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后娘养的(1/2)

<dt css="rd">

&esp;&esp;北军大胜!

&esp;&esp;压在永泰帝头上的阴霾消失无踪,心头的重重压力也瞬间卸下。

&esp;&esp;他放声大笑,心中畅快无比。

&esp;&esp;这场胜利来得太及时。

&esp;&esp;在他快要顶不住官员世家施加的压力的此时,北军的胜利,犹如一剂强心针,瞬间让他底气十足。

&esp;&esp;不妥协!

&esp;&esp;绝不妥协!

&esp;&esp;北军胜了,他无需向官员世家妥协。

&esp;&esp;他要斗到底!

&esp;&esp;他要趁着北军大胜的机会,一鼓作气,拿下那些频频和他作对的官员世家。

&esp;&esp;他要成为大魏朝第一明君,一举扫平世家,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esp;&esp;他坚信,北军能胜第一次,就能胜第二次。

&esp;&esp;后面会有接二连三的胜利。

&esp;&esp;至于今年的天气,是干旱,还是风调雨顺,他不担心。

&esp;&esp;只要北军能持续胜利,只要能压制住世家,即便干旱个三年五年,朝廷也有钱粮赈灾。

&esp;&esp;有了底气的永泰帝,命令金吾卫出动,全天下大肆搜捕官员以及世家子弟。

&esp;&esp;其行径之张狂,凶残,严酷,就连普通人都有点看不下去。

&esp;&esp;世家会站着乖乖挨打吗?

&esp;&esp;做梦!

&esp;&esp;站着乖乖挨打,那是不可能的。

&esp;&esp;第一次,世家同金吾卫爆发了明面上的冲突。

&esp;&esp;世家私兵部曲,直接抽出家伙,将金吾卫打了出去。

&esp;&esp;过去,世家同皇帝,同金吾卫的斗争,一般是在私下里进行。

&esp;&esp;面上大家还都是朝廷的臣子,自然是要听从皇帝的吩咐,对待金吾卫也是客客气气,不会直接撕破脸。

&esp;&esp;但是,面对疯狂如疯狗的金吾卫,面对绝不妥协的皇帝,世家再也做不到表面上的客气。

&esp;&esp;一言不合,直接开打。

&esp;&esp;大魏朝一百多年,少有世家和朝廷开战的事情。

&esp;&esp;至少最近一百年,没有听说过。

&esp;&esp;但是这一次,世家打破了近百年的传统,打破了面上的和和睦睦,双方直接干了起来。

&esp;&esp;捅破窗户纸,脸面也不要,赌上一个几千上万人的性命,也要干到底。

&esp;&esp;世家人多势众,同朝廷干架的世家非一家一姓。

&esp;&esp;而且,私下里有顶尖世家牵头奔走,越来越多的世家加入了这场反金吾卫,反皇帝的举动中。

&esp;&esp;就差直接举旗造反。

&esp;&esp;永泰帝志得意满,盼着北军获得第二场大胜,盼着天下反贼统统被剿灭的那一天。

&esp;&esp;只是,胜利的果实还没品尝完,坏消息接踵而至。

&esp;&esp;已经被平定的反贼,死灰复燃。

&esp;&esp;原本太平的地方,有人举旗造反,直接端了官府的粮仓。

&esp;&esp;本就在闹反贼的地方,反贼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越发精良。

&esp;&esp;里面明显混着军事素质良好的军人,已经能和朝廷的正规军打正面战。

&esp;&esp;天干物燥!

&esp;&esp;毛毛细雨飘个半天,连街面都没浇透。

&esp;&esp;天下烽烟四起,老天爷看菜下筷,原本的大好局面,转眼间优势尽丧。

&esp;&esp;永泰帝气得吐出一口几十年的陈年老血。

&esp;&esp;“北军是干什么吃的?那么多反贼,北军为什么没动静?”

&esp;&esp;“回禀陛下,北军在外作战将士,只有区区一万人,而且还被反贼拖住了行程。现在的情况是,反贼遍布东西南北,闹腾得越发厉害。单靠北军,怕是镇压不住这群嚣张的反贼。为今之计,只能启动地方武备,让地方将领出兵平乱。”

&esp;&esp;永泰帝沉默。

&esp;&esp;地方武将,同天下世家一样,皆是心腹大患。

&esp;&esp;之前,诸侯王闹得那么厉害,反贼闹得那么厉害,永泰帝都一直压着地方将领,不许他们出兵。

&esp;&esp;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将领趁机扩大地盘和军备,朝堂弹压不住。

&esp;&esp;北军战斗力,天下无敌。

&esp;&esp;过去,凡是有战事,只要把北军派出去,就能解决问题。

&esp;&esp;但是这一次,烽烟四起,东南西北,就没有一块平静的土地。

&esp;&esp;北军人数有限,已经无法承担全部责任。

&esp;&esp;北军人数为何这么少?

&esp;&esp;因为北军是天下少有的精兵。

&esp;&esp;每个士兵,都是用大量的钱粮堆出来的。

&esp;&esp;一个士兵,一年的开销少说七八十贯钱,多则一百贯钱。

&esp;&esp;几万个士兵,一年光是养兵的军费就是上百万贯钱。

&esp;&esp;若是出营打仗,开销得增加一倍。

&esp;&esp;如此高昂的养兵费用,能够常年养着两三万北军士兵,朝廷和皇帝负担可想而知。

&esp;&esp;皇帝也想扩大北军规模,然而财力有限。

&esp;&esp;即便少府承担了一半多的军费,北军规模也到了极限,再也无法扩大。

&esp;&esp;这就造成了,北军能打硬战,能打苦战,但只能打局部战争。

&esp;&esp;像现在这种,四面开花的反贼,北军力有不逮。

&esp;&esp;打仗,最忌分兵。

&esp;&esp;北军本就人数少,一旦分兵,有可能会被人各个击破。

&esp;&esp;合兵一处,却因为地形地势复杂,加上世家捣乱通风报信,平乱效率并不高。

&esp;&esp;往往刚把东头的反贼灭了,西头又闹了起来。

&esp;&esp;西头灭了,东头的反贼又开始死灰复燃。

&esp;&esp;北军疲于奔命。

&esp;&esp;这个时候,启动地方将领守备,是必要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