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1/2)

“吕县令,你将签订的三年免战和平条约给我。此次与鲜卑的谈判成果本刺史会上表朝廷,上表天子的。”

吕德胜频频点头,“好的好的,刺史大人一定要替乐大人、陈大人、刘大人还有郭县丞、李主簿等人多多美言几句啊。”

吕德胜只给了他一份拓本,开玩笑,原本他当然自己留着啦。

对此,施焘没说什么。

临走前,他对吕德胜说道,“另外,那两个去送信的人不要用了。”

“为什么?”

“运气太差,和衙门犯克!”施焘冷冷地说完,便甩开袖子,大步离开。

吕德胜:……好嘛,看来刺史大人是气疯了,总得让人把气给出一出。后面他再补偿李荣两人好了。

侯城与鲜卑的谈判,只用了两天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这速度,绝了。

随着这消息的传开,侯城县令吕德胜的大名,也随之广为人知。

但是吕颂梨觉得,还不够!

老百姓正经的谈判听不懂,那话本子总该听得懂吧?

于是吕颂梨亲自操刀,采用的是现代软文爽文的写法,弄出了一出关于吕大人侯城谈判的折子戏。没办法,现在的文人写的话本子还太含蓄了,写出来的本子她不是很满意。

本子写好之后,钱花出去,水军撒出去,名声打出去!

大家都来领略一下吕大人的风采吧。

而随着话本子的扩散,吕德胜的名字,又勾起了很多读书人关于去年三绝碑的记忆。

四为句的横空出世,对于读书人实在是太过震撼了。更别提,如今这三座石碑还在万松、白鹿、嵩山三大书院矗立着。石碑上,康成帝宋秩、吕德胜以及三位书院院长的名字,为读书人所铭记。

而吕德胜这一举措,无不在表示他正是四为句的践行者,一下子就俘获了很多读书人有识之士以及老百姓们的好感。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吕大人出圈了。

这请功的奏折还没回到长安,整个北地已经有了吕大人的传说,并且吕大人的事迹还有往南移的迹象。

争取奖励

三月二十四,刚到望平的恭亲王一行人就听到谈判结束的消息。

恭亲王恍惚,吕德胜谈判速度这么快的吗?然后他一拍大腿,直呼先帝错啦,不应该让吕德胜当御史大夫,而是应该把他放在鸿胪寺,专门和外族打交道才对!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