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1/2)

春雨至,不准淋雨啊

“老章,你先回去,我来弄!”

邓长胜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赶了过来,给章学成也拿了一套,蓑衣和斗笠都是唐念念送来的,让他们下雨时披着。

“一起弄。”

章学成披上蓑衣,去赶牛了。

“你身子弱,赶紧回去,我体格好。”

邓长胜让他回去,章学成不答应,平时干活都是老邓出力多,他现在身体好了,不能再偷懒了。

邓长胜只得随他,两人一起去牵牛,可牛很喜欢淋雨,不肯回棚,他们用尽了力气,两头牛纹丝不动,还悠闲地甩着尾巴。

就在二老一筹莫展之际,一道小小的身影冲了过来,也披着蓑衣,是九斤。

“我来!”

小丫头在两头牛身上各拍了下,斥道:“回家了!”

两头牛神奇地动了,慢悠悠地跟着九斤走,两个老人看得目瞪口呆,这牛难道只听本村人的话?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来之前,牛棚空了段时间,那个时候是唐青山老爷子放牛,九斤打小就跟着老爷子放牛,对两头牛的习性了如指掌。

唐九斤听了二姐的指令,时不时地注意着牛棚的动况,二姐还说不能让两个老人淋雨,虽然小丫头不明白二姐为啥那么关心牛棚的老头,但不影响她听话。

她可是二姐最听话的妹妹,三姐都要靠边呢!

九斤一手牵一头,小短腿利落地朝山坡上走,有一头牛停了下来,吃山坡上鲜嫩的草,小丫头回头骂道:“快点,再慢吞吞揍你啊!”

“哞~~~”

牛慢悠悠地叫了几声,乖乖上坡了,嘴里不停地咀嚼着草。

两头吨位极重的大牛,在九斤面前乖得像绵羊一样,没多时,小丫头就将两头牛赶进了牛棚,再将缰绳利落地打了结,用力抹去脸上的雨水,抬头对二老很认真地说道:“下雨天别出门,我二姐说的!”

“你二姐是唐念念?”

章学成恍然大悟,除了念丫头,不会再有人这么记挂他们了。

“嗯,别出去淋雨啊!”

九斤骄傲地点点头,又叮嘱了一番,这才蹬蹬蹬地跑了出去,她打的猪草还在雨中淋呢。

“等等,我煮姜汤!”

章学成追出去,想给小丫头煮姜汤,可九斤跑得极快,没多会儿就消失在雨幕中。

“这孩子……”

章学成笑着摇了摇头,脱下蓑衣,身上打湿了些,裤腿都湿了,若是平时他肯定不会在意,但被九斤一顿说,他觉得应该喝碗姜汤驱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能辜负了念丫头的良苦用心。

而且现在不缺红糖,唐念念之前拿了一包过来,有小二斤,生姜也有,材料都是现成的,煮一煮就行。

章学成说干就干,将生姜切成细丝,生了火,煮了两碗浓浓的红糖生姜水,他和邓长胜一人一碗。

“我用不着喝,我体格好的很。”

邓长胜心疼红糖,这可是金贵东西,他一个大老粗吃了浪费。

“体格再好,你也不是小年轻了,喝吧,念丫头千叮咛万嘱咐的,我们要好好保重身体。”

章学成慢条斯理地劝,还拖了把小板凳,坐在门口,一边喝姜汤,一边欣赏外面的雨景。

雨越下越大,顺着屋檐流了下来,十分密集,像瀑布一般,溅在地面上,跳起朵朵水花,还有远处的草和树,像是裹了层厚厚的纱,多了些朦胧的美。

“春雨满,秧新谷,床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

【摘自辛弃疾的《满江红山居即事》】

章学成喝完一大碗姜汤,全身都暖洋洋的,突然诗兴大发,大声念起了诗。

邓长胜也搬来了椅子坐下,手里捧着姜汤还没喝,他吃不惯热的食物,得凉了才吃得下去,听着老友念诗,虽然听不懂,可怪好听的。

“老章,这诗说的啥意思?”

邓长胜虚心请教,他最佩服读书人了。

“意思是说春天雨水充足,新插的谷长出了碧绿的秧苗,农活没那么多了,都比较悠闲,小黄牛懒散地打瞌睡……”

章学成耐心地解释,邓长胜听得津津有味,他虽然大字不认识一箩筐,但他很好学,现在认识的字都是他忙里偷闲自学的。

“这诗人还挺懂农村的嘛,现在可不就是闲了,咱们棚里的牛都能好好休息了。”

邓长胜挺佩服写出这诗的作者,赞不绝口。

章学成笑了,“写这首诗的作者叫辛弃疾,是个朝廷命官,忧国忧民,自然对百姓民生是了解的。”

而且他觉得,不管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又或是科学家,都得接地气,坐在天上高高在上地夸夸其谈,肯定不行,那不叫专家,那叫祸害。

他朝邓长胜手里的姜汤瞟了眼,提醒道:“姜汤要趁热喝,凉了就不能驱寒了。”

“太烫喝不下,再凉凉。”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