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2)

“这还得了!不是还有镇疆赵将军么!”

“嘘——赵将军亦已捐躯。”

“啊?”

“连赵将军也没挡住啊”

待早朝的钟声响起,大臣们铁青着脸鱼贯而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与不安。他们要面对的,是大梁国祚三十七载不曾有过的糟糕局面。

前朝南周年间,欧罗国依附南周,自称小弟以谋生。混战年间,欧罗国不再受大国牵制一心壮大国力,发展势头迅猛,至大梁朝时已成同等实力的番邦。

然而,欧罗国仍与大梁兄友弟恭、从未进犯,年年进贡丰厚宝物。大梁素来将注意力放在北境五狄与蠢蠢欲动的边丘上,从未忌惮过这个海上小国。

谁知欧罗国竟潜滋暗长,坐大成如今这个模样!连大梁都岌岌可危!

殿内烛火摇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压抑到极点的沉重。龙椅之上,梁帝最一身金灿灿的龙袍加身,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与焦虑。他见众臣皆是一副愁云惨淡的模样,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众卿家,河东八郡失守,边疆告急,我大梁国祚危在旦夕,尔等可有良策以解此困局?”梁帝的声音虽努力保持镇定,却仍难掩其下的颤抖。

大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太子谢凌晦出列拱手道:“父皇,儿臣斗胆进言,时局紧迫,唯有迅疾发兵增援,方能稳住局势,不至于一溃千里。”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武将,英姿勃发,眼中闪烁着不灭的斗志,毅然挺身而出:“陛下,微臣愿亲赴前线,誓要揭开那欧罗火铳之秘,若能得之仿制,我大梁铁骑必将如虎添翼,逆转战局!”

“此举恐不易。前线来报,欧罗人对他们那新宝贝珍视若命,宁可战死也不肯将那宝贝流落在外一支,生怕被我梁人捡了去,”梁帝闻言,目光微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摇摇头,“若想取之,恐怕还得费一番功夫。”

“国难当前,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微臣虽不才,愿以血肉之躯,为大梁社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年轻官员跪拜于地,誓言铮铮。

右相张呈林颤巍巍地出列,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陛下,老臣斗胆,蒋将军虽勇猛,然经验尚浅。欧罗军来势汹汹,攻势前亘古未有,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挂帅比较妥帖。“

“爱卿以为,何人当选?”

“北境叶铮将军,他麾下北境军乃我‘大梁第一军’,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实乃解此危局之最佳人选。”张呈林道。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议论纷纷,众臣纷纷点头赞同。叶铮将军的威名,在大梁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还有人尊称他为“北境战神”。

“叶铮将军,确是良将也,”皇帝沉吟片刻,“即刻传旨,命叶铮将军率领北境精锐,星夜兼程,驰援中原,务必夺回失地,护我河山!”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