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着跑开了,南弦叹了口气,才发觉自己颧骨上热起来,也不知是不是刚才喝酒闹的。
向宅中岁月静好,外面的世界却是暗潮汹涌,风波不断。
半个月的侦办,徐珺从之前的深入微毫,忽然转变了风向,办事分明留了后手,不将东府城往死里查了。正经朝堂的官员都有几分傲气,像校事府那种酷吏衙门,他们是不屑与之为伍的,因此大多时候徐珺都是绕开了屠骥办事,少个人插手,也避免节外生枝。
但越是这样,越如了屠骥的意,他向尚书省禀报,说中都侯一案,自己被摒除在外,徐御史提审人证从来不知会校事府,都是自己一人决断。奏请陛下,容校事府有办案的权利,与徐御史各行其道,各自收罗证据。
很快,圣上的旨意下达了,准。有皇命再手,事情就好办了。
世上没有哪个人是一尘不染,经得起盘查的,校事府最大的本事就是严刑拷打,从人证口中套出实话。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譬如徐府中办事的家仆,来个杀鸡儆猴,就能吓出不少蛛丝马迹。等到证据成链时,再把徐珺的儿子逮进校事府,校事府内多的是高手,给一块豆腐施杖刑,能确保豆腐表面完好内里稀碎,仅凭这一招,就让两个大孝子将父亲早年与中都侯的来往,交代得一清二楚了。
因徐珺是三朝元老,请进校事府是不能够了,儿子失踪两日,也让这老匹夫察觉了事态的严重,率先在朝堂上呈禀,说家人受胁迫,不知所踪了。
这回出面弹劾的,依旧是侍御史,他将手上的供状呈敬上去,不骄不躁地将御史大夫每年与东府城的来往当朝宣读,最后道:“陛下垂治四海,洞悉微毫,想来当时指派徐御史侦查此案,就是为了考验徐御史吧!臣很好奇,校事府罗列的东府城罪状,为何徐御史的奏疏上一条都没有,果真不是徐御史网开一面吗?或是御史有什么把柄落在了中都侯手上……”侍御史“哎呀”一声,如梦初醒般看向徐珺,“臣想起来了,徐御史当初曾经答应中都侯,向陛下举荐后嗣人选,这可是徐御史的两个儿子亲口指认的啊。”
然后朝堂上充斥起了徐珺愤怒的咆哮,“你们沆瀣一气,欲图栽赃老臣!我那两个儿子落入了校事府,校事府是何等臭名昭著的地方,满朝文武谁人不知?他们用尽手段,屈打成招,要什么样的供状不能得到?陛下……”他放下笏板,深深叩首下去,一字一顿道,“臣入朝为官四十载,侍奉睦宗,侍奉先帝,如今又侍奉陛下,从来不敢徇私,如今竟被逼迫至此,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但圣上垂眼看着手里的证词,每一桩都有对应的年份,有些甚至是他能回想起的。这徐珺一心只为睦宗的江山考虑,他是知道的,当年皇伯魏王是睦宗堂弟,广平王是睦宗堂兄,因为睦宗的选择,才让这两支有了亲疏之分,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不是嫡系。所以皇伯魏王这支做了两代皇帝,两代之后让广平王一脉过过瘾,徐珺也觉得未尝不可吧!
只不过这罪名很大,四十余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草草定夺了,唯恐会寒了满朝文武的心。圣上深思后下旨:“着令侍御史再查,朕要确凿的证据。”
因此朝堂上并未有最终的结果,但所有人都知道,东府城从上到下,已经摇摇欲坠了。
消息当然很快就传进了后宫,圣上刚回到式乾殿,便见拆了簪环的海夫人哭着从外面跑进来,一下子跪倒在他榻前,声泪俱下地哭诉着:“是有人妒羡妾得圣宠,有意要斩断妾的双臂。陛下知道的,妾在家受尽欺凌,母亲过世后便与阿弟阿妹相依为命。现在好不容易,一家人因陛下抬爱活得有个人样了,他们便容不得我们姐妹,一心罗织罪名,想置我们于死地。”
陛下祭天当日受了风寒,一场大典虽然坚持下来,但第二日脚踝比以前肿得更厉害,经过女医调理,到现在刚消退了一点,心里本来就有些烦躁,不想朝堂上的麻烦又延续到了后宫,实在让人不消停。
但这海氏是自己平常宠爱的女人,至少外面的事,不曾让圣上迁怒到她,便垂手拽了下,“起来说话。”
海夫人抽抽搭搭站起身,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她知道,陛下还是吃她这套的。
正想开口说话,皇后从外面进来,破天荒地为海夫人说起话来,“校事府办事,手段何其阴狠,我料其中未必没有隐情,还是彻查一番为好。中都侯是陛下族弟,侯夫人是海贵嫔亲妹,如此亲厚的关系,怎么能听外人调唆,匆忙定罪呢。”
海夫人愕着两眼,她本以为皇后是来落井下石的,没想到竟是料错了。皇后这样说,她忙顺势点头,“殿下的话,正是妾心中所想。”
皇后在圣上身边坐下,好言安抚着:“依我说,里头大有文章,就是有人容不下中都侯父子,刻意构陷栽赃。”
圣上转头看皇后,觉得她今日一定是吃错了药,性情大变了,明明那晚的烟火让她心烦意乱,发了好大的脾气,怎么今日又改了口风?
皇后打量了海夫人一眼,和煦道:“你又不曾犯错,做什么脱了簪环,让人看笑话。”
海夫人嗫嚅了下,垂首道是。
皇后又软语对圣上道:“这回的事,不过是立储的前战,我看将来麻烦少不了。这两日我想了又想,不是说侯夫人生产时有诸多异象吗,什么日月入怀,遍体霞光……或者他家三郎果真是天选的皇嗣也未可知。”皇后一面说,一面调转视线望向海夫人,“莫如把那孩子接进来吧,如此既可救中都侯于危难,陛下后继也有人了,海贵嫔,你觉得怎么样?”
【作者有话说】
父子君臣。
天底下, 大概再也没有比这海氏更无脑的人了。
她一听,正中下怀,忙道:“皇后殿下说得是, 将孩子接进来, 让皇后殿下抚养也可。”
圣上脸色很不好看, 她也不曾看出来,自顾自哭诉着:“陛下,您不是最疼妾了吗,怎么能看着那些人欺负妾呢!上年宰执们将小冯翊王迎接回京, 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那小冯翊王是吴文成王的遗腹子, 怎么能和陛下一条心!倒是中都侯, 他也是神家的人,他的夫人是我嫡亲的妹妹,三个孩子是现成的, 陛下又何必舍近求远,等那个小冯翊王成婚生子。莫如先看过孩子, 从中挑选一个,早日养在永福省, 与外面断绝了联系,还愁他不与陛下亲吗。”
圣上的脸色更阴沉了,终于看出了皇后的意思, 就是要引这蠢女人上套。
圣上平时嘴上不说,但很是排斥广平王一脉承继帝位。不管小冯翊王靠不靠得住,他宁愿将来从其他旁支中挑选, 也不能容忍中都侯的处心积虑。
海夫人絮絮叨叨, 说着自以为对自己有利的话, 结果被圣上一声断喝,吓得向后一仰。
“你放肆!”圣上连痛都忘了,站起身道,“立储一事,岂是你这等后宫嫔御能干涉的!来人,将她拖回洪训殿,没有朕的昭命,不许她踏出殿门半步!”
谒者丞得令,很快挥手叫来了人,一左一右架住,将海夫人拖了出去。
海夫人叫屈不断,声音渐拖渐远,圣上这才瞥了皇后一眼,“这下你可痛快了?”
皇后笑了笑,“我有什么痛快的,不过不想让后宫之人,扰乱陛下视听罢了。”
圣上叹息着,扶住了额头,“朝中一团乱麻,这个攀咬那个,如今连徐珺都被牵扯进去了。”
皇后道:“徐珺会牵扯其中,不是早就能预见吗。他效忠的是睦宗的江山,不是陛下的江山,今日能为陛下所用,不过是权宜之计,他的骨子里,难道就没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不为后世子孙考虑吗?校事府盯上他,可说是无风不起浪,既然两个衙门领命侦办中都侯一案,为什么他要将校事府摒除在外,且向陛下提交的所谓罪状也都是避重就轻,恐怕是受了中都侯胁迫,不敢往深处查吧!”
圣上重新坐回坐榻上,顺势一倒,嘴里逸出一串长吟,“你懂什么……”
“我不懂?”皇后凉笑了一声,“我怕是比你们男子看得还要透彻。中都侯有今日的野心,不正是陛下助长的吗?过于抬举海氏一门,连带着东府城也受益,在建康城中呼风唤雨,谁不猜测,将来立储要在他的儿子中挑选?只是后来宰执们挖出了先吴王遗腹子,这下打乱了他们的好计划,若是真到了无人可选的时候,你果真不考虑他的三个儿子?”
圣上被她说得恼火,想反驳,却又无从反驳,气得转过身背对着她,不再与她说话了。
皇后也不理会,在一旁坐了下来,“若中都侯的儿子过继给咱们,我同你说,他要的可不是区区一个‘皇伯’的封号,你可想清楚了。”
圣上岂能不知道神钺的野心,暗里早就打定了主意,这朝纲得拨乱反正,一个还未成婚的小冯翊王,尚且不能构成什么威胁,有了三个儿子的中都侯,才是心腹大患。
皇后再接再厉,掰过他的身子道:“你想想,若有朝一日你有个三长两短,谁离皇位最近?宰执们无后嗣可选,是不是只能在这三子之中择其一?到时候可真应了那些荒唐的异象了,史书上更要夸大宣扬,那是天定的人选,黄口小儿,皇位便会坐得稳稳当当。”
话虽不好听,但说的未尝不是事实。
圣上扬手把她隔开了,气咻咻道:“要不是看在我们是结发夫妻的份上,我非定你个犯上的罪过不可!你盼着我有什么三长两短?”
皇后啧了一声,“我不就是打个比方吗。”
圣上冷哼,“到时候你就是太后,朝政由你把控。”
“不对,我是女流,自问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到时候中都侯才是把持朝政的一把手,他要做摄政王,我也只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