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京城就交给你和萧逸!”
&esp;&esp;萧成文关上马车车门,马车缓缓前行,越来越快,很快消失在街角。
&esp;&esp;皇帝百官从凌晨开始出城,一直忙碌到午后,城门才缓缓关闭。
&esp;&esp;今天,京城发生的一切,将永远铭记于史书,供后人评论功过是非。
&esp;&esp;……
&esp;&esp;皇帝百官一走,京城仿佛空了一半。
&esp;&esp;从腊月十五开始,京城小民按照坊市,一个坊市一个坊市,大批量出城。
&esp;&esp;当然,也有顽固不肯出城的人。
&esp;&esp;他们坚信,即便乌恒打进京城,也不会杀一群手无寸铁的市井小民。
&esp;&esp;“别管皇宫里面坐的人是谁,都得指望咱们小老百姓干活。这么大的京城,总得有人做活,有人打扫,有人买卖。我就不信,乌恒还能丧心病狂屠城吗?杀光了所有人,他们能有什么好处?”
&esp;&esp;这么想的人,还不少。
&esp;&esp;平均一个坊市,得有三成的人不肯离开。
&esp;&esp;京城是他们根,已经习惯了在京城讨生活,懂得京城的生存规则。
&esp;&esp;离开京城,举目无亲,天下何其大,却无处可去。
&esp;&esp;甚至连如何活下来,都毫无想法。
&esp;&esp;离开了京城,等于是让他们去死。
&esp;&esp;不如就留在京城,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路。
&esp;&esp;就算是死,也情愿死在京城。
&esp;&esp;甚至,一些富贵人家,也不肯离去。
&esp;&esp;他们的想法,和市井小民的想法差不多。
&esp;&esp;乌恒打进来,总得需要人差遣吧。
&esp;&esp;朝廷百官都走光了,说不定他们的机会就在眼前。
&esp;&esp;是的!
&esp;&esp;已经有人打算好,等到乌恒打进京城,就要投奔异族,给异族当狗。
&esp;&esp;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从此家族荣耀。
&esp;&esp;这些富贵人家,平日里就是墙头草,遭人唾弃。
&esp;&esp;又舍不得缴纳五成劳军费,干脆打定主意守在京城,迎接乌恒王庭进京,换取一条富贵路。
&esp;&esp;对于这些人,只要目前还没有任何投降的举动,燕云歌一概无视。
&esp;&esp;不肯出城的市井小民,她也不勉强。
&esp;&esp;她忙得很!
&esp;&esp;她亲自带领侍卫营,带领郡主府的下人,赶着马车,牛车,前往皇宫搬运物件。
&esp;&esp;皇宫里面,还有很多宫人留守。
&esp;&esp;这些宫人,他们没资格跟随皇帝百官出城,只能留在宫里等待未知的命运。
&esp;&esp;只有极个别老年嬷嬷或是太监,决定和皇宫共存亡。
&esp;&esp;燕云歌将他们集合起来,“想出城,就按照本夫人的吩咐做事。开库房,将宫里的古玩字画,书籍,文房四宝,珍本孤本,全都搬上马车。之后随本夫人前往兰台寺搬书。”
&esp;&esp;没错!
&esp;&esp;燕云歌既要金银财宝,也要书籍字画。
&esp;&esp;书籍才是重中之重。
&esp;&esp;书籍才是让她坚持留守京城的最大动力。
&esp;&esp;她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宝贵的书籍,落在乌恒人手里,被一把火付之一炬。
&esp;&esp;以乌恒人的不学无术,书籍落在他们手里,都是糟蹋。
&esp;&esp;她若是不行动起来,许多书籍,珍贵文化知识,即将湮灭。
&esp;&esp;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esp;&esp;这年头,书籍太宝贵了。
&esp;&esp;昂贵的纸张,被世家垄断的知识传承,都注定书籍是稀缺资源。
&esp;&esp;为了搬空京城的孤本珍本,燕云歌不惜将纪先生从城墙上叫下来,让他参与到这件盛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