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好汉(2/2)

&esp;&esp;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乌恒兵马打到京城城墙下,是迟早的事情。公子坚守这么长时间,已经尽力了。没有人可以比公子做得更好!

&esp;&esp;撤吧!不能再拿人命去填。你去看看,看看那群兵,他们眼中早已经没有了活着的光芒。难道公子真的要打到只剩下一兵一卒,才肯罢手吗?”

&esp;&esp;砰!

&esp;&esp;萧逸一拳头砸在桌子上。

&esp;&esp;他不甘心!

&esp;&esp;满心满眼不甘心就这么撤兵,白白让出通道,眼睁睁看着乌恒兵马张牙舞爪。

&esp;&esp;这是奇耻大辱!

&esp;&esp;是他从军这么多年,最大的失败!

&esp;&esp;他真的不甘心!

&esp;&esp;纪先生苦口婆心,“如果夫人在这里,她会支持公子死战不退吗?她会支持打到只剩下一兵一卒吗?以前公子还说北军死脑筋,只会死战不退。如今公子竟然也犯了北军将军吴法天同样的错。莫非是天意如此?”

&esp;&esp;萧逸怒道:“不一样!根本就不一样!吴法天那个时候,那么多友军支援,粮草充足,完全可以退兵以待后续。本公子哪里有支援,哪里有友军?

&esp;&esp;本公子自始至终就是在孤军奋战,天天求爷爷告奶奶,希望多一点兵源。石温和凌长治两个混账,死抓着手里那点兵马不肯放出来,说什么要留下来保护京城。仗打到现在,已经是非战之罪!如果本公子有五万兵马,绝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esp;&esp;他愤怒,沮丧,陷入了两难境地。

&esp;&esp;退兵还是坚守?

&esp;&esp;内心挣扎迟疑矛盾,他不甘心啊!

&esp;&esp;纪先生坚持退兵,“夫人要公子活着,公子就一定要活着。就像夫人在信里面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退回京城,说不定就能找出一线生机。”

&esp;&esp;萧逸嗤笑一声,“退回京城,京畿犹如无人之境,乌恒兵马可以来去自如。大魏江山还能支撑多长时间?靠着京城城墙,难道就不会亡国吗?先生未免太乐观!”

&esp;&esp;纪先生咬咬牙,厉声说道:“如果大魏注定亡国,那么公子更应该保留火种,以图将来。公子得这么想,京城如果城破,不等于大魏覆灭。朝廷还有那么多兵马,总有办法扭转局势!”

&esp;&esp;萧逸呵呵冷笑,一手掀翻了书案。

&esp;&esp;他太痛苦,太煎熬!

&esp;&esp;这一刻,他无比想念燕云歌。

&esp;&esp;如果她陪在自己身边,他肯定没有这么煎熬,仿佛度日如年。

&esp;&esp;他深吸一口气,“我要给石温,给凌长治去信。还要给云歌去信。要不要退兵,明日见分晓。”

&esp;&esp;距离京城五十里的距离,对于一日赶路几百里的传令兵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esp;&esp;三封信,分别送到三家府邸。

&esp;&esp;……

&esp;&esp;丞相府,平武侯石温看完信件,一声重重叹息。

&esp;&esp;他对等候答复的传令兵说道:“告诉你家公子,本侯同意他撤兵。罢了,本侯还是正式给他下一道公文,以免事后朝臣拿这件事攻击他。”

&esp;&esp;……

&esp;&esp;凌府!

&esp;&esp;凌长治迟迟没有作声。

&esp;&esp;无人敢催促。

&esp;&esp;妻子谢氏来到他身边,“不敢做决定,还是无法做决定?”

&esp;&esp;凌长治握住她的手,“萧逸快完了,也就意味着很快,最多日,乌恒兵马就将兵临城下。京城保卫战,那么一点兵马,外加一群刚刚征召入伍的新兵,怎么包围。不如,你先回老家。你留在京城,我不放心。”

&esp;&esp;谢氏神色凝重,“没有信心保住京城吗?”

&esp;&esp;凌长治说道:“总要做最坏的打算。我现在就给萧逸一道公文,同意他撤兵回京城。”

&esp;&esp;谢氏叹了一声,“我走了,你怎么办?”

&esp;&esp;凌长治笑了笑,“放心吧!无论如何,我这条命肯定能保住。”

&esp;&esp;谢氏点点头,终于同意提早离京回弘农郡祖籍。

&esp;&esp;……

&esp;&esp;萧府。

&esp;&esp;燕云歌看着萧逸的来信,想笑又想哭。

&esp;&esp;他竟然在信件里问她,如果退兵回京城,她会不会鄙视他。

&esp;&esp;这是什么见鬼的问题。

&esp;&esp;眼下这个局面,退兵是明智的决定。

&esp;&esp;保存有生力量,以老兵带新兵,才能快速组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esp;&esp;将老兵都打光了,难道以后就要指望一群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吗?

&esp;&esp;防线被突破,是迟早的问题。

&esp;&esp;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区别,影响不了大局。

&esp;&esp;早点退回京城,还能多救几个老兵的性命。

&esp;&esp;她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写在信件上,交给传令兵。

&esp;&esp;并且叮嘱道:“你告诉公子,不必灰心。打仗有输有赢,很正常。没人可以百战百胜,常胜将军不是那么好做的。经历过败仗,只要能吸取经验教训,过几天又是一条好汉。我等着他回来。”

&esp;&esp;传令兵拿着信件离去。

&esp;&esp;一封信,两道公文,先后摆在萧逸面前。

&esp;&esp;他,终于做了决定:退兵,撤回京城!彻底放弃京畿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