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还是见识少(二更)(1/2)

<dt css="rd">

&esp;&esp;腊月二十三,衙门封笔,准备过年。

&esp;&esp;今年最后一批云霞山果酒,腊味,酱菜各种土特产,终于运抵京城。

&esp;&esp;一部分给张家,剩下的,刘珩都用来做新春礼物。

&esp;&esp;他现在的人设,或者说是处境,就是个穷逼。

&esp;&esp;一个穷得没钱开府,等着少府救济的穷酸王爷。

&esp;&esp;身为穷酸,当然要有穷酸的自我修养,那就是花最少的钱送最有心意的礼物。还有什么礼物能比土特产更便宜。

&esp;&esp;别的皇子都准备了奇珍异石,比如皇长子刘璞,就花费大价钱从南方运来一座奇石,打算作为新春贺礼送给元康帝。

&esp;&esp;皇二子刘玉,则用金粉调制的墨汁,书写一千个“福”,不可为不用心,也是花了大价钱。

&esp;&esp;一千个“福”,所用金粉,少说价值数千两。

&esp;&esp;再说刘珩准备的礼物,粗粗算下来,恐怕连一百两都没有。

&esp;&esp;然而

&esp;&esp;他本人却很喜欢这份礼物。还没等到过年,自个先开封酒坛子喝起来。

&esp;&esp;一个人喝酒没意思,反正他也没有差事在身,暂且又没开府,提了酒坛子出宫找人喝酒去。

&esp;&esp;张五郎身为曾经的伴读,绣衣卫最闲人士,当仁不让要作陪。

&esp;&esp;朱二郎也凑热闹敬了一杯酒,急匆匆来,又急匆匆离去。一边是感谢,一边又是撇清关系。

&esp;&esp;张五郎对朱二郎的行径着实鄙夷,对着背影骂了一句,“有野狗撵你吗?”

&esp;&esp;朱二郎挥挥手,不和张五郎一般见识。

&esp;&esp;哼!

&esp;&esp;“如此佳酿,不懂享受,果然是个粗人。”

&esp;&esp;刘珩笑道:“何必为难他人。我现在就是个瘟神,众人唯恐避之不及。朱二郎肯露面喝杯酒水,也算是有情有义。”

&esp;&esp;“他哪有什么情义,他单纯就是想结个善缘。”

&esp;&esp;“难得这会还有人愿意到本王跟前结个善缘。”

&esp;&esp;朱家是勋贵,张家同样是靠着武将功勋起家,可谓同出一脉。

&esp;&esp;然而,薛家只是普通的官宦世家,二十年前在京城都排不上号,同勋贵之间基本上没来往。

&esp;&esp;皇长子刘璞一直想得到勋贵武将的支持,薛家也在尽力结交各大勋贵世家,效果却不太好。

&esp;&esp;勋贵对待刘璞的态度,有点敬而远之,有待观察那个味道。

&esp;&esp;反倒是对待刘珩,还算有点亲热。

&esp;&esp;至少在张皇后出事之前,勋贵们对待刘珩的态度都不错。

&esp;&esp;直到张皇后出事,刘珩和叶慈绑在一起,封王就藩勋贵们才逐渐同刘珩拉开了距离。

&esp;&esp;但,这不等于刘璞就入了勋贵的眼。

&esp;&esp;那么多皇子,如今后宫又生出变化,谁能笑到最后可不一定。没必要提前投资刘璞。

&esp;&esp;张五郎问道:“你猜宫里的年夜饭会不会闹起来?”

&esp;&esp;他是看戏不嫌事大。

&esp;&esp;就想听到薛贵妃和许昭仪当面撕逼的消息。

&esp;&esp;刘珩笑了笑,“不确定!除非有人故意挑事。”

&esp;&esp;比如张皇后如果出席年夜饭,肯定会挑事,要让元康帝下不来台。

&esp;&esp;可惜,今年的年夜饭,张皇后注定只能在未央宫独自过。年夜饭没她的份。

&esp;&esp;“薛贵妃还真沉得住气。”

&esp;&esp;“盛宠二十年不衰,自有其过人之处。”

&esp;&esp;这是刘珩的真心话。

&esp;&esp;能将张皇后干翻的女人,自然不是个简单角色。就算一时失利,也会很快调整状态,重整旗鼓。

&esp;&esp;远在云霞山农闲庄的叶慈,二十三这天请灶神。

&esp;&esp;一大早带领所有庄丁仆妇,来个大清扫。厨房是重点关注对象。

&esp;&esp;将辛苦了一年的铁锅取下来,叶慈用铁刮子,刮下第一铲锅灰,算是为二十三祭祀灶神开了个头。剩下的活,则由蒋胖子独自完成。

&esp;&esp;他是大厨,大小厨房里面的每一口锅,都是他的宝贝。

&esp;&esp;刮锅灰这活,决不能假手于人,否则灶神会不高兴。

&esp;&esp;章先生的作用就是写对联。

&esp;&esp;附近几个村,都知道庄子上住着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还大学问。

&esp;&esp;夏老汉带头,来到农闲庄,想请章先生为自家写一副对联。

&esp;&esp;有了夏老汉开头,后续更多人来到庄子请对联。

&esp;&esp;为村民写对联,章先生欣然答应。

&esp;&esp;干脆就在杂货铺摆了一张桌子,一副对联五文钱,全都是寓意极好的。

&esp;&esp;这价钱如果传到京城,怕是会惊掉众人下巴。

&esp;&esp;想当年,有人花费千金只求一副章先生墨宝,章先生直接将银子给扔了。

&esp;&esp;他不高兴,别说千金,就算是万金也不可能请到他的墨宝。

&esp;&esp;但,依旧有人不死心,年年都有人花费重金请他书写字画。

&esp;&esp;偶尔,他心情好了,收个千八百两银子,写一副墨宝。

&esp;&esp;价值千金的墨宝,章先生还写得不乐意。

&esp;&esp;而今,却天天乐呵呵写着价值无五文钱的对联。

&esp;&esp;徐久治得知此事,直呼:“暴殄天物!”

&esp;&esp;那群泥腿子哪里懂得欣赏章先生的笔墨。

&esp;&esp;不行,大好机会岂能错过。

&esp;&esp;买到就是赚到。

&esp;&esp;他跑到农闲庄,眼巴巴求一副对联。

&esp;&esp;章先生特嫌弃,“村民的对联,一副五文钱。徐大人身份不一般,乃是当地父母官,一副对联只收你五文钱,岂不是看不起你。这样吧,老夫也不多要你钱,一副对联五十两。”

&esp;&esp;徐久治:“”

&esp;&esp;他求的是五文钱一副的对联,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五十两。

&esp;&esp;黑心!

&esp;&esp;大大的黑心!

&esp;&esp;“先生莫不是开玩笑?”

&esp;&esp;“你看老夫像是开玩笑的吗?”

&esp;&esp;“先生开出这个价格,就不担心我转头花个几文钱从村民手中购买墨宝?”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