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于是晏儿也生起气来。
&esp;&esp;他是皇帝。
&esp;&esp;他一生气,自然就得有人倒霉。
&esp;&esp;首当其冲的便是那老不知羞耻的吏部尚书。
&esp;&esp;“朕听说刘尚书身子不好,八十岁的老娘也快不行了,特意恩准他致仕回家丁忧。三年后也不必来了!让他带着全家老小都回去。”
&esp;&esp;皇帝轻飘飘一句话,便结束了吏部尚书三十余年的宦海浮沉。
&esp;&esp;不仅结束,还要他带着一家老小滚回京都去,别在京都碍眼。
&esp;&esp;碍柔真公主的眼。
&esp;&esp;除了这吏部尚书外,大理寺丞也受到了惩处。
&esp;&esp;没有吏部尚书重,罚了三年俸禄。
&esp;&esp;对于大理寺丞这种没什么油水,又没有地方官员孝敬的京官来说,俸禄是其主要经济来源,还要养家呢。
&esp;&esp;这惩罚就很重了。
&esp;&esp;皇帝即位后,向来为人宽仁,极少无故惩罚臣子。
&esp;&esp;这一连罚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朝廷重臣,直接让人全家滚蛋。
&esp;&esp;就不免引起许多人猜测。
&esp;&esp;皇帝必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惩罚人的。
&esp;&esp;可他们做了什么,让皇帝如此大怒?
&esp;&esp;众人查来查去,最后发现,这两个人做过相同的一件事——
&esp;&esp;向柔真公主提亲。
&esp;&esp;大理寺丞也就罢了,儿子才二十多,与公主年纪相仿,还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