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得到了认可,大家都很开心。
张长苏觉得把他们带到上清镇呆一段时间让人帮自己带徒弟真是个绝妙的主意,虽然这几个月他也要坐诊,但是现在刘星泽和张承志都练出来了啊。
等他在把关一段时间,如果两人看诊没出什么差错,一般的患者就可以交给他们了,有他们解决不了的患者再来找他,这不就轻松多了吗?
当然,两人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针刺的技巧,依然需要长期的训练。
另外还有脉诊的功夫,现在他们只能算是入门,这个想要进步,需要打量经验的积累,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出来的。
说是这么说啦,但实际上除了郑璞玉之外,他们这段时间并没有其他患者,张承志依然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另外就是给其他人帮帮忙。
刘星泽终于写完了自己的第一篇农学论文,并得到了温宪教授的认可,把论文投出去之后,刘星泽在农学方面暂时可以轻松一些,等着过几天考研成绩出来了。
这篇论文,温宪教授挂了通讯作者,刘星泽的工作单位也挂了工作站,不是温宪教授需要这篇论文,他是为刘星泽考虑。
在农学领域,刘星泽在农学领域是实实在在的查无此人,只挂他自己的名字是很难被期刊编辑注意到的,但如果温宪教授是通讯作者那就不同了,过稿都会比籍籍无名的科研工作者更容易。
另外,因为帮刘星泽提供了一些数据,所以王双媛博士也挂了个二作。
虽然王双媛博士如今其实也不需要这个二作,但在这篇论文上挂二作,王双媛博士还是愿意的,反正不丢份。
经济学方面,刘星泽的学习进度还算不错,但论文要写什么他依然毫无头绪,幸好李金文教授也并不催他。
现在刘星泽有理由怀疑,当初李金文教授之所以要求刘星泽也写一篇经济学的论文,其实是一种谈判策略,没想到刘星泽直接答应了,只能说学经济学的心都脏,刘星泽比起他的老师还是太嫩了。
安排好自己地里的作物,刘星泽又和张承志结伴下山了。
刘星泽这回下山是去接徐勇教授的,徐勇教授明天的飞机抵达雅南市机场。
这回徐勇教授是特意过来帮刘星泽选择适合种植中药材的药田的,刘星泽这个受益者和学生肯定要把人给招待好。
张长苏对此也非常支持,他自己虽然不想从医,但对于这种能够救治更多人的事情,还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张承志倒不是专门陪刘星泽的,他是有一些工作上的安排要去处理,是一些程序上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小泽村的村医里,县里对他也很优待了,该配合的他很愿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