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魏帝的人族大义兄弟阋墙外御其辱(1/2)

<dt css="rd">

&esp;&esp;“赳赳老荒,共赴国难!”

&esp;&esp;“赳赳老荒,守我河山!”

&esp;&esp;“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esp;&esp;“西有大荒,如日方升!”

&esp;&esp;“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esp;&esp;“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esp;&esp;“荒有锐士,谁与争锋!”

&esp;&esp;一句句恢宏仙音,在冯大钧脑海中炸响。

&esp;&esp;听到第一句的时候,他陷入了短暂的惊惶。

&esp;&esp;他修为已经入臻一品,并且不像赵无敌那般全然不修感知。

&esp;&esp;但这个声音,却并非来自任何一个方向,而是从自己灵台深处响起。

&esp;&esp;此人,定是一个高手。

&esp;&esp;足以碾压天下所有一品的高手,甚至冯大钧所知的宗师之中,也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便是他的恩师,六国第一宗师赵定边,也不能!

&esp;&esp;此等高手,为什么会出现在西陇城?

&esp;&esp;他出现在西陇城的目的……

&esp;&esp;好了!

&esp;&esp;听完第一句话,冯大钧就明白了此人的目的。

&esp;&esp;赳赳老荒,共赴国难!

&esp;&esp;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esp;&esp;没有那些文人任何花里胡哨的修辞,甚至不是诗词,只是战歌。

&esp;&esp;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内心的热血彻底点燃。

&esp;&esp;整首战歌,每一个字都戳到了他的心窝里面。

&esp;&esp;每戳一下,带给他的快感,甚至超过砍下一颗异族的头颅。

&esp;&esp;只是瞬间,冯大钧就不想猜测此人身份了!

&esp;&esp;此人能是谁?

&esp;&esp;定然是在天上庇佑着荒国的仙人啊!

&esp;&esp;冯大钧扫了一眼台下的众人,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方才听到的战歌吼了出来:“赳赳老荒,共赴国难!赳赳老荒,守我河山……”

&esp;&esp;他声音洪亮且悲壮,尤其是在异族和魏国大军即将打过来的关头,更是极其富有渲染力。

&esp;&esp;短短一瞬间,就把台下所有人都带到了情绪里面。

&esp;&esp;待到他吼完第一遍战歌,百姓便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esp;&esp;他们甚至都不会忘词,因为这战歌每一个字都是他们的心声。

&esp;&esp;“赳赳老荒,共赴国难!”

&esp;&esp;“赳赳老荒,守我河山!”

&esp;&esp;……

&esp;&esp;“荒有锐士,谁与争锋!”

&esp;&esp;城中没有人抱怨。

&esp;&esp;甚至连老弱妇孺,也纷纷推开房门,站在萧瑟的寒风中,随着一起唱了起来。

&esp;&esp;恢宏悲壮的战歌响彻整个夜空。

&esp;&esp;在西陇城上空盘旋了一遍又一遍。

&esp;&esp;每唱一遍,百姓眼中的惊惶就少一分,心头的热血就灼热一分。

&esp;&esp;冯大钧停了。

&esp;&esp;城中百姓却没有停。

&esp;&esp;他看着征兵簿上多出的一个又一个名字,忽然感觉……

&esp;&esp;这场守城战,或许并不会输。

&esp;&esp;一日之后。

&esp;&esp;西陇关多出了十五万新兵,纵使阵型还不是那么规整,纵使不是所有人都有盔甲,甚至有些人连拿长枪的姿势都有些别扭。

&esp;&esp;下至十四岁少年,上至六十岁老汉,并非精锐之师。

&esp;&esp;但这支军队,却好像有了百战老兵的气质。

&esp;&esp;阵列在西陇山脉之前,静静等待异族的到来。

&esp;&esp;异族凶悍,骑兵所向披靡。

&esp;&esp;不过西陇山脉地势险峻,断不可能有骑兵冲出。

&esp;&esp;倒不如在宽阔地形以逸待劳,而且还能避免异族在复杂地势单兵能力强的劣势。

&esp;&esp;还有一天!

&esp;&esp;最快再有一天,异族就会从西陇山脉中冲出来。

&esp;&esp;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esp;&esp;……

&esp;&esp;魏国。

&esp;&esp;建安。

&esp;&esp;曹勐的寝宫终于打开了。

&esp;&esp;蛇妖竹叶满面春风地离开了皇宫。

&esp;&esp;李公公见状,连忙进门,声音带着一丝担忧:“陛下?”

&esp;&esp;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试探。

&esp;&esp;虽说皇运在身,妖邪只要生出加害的心思,就回受到国运的压制,若是动手,更是会被国运反噬致死。

&esp;&esp;但他还是有些担心。

&esp;&esp;毕竟,历史的记载中,可是有过皇帝沉溺妖女自废武功的。

&esp;&esp;那就不是妖邪加害皇帝,而是皇帝自己作死。

&esp;&esp;这一天一夜的。

&esp;&esp;“陛下!陛下!”

&esp;&esp;李公公飞快跑到曹勐的榻前,看到他红润的面庞,以及随着呼吸声恣意摇动的胡须,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esp;&esp;“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esp;&esp;曹勐斜倚在床榻上,懒洋洋地训斥道。

&esp;&esp;他半闭着眼睛,仿佛还在沉浸在某个很润的场景中,不能自拔。

&esp;&esp;李公公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伸出手来:“陛下,奴婢给您号个脉!”

&esp;&esp;曹勐直接把他的手打开,不满道:“只是一个女人,还能伤了朕的身体不成?”

&esp;&esp;李公公赶忙应道:“是是是!”

&esp;&esp;曹勐这才睁开眼睛,端坐在床榻之上,方才那沉醉的神情逐渐从脸上消失:“兵调得如何了?”

&esp;&esp;李公公脸色严肃,回答道:“各地驻军星夜兼程,一日之内,便能兵临西陇关!”

&esp;&esp;“不错!”

&esp;&esp;曹勐笑了笑,当即站起身来:“来人啊!给寡人更衣!”

&esp;&esp;“是!”

&esp;&esp;侍奉在旁的宫女应了一声,恭恭敬敬地给曹勐打理起了衣物和须发。

&esp;&esp;曹勐看了李公公一眼:“文武大臣都等急了吧,让他们去御书房等寡人!”

&esp;&esp;“是!”

&esp;&esp;李公公应了一声,飞快离开了寝宫。

&esp;&esp;他心中也是有些无奈。

&esp;&esp;何止等急了?

&esp;&esp;简直就是急疯了!

&esp;&esp;这下令调兵之后,就直接抱着蛇女足不出户了。

&esp;&esp;文臣武将没有一个能见上他的面。

&esp;&esp;现在大军调动,粮草和军需没有曹勐的点头却不能调动。

&esp;&esp;导致随军的粮草只有十天的量,虽说以如今的优势,很有可能五天用不到就能破关。

&esp;&esp;可即便破关,还有如西陇城这等兵源充足的雄城在侧,不拔掉势必会经常受骚扰。

&esp;&esp;卧榻之旁,岂容他们酣睡?

&esp;&esp;这一仗,想要获得最大的收益,就必须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

&esp;&esp;不但要把西陇关附近的城池拔掉,事后还要肃清异族的大军。

&esp;&esp;这些天,为了战事的筹备,文武百官跃跃欲试,可偏偏曹勐下了令,没有他点头,谁都不能擅作主张。

&esp;&esp;两天的时间,大家都急昏头了。

&esp;&esp;出了寝宫,文武大臣皆是迎了上来:“李公公,陛下怎么说?”

&esp;&esp;他们方才就看到天空一道青色的匹练径直飞向西陇山脉,没有一个人敢伸手阻拦。

&esp;&esp;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就是与皇帝共度两天两夜的蛇妖竹叶。

&esp;&esp;如今她安稳离了皇宫,岂不是说明……

&esp;&esp;李公公笑道:“陛下请诸位去御书房等候!”

&esp;&esp;“呼!”

&esp;&esp;群臣齐齐舒了一口气。

&esp;&esp;看皇帝这意思,应当是要好好商讨了。

&esp;&esp;别管商讨的结果如何,人别再失联就行了。

&esp;&esp;……

&esp;&esp;一炷香后。

&esp;&esp;御书房。

&esp;&esp;曹勐静静地坐在高位之上,群臣早已蠢蠢欲动,只不过曹勐不发话,谁都不能先出口。

&esp;&esp;这些大臣的表现落在眼中。

&esp;&esp;曹勐不由笑了笑:“两日前,妖族一位宗师找到寡人,意欲联合我们魏国一起攻荒,异族十万大军从西陇山脉向荒国漫灌,我魏国遣大军主攻西陇关。若能攻下,则关西之地,双方各凭本事,谁得到就是谁的!诸位爱卿怎么看?”

&esp;&esp;话音刚落,兵部尚书便上前一步:“陛下!我魏国长年征伐,硬撼齐楚荒三国,虽心气悍勇,却也疲累不堪。如今急需一场势如破竹的大胜,以壮士气。西陇关地势险要,只要攻陷,荒国诸城便是一马平川,理应做好长线征战的准备,趁着破关荒军士气低迷,连拔数城!”

&esp;&esp;户部尚书当即应道:“臣附议!百年征伐,我们大魏国力多年未增,国库远不如开国之时充裕。同时与齐楚荒三国为邻掣肘颇多,若是能少一国,军费开支便会大大减少。臣认为,此战势必要永绝后患,理应充分调军需物资至西陇关,一举打垮荒国。”

&esp;&esp;一人说士气。

&esp;&esp;一人说国力。

&esp;&esp;提出的建议却是分毫不差。

&esp;&esp;都是这场仗一定要打,不但要打,而且是一鼓作气灭掉荒国。

&esp;&esp;毕竟这些年,魏国的情况实在太难了。

&esp;&esp;二十年前,荒国虽然站据西陇关,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阵异族的战场,对魏国的威胁实在有限。

&esp;&esp;那个时候,魏国还能专注对阵齐楚,兵力还算游刃有余,国库支撑得起,还能时不时地从齐国抢一些东西。

&esp;&esp;不过自从荒国把异族赶出国门,西边就不是那么安全了。

&esp;&esp;一开始那几年,荒国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国力上,侵略性出乎意料的小。

&esp;&esp;但自从荒国百姓能够吃饱饭,就立刻动了东出的心思。

&esp;&esp;齐国资助荒国军费,荒国军队悍勇无比。

&esp;&esp;搞得魏国不得不征兵,分出精力去对抗荒国。

&esp;&esp;这下,对齐国造成的压力也小了很多,东西抢不来了,大量男丁入伍,民间农业工业劳动力流失,税收也不免开始下降。

&esp;&esp;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国库收入却越来越少。

&esp;&esp;如今,兵力不能减。

&esp;&esp;不仅不能减,甚至还要继续征兵,情况只能越来越恶化。

&esp;&esp;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九成都是因为荒国。

&esp;&esp;尤其是近些年来,魏国朝堂上对荒国的仇恨越来越深,却偏偏干不掉他们。

&esp;&esp;谁都知道,荒国贫瘠,尽管粮食产量足以让百姓吃饱,但他们的修炼资源却十分有限。

&esp;&esp;穷文富武,荒国军队的整体修为,是要低于魏军半品的。

&esp;&esp;甚至连顶尖战力,荒国能摆在战场上的宗师也只有赵定边一人。

&esp;&esp;可真正打了仗他们才发现……

&esp;&esp;这些荒国人,怎么这么猛啊!

&esp;&esp;明明修为没有那么高,砍起人来却一个比一个狠。

&esp;&esp;同样都是宗师。

&esp;&esp;为什么双方宗师的实力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esp;&esp;尤其是夏秋那一战,随着主将人头落地,魏军的气势也被砍掉了一半。

&esp;&esp;只要荒国依仗着西陇关之利,就是一柄随时能够刺入魏国心脏的利刃。

&esp;&esp;魏国苦荒久矣!

&esp;&esp;可偏偏又无可奈何。

&esp;&esp;如今,异族妖族联手,将荒国主力牵制在了逐夷城。

&esp;&esp;还将赵定边引到了齐国山海岭。

&esp;&esp;妖族还施展神通,凭空将十万异族大军送到了西陇山脉腹地。

&esp;&esp;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esp;&esp;若是往常,遇见大事,魏国朝堂总是会吵得不可开交,但这次众位大臣的意见却是惊人的一致。

&esp;&esp;闪电战!

&esp;&esp;趁着攻下西陇关荒国士气低迷,迅速拔下几座城池。

&esp;&esp;有异族大军在,甚至有可能直接攻入荒国京都,到时把王公贵胄全都杀完,荒国甚至会从内部瓦解。

&esp;&esp;即便不少人没有附和,也是保持了沉默。

&esp;&esp;对于两个尚书的看法,曹勐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扫了群臣一眼:“还有人有别的看法么?”

&esp;&esp;群臣对视了一眼,不知道曹勐心思究竟是什么。

&esp;&esp;不过兵都调过来了,打是肯定要打的。

&esp;&esp;莫非……是这个打的方式没有让他满意?

&esp;&esp;魏国朝堂,能臣颇多。

&esp;&esp;权臣,却一个都没有。

&esp;&esp;各项大事,拥有决定权的,只有皇帝一人。

&esp;&esp;所以,曹勐心中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esp;&esp;眼见群臣寂静,曹勐有些不悦,静静地扫视众人一眼:“没有人了么?”

&esp;&esp;群臣面面相觑。

&esp;&esp;良久,良久。

&esp;&esp;丞相站了出来:“陛下!老臣有看法!”

&esp;&esp;曹勐神色稍缓,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丞相请说!”

&esp;&esp;丞相深吸了一口气:“老臣认为,攻下西陇关之后,我魏国应当立刻守城,并且封锁西陇山脉,休养生息!”

&esp;&esp;“哦?”

&esp;&esp;曹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何解?”

&esp;&esp;丞相眼帘微微向下,声音低沉道:“老臣如今七十有六,入朝为官之时,已经年逾三十,先前一直在西部乡下当教书先生。适逢荒国七龙夺嫡,国内混乱不堪,遍地都是异族之祸,西陇山脉更是鲜有驻军。

&esp;&esp;当年便有无数异族歹人,通过西陇山脉渗透进入我魏国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esp;&esp;老臣当年孑然一身,无妻女家人,视门下学生为至亲之人,可就是这些亲人,在异族屠刀之下,近七成家破人亡。

&esp;&esp;异族,并非易与之辈。

&esp;&esp;自从荒国将异族赶走,二十年来我大魏西部便再也没有此等惨剧。

&esp;&esp;所以老臣认为,在夺下西陇关之后,当立即转攻为守,封死异族后路,以坐山观虎斗。

&esp;&esp;异族军队虽有十万之巨,却为翻越崇山峻岭,失去了战马之利,若无我大魏驰援,更是如同无根浮萍。

&esp;&esp;即便能给荒国重创,也迟早会战死殆尽。

&esp;&esp;届时,荒国西有异族之祸,东无雄关之利,京都暴露在我大魏刀剑之下。政权势必会西迁,届时西陇关外之良田百姓,我大魏垂手可得!”

&esp;&esp;“丞相大才!”

&esp;&esp;“丞相大才!”

&esp;&esp;“丞相大才!”

&esp;&esp;众人纷纷赞叹。

&esp;&esp;他们先前都在想,如何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好处。

&esp;&esp;却忽略了异族本身的恶劣性质。

&esp;&esp;若真是连下数城,径直威胁京都,那荒国势必会调兵保护京都重臣,这样的话逐夷城就有可能失守,万一异族入主荒国,势必会对魏国造成新一轮的祸患。

&esp;&esp;因为,荒国人不可能通过西陇山脉渗透进魏国边界,更不可能残害魏国百姓。

&esp;&esp;但是异族人会!

&esp;&esp;倒不如封锁异族后路,坐山观虎斗。

&esp;&esp;荒国西有异族之祸,断不会举兵抢夺西陇关。

&esp;&esp;倒不如给他们一些喘息的时间,到时国都大概率西迁,魏国攻下关西诸城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esp;&esp;留下荒国军队主力,继续抵御异族,岂不美哉?

&esp;&esp;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esp;&esp;众人都是看向曹勐,等待着他拍板定论。

&esp;&esp;却不曾想,曹勐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似乎对丞相的提议并不感冒。

&esp;&esp;不过他还是客套地笑了笑:“丞相吃了七十六年的米粮,果然高瞻远瞩,所以……还有爱卿有其他看法么?”

&esp;&esp;看样子……

&esp;&esp;丞相的提议也被否决了。

&esp;&esp;众人不由沉默。

&esp;&esp;这个时候,曹勐把目光投到了一个武将的身上:“贺繁将军!如今你是西陇驻军的主将,对这场仗,你有什么看法?”

&esp;&esp;被曹勐点名,贺繁不由向前走了一步。

&esp;&esp;自从夏秋交界时大宗师被斩,他就成了西陇驻军的主将。

&esp;&esp;他站了出来,却是脸色为难,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esp;&esp;曹勐好奇道:“贺将军!你为何不说话?”

&esp;&esp;贺繁犹豫了一会儿:“末将意见,与诸位大人相左!”

&esp;&esp;曹勐有些不满:“相左就相左,若朝堂所有大臣意见都一样,寡人何不干脆清退朝堂只留一人?你……不敢说?”

&esp;&esp;贺繁叹了一口气:“自从末将驻守西陇,几个月来寸功未建,还枉送两万精锐之师,若说出心中所想,实在大逆不道!”

&esp;&esp;曹勐瞅了他的鬓角一眼,明明三十出头的年级,却已经生出了不少白发。

&esp;&esp;之前被姜淮算计的那一次,对这位年轻将领的打击着实太大,几个月来,有空就会去看望修为全废的士兵,就连解甲归田都提了好几次。

&esp;&esp;再这么下去,这位未来的名将就废了!

&esp;&esp;“哼!”

&esp;&esp;曹勐怒哼一声:“让你说,你就说!我大魏武将,难道已经胆怯到连话都不敢说了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大魏立国之时,开国元帅曾被人设计坑杀十万大军,照样愈挫愈勇,怎么数百年过去,反倒剩下了你们这群孬种?若武将都如同你这般,还打什么荒国?直接献国于外,烂在泥里,岂不美哉!”

&esp;&esp;一席话,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贺繁的脸上。

&esp;&esp;他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esp;&esp;但好在,醒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