稍微差一点了。

蟹粉豆腐火候老了些,蟹粉又放得太多,吃起来稍微有点腻。

蒜香芦笋和香菇酿肉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还能吃。

至于龙井虾仁就差多了,勾的芡太多,吃起来太黏糊,不够清爽。

不过李逸来也不是为了吃饭,浅尝了几口,他就放下了筷子。

见他放下筷子,关越又招呼了下,但李逸却表示吃饱了。

见状,关越也不再兜圈子了,放下筷子,就进入了主题。

“小李,我听说,你打算自己尝试复刻那套万寿无疆碗?”

听到他提起正事儿,蔡毅几人顿时打起了精神,纷纷放下了筷子,看向了李逸,等着李逸的回答。

李逸看了关越一眼,随即环视一圈,才笑道:“没错。”

景泰蓝复刻难点

见李逸直接承认,蔡毅和耿万华坐不住了,忍不住调整了下坐姿。

关越却很淡定,闻言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就继续问了句:“那你觉得,你有几成的把握,能复刻成功?”

一旁的关雪,眼神忽然垂了下来。

她发现,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关越扶着椅子的手,忽然攥紧了几分。

她有些疑惑,老爸对这个问题很关心?

“十成。”

李逸笑着的说了句。

关越闻言,表情没有变化,但浑浊的眼神中却闪过了一丝激动。

而餐桌对面的蔡毅和耿万华听到李逸的话,却呵呵笑出了声。

“李先生。”

蔡毅看着李逸,认真说道:“相信我,在复刻景泰蓝工艺这件事上,我们博物院的努力,绝对是最多的,这件事,绝对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一旁的耿万华也点了点头,冲李逸说道:“我理解,这么珍贵的一套碗,没有人愿意把它贱卖出去。

钱的问题是可以谈的,但要是你抱着宁可毁了也不给别人的想法,那就有点不合适了。”

看着他们认真的神色,李逸也收起了笑意,正色问:“我觉得,两位专家可能有点先入为主了,为什么你们就偏偏认为我没办法复刻成功呢?”

耿万华看了眼关越,见关越没有说话,就冲李逸解释道:“你先别急,你了解到的景泰蓝制作工艺,是不是《日下旧闻考》记载的那一版?

其实好几本古书上都记载了景泰蓝的工艺流程,但这种级别的工艺品,是没办法用只言片语的记载,就复刻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景泰蓝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形、纹、色、光。

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皿,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这取决于制胎的工艺水平。

其次,它还要有优美的装饰花纹,这决定于掐丝的技术。

再次之,它还要有华丽的色彩,这决定于蓝料的配制。

最后,它必须要有辉煌的光泽,这一步完成于打磨和镀金。

整体来说,它是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的极致工艺,是传统手工艺品的巅峰技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说到这里,耿万华有些激动,呼吸也有些急促了起来。

“可惜,因为战乱,这种极致的工艺,却就此失传了。”

他惋惜的叹了口气,惭色道:“我们曾经试过很多次,想要复刻景泰蓝,但却全部失败了,还浪费了关先生不少的资金,实在汗颜。”

说着,他抬头看向了关越。

而关越却笑着摆了摆手,以示宽慰。

见状,耿万华心情好了些,才继续说道:“你应该知道,制作景泰蓝的基础,就是制作胎胚,掐丝沾丝。

这一步我们勉强算是有些成效,最起码可以制作出胎胚了,还能把铜丝也沾在胎体上了。

但景泰蓝真正的制作难点,在于点蓝和烧蓝,这一关,我们前后试验了很多次,都没办法突破,还损失了很多景泰蓝器具。”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