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节(1/2)

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公司下场,国内的投资人也被催动的更为激动,一个看起来靠谱的团队+团购概念阐述+业务城市规划就能拿到一笔天使资金。

反正也不算多,万一成功了呢?

十二月还没结束,国内团购网站数字便直逼100家,热度惊人,硝烟弥漫,也确实开始乌烟瘴气。

第379章 隔空交手

十二月的上半个月,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团购网站冒头,“团购”这个词一时间风头无两。

其中,按照方卓这边看到的数据,北京的团购活动是最多的,上海是第二,随后是深圳、广州、郑州、武汉等城市。

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本以为是上海居首,毕竟雷君的米团试运营是以这里作为最大发力城市,没想到,市场风口出现,大家纷纷选择北京作为起势地。

易信的朋友圈仍旧属于灰度测试,计划是在春节后消化新增用户再一举推出,不过,方卓以及周边的熟人都提前用上了这个略私人的功能。

12月16日晚上,方卓在自己朋友圈发了个动态,就是觉得团购的城市分布以及北京表现有意思。

随后,他又发了第二条动态,尝试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王风益在动态下评论:其实没别的,最近京爷给钱痛快,大家都知道就都往那边去,idg都投出去好多钱了。

方卓还没回复,熊晓鸽就直接在动态评论下回复了王风益:你没事老关心我们idg干什么?我们又不是瞎投的。

王风益嘲讽:哟,现在不是找我投知乎的时候了?不是敬酒低杯,喊我中国巴菲特的时候了?

熊晓鸽反击:谁能把酒桌上的“中国巴菲特”当真啊?不会吧?不会吧?你王总居然当真啊?

等到方卓接了个电话再打开易信,两人在自己的动态下互相回复了十来条,看得他目瞪口呆,也成功让动态点赞量突破历史新高,大家都在围观两大投资人的互怼。

“哎,哎,你删了干啥?我正看的有意思呢。”

方卓这边刚删除动态,邻座的苏薇就扑了过来。

“让他俩自己吵去,我还想看看大家的想法呢,全都搅没了。”方卓摇头,两人吵架有什么意思。

苏薇十分遗憾,这两人吵架可太有意思了。

她翻着自己的手机朋友圈,想着刚才吵架的导火索,忽然问道:“这一次真是风投和创业者都疯了,大家都在拼命投资和拉人,都想搏一搏这个市场,哎,要是你创业的时候是这个点,你会怎么搞啊?”

“是啊,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投资人都特么的不理性了,啧啧。”方卓感叹,又沉吟,“要是我在这个时期搞团购创业……”

苏薇看着方大总裁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脸上闪过真挚、凌厉、狡猾、诚恳等复杂的神色、只觉过去数年在江湖上行走的刀光剑影都浓缩在这短短一会的表情变化里了。

方卓悠然神往了一会才开口,慢慢地说道:“我搞团购创业当然是用户权益当先,进行有序的口碑竞争,积极与投资人沟通,争取他们的资金投入和信任。”

苏薇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的赞扬道:“方总,谨慎!”

车里就自己、秘书、司机,骗谁呢?

她看着手机,也发了条朋友圈,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是方卓现在在团购市场从零创业,你觉得他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里冲出来吗?

易购副总裁孙琦评论道:就凭方总的名字,投资人得拉着钱到他面前找他啊。

苏薇赶紧补充说明:不是功成名就的他,是这样的从零开始,明白意思吧?

这个假设有些意思,很快就把正在进行1v1语音互喷的熊晓鸽和王风益吸引了过来。

熊晓鸽:好家伙!他要是这时候从团购干起,我特么就不是带着6家围他了,我得带17家风投一起围他!

王风益:这不就是关公战秦琼吗?毫无疑问,就像我在熊晓鸽率领七大派围攻恒隆23时依旧坚定的支持方总一样,这一次,我还是会给他投钱。

微博王星:团购火啊,方总来干这个……这样撬动两端的模式,没准方总能干出来一家巨头级企业。

虞红:哈,我能想象他一脸诚恳的模样了!

苏薇扭头一看,提了个要求:“方大总裁,给我一个诚恳脸。”

方卓立即满脸诚恳。

苏薇叹服,别说,嘿,你还真别说。

方卓满脸诚恳地问道:“怎么了?”

苏薇把自己的手机界面展现给面前这个把诚恳收放自如的男人。

方卓仔细一看,瞧见了上面掺杂着阴阳怪气、诋毁的一片热闹,再定睛一看,满屏都写着两个字——认可。

他微微摇头,没有当做一回事。

但是朋友圈说起来私密,实际上,现在测试的朋友圈确实挺私密。

不过,有熊晓鸽这样一个做知乎的人存在,他没把朋友圈和下面的评论截图转发,而是把这个问题重新编辑后发到知乎上面当作一个趣问。

如果是方总来做团购……

这个问题引起一些讨论,但还没有得到太多的回答,另一边的港股忽然有了来自方卓的信息披露,作为晨星的主要股东之一,他把手中股票增持到了126。

原本这个信息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水花,毕竟方总手中的资产很多,增持一支股票也不显什么奇怪。

但是,就在信息披露的第二天,晨星半导体公司发布的公告把这件事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晨星公司表示将会在12月21日发布下半年业绩预告。

不是季报,不是中报,也不是年报,忽然冒出来一个近期半年的业绩预告,这不多见,但是,这个预告发布时间与方卓增持时间过近。

按照港股惯例,上市公司主要股东、高管会尽量避开业绩刊发前的敏感期进行股票交易,以避免内幕交易的嫌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