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节(2/2)

这一趟来合肥,除了台记那边的变动因素,还有一件定向融资的事需要敲定。

冰芯在德国的投资建厂几乎是确定了意向,邱慈云在那边是争取更优渥的条件,而这笔投资的启动资金是来自iga基金的做空盈利。

德国四厂要上的是65n制程生产线,也是冰芯目前最王牌和成熟的工艺,整体投资因为将会趁着全球行业低谷而采购大量二手设备,需要16亿美元的资金。

这个16亿美元是马格德堡40+为期两年的4亿美元无息贷款+最高20的德国政府补贴,也就是冰芯前期需要拿出的投资金额在56亿美元左右。

为了不影响冰芯的正常预算以及继续加大研发,方卓已经和股东们打过招呼,将会引进国际财团进行定向融资,专款专用的用于德国工厂建设。

这对冰芯来说是一件好事,股东们没什么不同意。

但流程还是要走的。

所以,也趁着春节气息犹在,高盛、d、德银的老战友们都来到合肥,一是参会,二是视察,三是关心冰芯的上市。

自从2003年拉人投资到2009年春节,这也是五个年头过去了!

冰芯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晶圆代工厂!

为何这上市迟迟不见动静?

高盛徐开伟、d康纳、德银张红力,他们本次联袂而来就是想和方总聊聊这个事。

可以了,差不多了,依稀还记得方总曾经说过的上市前景,应该快兑现了吧?

当他们抵达合肥玉壶路1号,瞧见冰芯的厂牌,心情忽然有点发虚。

“这一趟或许应该坚持让熊总也过来。”徐开伟下车的时候有些后悔。

张红力皱眉,淡淡地说道:“你猜他为什么不愿意来?会不会觉得来也没用?”

康纳很严肃:“说什么丧气话?没准因为他和方总是一伙的才不愿意来呢。”

徐开伟和张红力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那种情况才是更有利的。

三人的目光交错,后面车里的秘书和助理们也都下车,那边已经能看到方总笑容满面的从厂子里出来。

“徐总,脏总,康纳,来了啊!来来来,上车,咱们在厂区里边看边说。”

方卓把刚刚下车的三位总裁迎上自家的厂区观光车。

随即,他滔滔不绝的为大家介绍冰芯如今最核心的工厂。

合肥厂是冰芯最早的厂区,先后建设了两条生产线,一是130n,一是65n,后者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条的65n生产线。

也正是因为这条生产线的意义,合肥如今已经是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基地之一,而自打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晶圆服务联盟的牵头搭线,玉壶路上来了更多的国内半导体公司,愈发坐实了“产业基地”的规模。

方卓介绍的极其自豪和激情澎湃。

事实上,冰芯在这里乃至国内的地位也配得上他的情绪。

三位总裁股东默默听着方总的言辞,偶尔也插嘴捧捧场。

好容易等到方总告一段落,张红力开了口:“方总啊,我们这一趟过来其实是有点忧虑的,台记那边的张忠侔居然莫名其妙的重新担任ceo,又直接点名冰芯,用心实在险恶啊。”

方卓面色如常,笑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冰芯放在这里,藏也藏不住,我也没打算藏,他能怎么着我?”

他继续说道:“脏总,我看你们心里装着事,大家都是朋友,不要扭扭捏捏。”

张红力沉吟:“方总……”

方卓指了指德银的中国总裁,说道:“不行,得听徐总和康纳说,脏总,你开着我的劳斯莱斯呢,别让他们觉得你和我联合设套。”

张红力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对对对,就是这样的方总。

徐开伟看了眼脏总,也就直言不讳地说道:“方总,冰芯现在已经是全球有数的晶圆代工厂,也是时候走上市流程了,我知道你这一次找了国际财团融资,为的是德国工厂。”

“如果上市,压根不用那么麻烦,既解决现有的资金问题,也不用愁以后的资金来源,何乐而不为呢?”

方卓多少猜到了三位的来意,温和地说道:“我认为现在这个时机还不合适。”

徐开伟、张红力、康纳都凝神等待理由。

观光车突突的往前小跑,但始终没有下文。

张红力不得不再次开口了:“方总,合着你就想这样一句话给我们打发了?”

方卓仍旧温和:“不是,我是在考虑怎么更好的来和你们说。”

“全球股市虽然有点回暖迹象,但前景仍不明确。”

“整个半导体行业更是如此,需求端的复苏还要很久。”

“冰芯去年还有29亿美元的净亏损,财报那么难看,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德国工厂没建成,45n没研究出来,那边台记也在虎视眈眈,徐总、康纳、脏总,不是我不想上市,实在是不是时候啊。”

张红力坚持追问:“那方总认为什么时候合适?上市流程也需要时间,到时候总该好起来了。”

“既然张忠侔那么重视的把冰芯称之为竞争对手,总得我们追上他们再谈上市吧。”方卓笑着答道。

康纳皱眉了:“方总,这……时间上会不会太久了?上市不会耽误冰芯的追赶,反而更有利于筹措资金用于研发。”

方卓想了想:“那不说追上吧,追到一代以内的距离就是我们开启上市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