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桃花信(1/2)

<dt css="rd">

&esp;&esp;薛允衡闻言,那眉毛便又挑了起来,嗤笑了一声道:“总是你的信,你说了算。”

&esp;&esp;他口中说着话,又向那信瞄了一眼。

&esp;&esp;那信封上干巴巴的“薛郎君启”四字,一如东陵野老的无数信件一样,字迹枯瘦,毫无风骨可言。

&esp;&esp;薛允衡盯着那字迹看了一会,方才亲手挑开了封蜡,取出信纸,也不交予薛允衍,而是展开了纸页。

&esp;&esp;只粗粗地扫了一眼,他的眸色忽然一凛。

&esp;&esp;薛允衍淡淡地看着他。

&esp;&esp;薛允衡此刻的脸色,十分古怪。

&esp;&esp;那信中所写的,仍旧是一首蹩脚的五言:“故人曾记否,访桃在青州;彼女传好信,此君不复忧。霄汉寄远志,落花安水流。早备德高者,一夕解千愁。”

&esp;&esp;在诗的左下方,画了一枝呆板的桃花。

&esp;&esp;凝眸看着那板正的字迹与桃花,薛允衡狭长的眸子里,浮起了一丝玩味。

&esp;&esp;这封信,居然与他此前收到的某几封信,有了种奇异的应和之意。

&esp;&esp;薛允衍端坐一旁,看着薛允衡忽冷忽惊的神情,浅墨般的眉舒展了开来,似是在看好戏,一脸怡然。

&esp;&esp;薛允衡看了看他,难得地没跳脚,而是将信递了过来,眸色幽深:“长兄,似是要往青州走一趟了。”

&esp;&esp;那一笔纸上桃花,可是曾经叫他揪心了许久的,此刻一见这封信,他立刻便想到了去年初冬,他曾在回连云镇的路上遇见的那位儒学大家——陶老。

&esp;&esp;“何鹰,去叫陈先生,让他将此前的几封信都带来。”薛允衡向外唤了一声,面色十分郑重。

&esp;&esp;他未曾料到,那一页纸上桃花,曾看得他直若入了死境,却原来是东陵先生早就埋下的伏笔,在去岁初冬,早早写就。

&esp;&esp;他转眸看向薛允衍,狭长的眸子深处,有细碎的光亮一闪而逝,语声低若微风,喃喃而起:“由我而始,由你而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esp;&esp;他一面说,一面以手指叩击着桌案,面上的神情时而沉凝、时而欢喜、时而恍然,实是不一而足。

&esp;&esp;薛允衍此时已然看完了信。

&esp;&esp;他的反应并不似薛允衡那般强烈,读罢了信,便伸出了一根修长的手指,指向那信中的某一句,淡声道:“此信,藏了汉安县的‘汉安’二字。”

&esp;&esp;薛允衡早便察觉了这一点,闻言便点了点头,复又自嘲般地一笑:“我愚钝,此信之前,东陵先生已有暗示,我却未曾看清。”

&esp;&esp;之前的一封信中,曾有“春云上霄汉,稍安待后知”之语,那“汉安”二字早就嵌在了信里,而他却直到现在才明白了过来。

&esp;&esp;看起来,东陵先生那时便是在告诉他,破解此局之法,尽在江阳郡汉安县。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