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别人说他傻,他也不解释。
&esp;&esp;他只是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esp;&esp;崔大人每次昏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随时都有可能亡故。
&esp;&esp;朝廷的调令还不曾到来,崔家的信件反而来了。
&esp;&esp;崔家认可了同沈家的婚事。
&esp;&esp;毕竟崔大人,依旧是崔家家主。
&esp;&esp;家主做主定下的婚事,崔家上下只有接受,无人能说个“不”字。
&esp;&esp;沈书文,借着崔大人和崔家通书信的机会,给那位不曾谋面的未婚妻,送去了一份礼物。
&esp;&esp;礼物不贵重,全是心意。
&esp;&esp;他给家里去信,告诉父亲母亲,他订婚了。
&esp;&esp;女方是崔家姑娘。
&esp;&esp;这一回,他先斩后奏,擅自定下了自己的终身,不曾征求父母的意见。
&esp;&esp;想来……
&esp;&esp;父母也不会嫌弃崔家姑娘的出身品貌。
&esp;&esp;果不其然,沈父沈母对这门婚事极为满意。
&esp;&esp;能和崔家结亲,沈氏一族,重振家业有望啊!
&esp;&esp;甚至来信催促沈书文,赶紧成亲,将崔家姑娘娶回家。
&esp;&esp;然而……
&esp;&esp;沈书文自有打算。
&esp;&esp;有一天,他会成亲。
&esp;&esp;他会带着娘子安家在建州,生儿育女。
&esp;&esp;他不会让娘子回老家,替他在父母跟前尽孝。
&esp;&esp;如果说他在燕云歌身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可以适当地冲破规矩牢笼,对女子多一些尊重和期待。
&esp;&esp;……
&esp;&esp;朝廷快要吵翻了!
&esp;&esp;凉州刺史刘章大逆不道,竟然逼迫朝廷和皇帝,赐封他王爵。
&esp;&esp;这岂是忠臣所为?
&esp;&esp;逆贼!
&esp;&esp;朝臣们吵着要治凉州刺史刘章罪名,甚至有人天真地说出,罢免刘章官职,派金吾卫前往凉州抓人。
&esp;&esp;脑子没进水吧!
&esp;&esp;北方大地,名义上还是大魏江山,实则早已经各自为政。
&esp;&esp;罢免官职,派金吾卫抓人,简直就是逼着刘章公然脱离朝廷,狠狠打朝廷和皇帝的脸。
&esp;&esp;现在……
&esp;&esp;刘章还肯上本请示朝廷和皇帝,虽然内容很令人气愤,至少糊住了朝廷和皇帝的脸面。
&esp;&esp;人前身后名。
&esp;&esp;人要脸面,朝廷更要脸面。
&esp;&esp;被朝臣公然打脸,绝非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esp;&esp;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不要赐封王爵,而不是要不要赐爵。
&esp;&esp;爵位,肯定要给刘章,这是他应得的。
&esp;&esp;他没开口要就算了!
&esp;&esp;朝廷和皇帝都可以装聋作哑。
&esp;&esp;既然他开口要,那么就必须给他一个爵位,给他一个交代。
&esp;&esp;以此笼络住人心,让他继续留在北边,为朝廷抵挡异族,杀戮反贼司马斗。
&esp;&esp;只是……
&esp;&esp;该赐封什么爵位?
&esp;&esp;王爵?
&esp;&esp;开什么玩笑。
&esp;&esp;大魏朝,自太祖皇帝以下,就没有立过一个异姓王。
&esp;&esp;甚至连国公都不曾封过。
&esp;&esp;最高爵位,也就是侯爵,还是两字侯。
&esp;&esp;比如“平武”侯,“广宁”侯,全都是两字侯。
&esp;&esp;本朝规矩,一字侯为尊。
&esp;&esp;目前为止,只有跟随太祖皇帝打江山的几个将领得到过一字侯。
&esp;&esp;不如,就赐凉州刺史刘章一字侯。
&esp;&esp;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esp;&esp;凌长治却公然反对。
&esp;&esp;想用一字侯打发凉州刺史刘章,是太轻视对方,还是太高看自己。
&esp;&esp;刘章是什么人,公认的忠臣良将。
&esp;&esp;这些年,从不主动问朝廷要什么赏赐。
&esp;&esp;这是他第一次开口要赏赐,要的是王爵。
&esp;&esp;也就意味着,他铁了心只要王爵,什么一字侯,都是虚的。
&esp;&esp;得不到王爵,刘章肯定不会罢休。
&esp;&esp;偏偏这个还是,崔大人请辞讨虏大将军,又传出崔大人病重不能下床的消息。
&esp;&esp;朝臣:“……”
&esp;&esp;皇帝:“……”
&esp;&esp;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