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问,眼神边落在了桌案上的状子上,然后再一抬眼,就对上了男孩子委屈愤懑,不甘难堪的眼眸,那表情里的小倔强更夹着屈辱的绝望。
崔闾心头一跳,不知怎的,竟觉察眼前之人,犹如一只濒临死亡的鹃鸟,他似在用一种泣血的方式,自绝以求公道。
若不能给他如心理预期的审判,他会死,若将害他之人判罪惩处,他也会死。
前者含冤,死是在以命抗争,后者是沉冤昭雪了,但随之而来的家庭压力,社会舆论,都将令他没有苟活的土壤,唯死能得清静。
他眼眸里的痛苦,是前后不见生路的悲观,他手抚着肚子的轻柔姿态,证明了孩子才不是致他无路可走的现象,让他无法立于世的,是世俗、人情,伦理纲常。
崔闾看向崔诚,轻声吩咐,“将熬给小五的养生药膳端一碗来给这孩子用点。”
尔后又转了眼来与男孩子对视,“堂审时间长,本府看你身体不太好,刚好我家小五最近伤了身,后厨一直炖着药膳,用的都是补身体的好材料,你先用一点垫垫胃,别紧张,不管事实如何,在未理清因果前,本府定不动你分毫。”
崔闾未到堂前来时,那杀威棒和重枷已经就了位,钉板也已经抬到了堂前,就在卫沂准备豁出命去滚上一滚时,那去请人的仆奴连滚带爬的从后衙扑过来,一把拉住了他,然后对着知事和府经历,将府台大人的话原样说了一遍。
卫沂红着眼睛,扶着椅子边跪了下来,“不才卫沂,宣和十二年过的童生试,后随母改嫁至赵家,母复生二女后难产而亡,父赵从海再续娶陈氏,陈氏以家中孩儿多,无银钱可供子读书为由,又挟两幼妹性命,逼……逼我自贱身契,入乡绅许家,给许家大少爷许泰清做书童伴读……”
说至此,已有眼泪流出,扶着椅子的手指不断蜷缩,忍了片刻咽下哽涩,“许大少爷待人宽容,允我作陪时继续研读,并不禁我翻阅他书房读物,甚至曾许诺待时机成熟,放我身契助我科考……”
他直接陷入了回忆,抖着唇垂下了头,声音飘乎,“我当他是正人君子,以诚相交,后许家老爷夫人欲为他娶妻纳美,他不愿,夫人多次探其口风,不知怎地就扯到了我身上,我被许家老爷打了一顿板子送回了家……那几日,我身不能动,他半夜翻窗而入,送药道歉,说想要聘我作契弟,我将之骂走后,就遭了继母囚禁,而正是那几日,听说内城爆了蛊祸,有大人派了衙差沿街喊话,叫人去衙前驱虫,可我出不去,我父赵从海伙同那个女人,拿铁链子栓了我,并以打杀两个幼妹作威胁,直等到驱虫期过完,才解了锁链,并收了许夫人一百两聘资,将我送去了许府……”
卫沂闭了闭眼,似再也说不下去,而旁边听的人,包括外面围观的百姓,都一个个直了耳朵,惊叹于这男孩子的经历竟然如此曲折。
九岁的童生,这赵从海是脑子坏掉了么?就算不是亲生的,可随母改嫁来的,就是你家孩儿了呀!好好培养,未尝不能带携家里飞上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