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从洪武三年开始,苏咏霖就下令礼部国史司就创建华夏纪元展开工作。
&esp;&esp;国史司广泛收集历朝历代官修史书和私人野史,尤其是上古先秦时代的一切古籍,全都要收集,进行梳理。
&esp;&esp;既然要做大梳理,那么首先重要的便是时间梳理。
&esp;&esp;就苏咏霖自己所知道的事实,中国古代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时西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引发的共和执政, 由此开启共和元年纪年。
&esp;&esp;在此之后,历史和纪年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延续性,历史事件的可信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esp;&esp;而在此之前,不仅没有这种延续性,在诸多历史大事件的时间记载上也有着非常多不同的记载,很难说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误的, 非常不好解释。
&esp;&esp;就比如武王克商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差不多得有四十多种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不同的史料或者实物进行佐证,难以判断真伪,相互之间的时间差距甚至能达到二三十年。
&esp;&esp;这个问题要是搞不清楚,就不能对西周的建立时间和商王朝的覆灭时间进行确定,进而影响到对商王朝历史的研究。
&esp;&esp;然而就算是确切纪年的开始,也因为“共和”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分歧。
&esp;&esp;关于共和纪年,一般有两种说法。
&esp;&esp;一为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之后,众官员、诸侯推荐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称共和,这种说法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
&esp;&esp;一说为国人暴动之后,众官员、诸侯推荐广有声望且贤能的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故称共和,这种说法来源于竹书纪年和吕氏春秋。
&esp;&esp;因为吕氏春秋和竹书纪年成书时间都早于史记, 所以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大于第一种说法。。
&esp;&esp;这是为国史司全体史官所共同认定的。
&esp;&esp;所以在这个问题上, 国史司所有官员都明确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决定采用后一种说法作为“共和执政”的释义。
&esp;&esp;然而在其他的问题上,争论的人就太多了, 比如说华夏纪年法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
&esp;&esp;有人说从大禹治水开始。
&esp;&esp;有人说应该从夏启建国后开始。
&esp;&esp;有人说应该从尧时代开始。
&esp;&esp;还有人说应该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
&esp;&esp;更有人觉得应该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
&esp;&esp;这盘古开天辟地感觉就有点离奇了,完全是神话传说,为当前明国主流意识形态所不支持,所以只有少数人支持,大部分人持反对意见,很快就被否了。
&esp;&esp;三皇五帝倒是普遍相信他们的存在,但是年份实在太过久远,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他们大致上做过什么,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时候建立政权做的帝王之类的,一概不知,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记载。
&esp;&esp;比如轩辕氏皇帝,神农氏炎帝等等,知道他们的存在,可他们究竟是在什么年份执政并且建立功业的呢?
&esp;&esp;这个问题大家争来争去也没有确切的意见,只能将其搁置。
&esp;&esp;所以当下的主要开启纪年争端集中在尧舜禹时代开启还是夏启时代开启。
&esp;&esp;原因也很简单,都说了华夏纪年,怎么能避开夏王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