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长见识(二更)(1/2)

<dt css="rd">

&esp;&esp;许充之家中只能算小富。

&esp;&esp;家有田亩四五顷,比起普通人家肯定是强多了。在乡下偏僻地方,他们家称得上是豪富。

&esp;&esp;但和世家相比,人家随便拔下一根汗毛都比他大腿粗。

&esp;&esp;家中还有一个榨油坊,是一家人的固定收入。

&esp;&esp;靠着榨油坊的收入,他才有机会进入乡里的学社读书识字。

&esp;&esp;昏昏碌碌读书十几载,他自个都感觉没学出什么名堂。

&esp;&esp;也曾想着托庇某个世家,在官府谋个差事。

&esp;&esp;托了不少人情,也花费了不少钱,却毫无效果。

&esp;&esp;一怒之下,回家做小地主。

&esp;&esp;突然有一天……

&esp;&esp;沿海四郡的世家们就造反啦,他们反了刘氏父子,要和燕夫人好。

&esp;&esp;嘤嘤嘤……

&esp;&esp;那段时间,上至城池,下至偏僻乡野地方,真的是人心惶惶,朝不保夕。

&esp;&esp;后来听闻萧逸萧将军带兵挡住了刘宝顺的兵峰,四郡人心才安稳了些。

&esp;&esp;这仗,一打就是一年,反反复复。

&esp;&esp;一会退兵,一会卷土重来。

&esp;&esp;大家都盯着前方战事,却没想到燕夫人竟然还派出督学,打仗期间,都不忘在沿海四郡开展科举取士。

&esp;&esp;没人报名啊!

&esp;&esp;许充之本人也是犹犹豫豫,他从心!

&esp;&esp;直到……

&esp;&esp;听说科举取士,秀才都有机会做官……

&esp;&esp;又听到沿海四郡那些有名望的世家子弟,那些令人仰望的学霸们都没报名参加考试,许充之咬咬牙,错过这个村没这个店,错过这次机会怕是永世不得翻身。

&esp;&esp;他果断报名,临时抱佛脚,狠心苦读。

&esp;&esp;就差头悬梁锥刺股。

&esp;&esp;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esp;&esp;一番苦读,三轮考试,过关斩将,终于在五月份的时候拿下秀才功名。

&esp;&esp;嘤嘤嘤……

&esp;&esp;好想哭!

&esp;&esp;因为太激动!

&esp;&esp;跟他一起被录取的秀才们,也都是哇哇大哭啊!

&esp;&esp;能有今天,太不容易了。

&esp;&esp;能想象十年如一日,长期被学霸们支配的恐惧吗?

&esp;&esp;终于摆脱了那群要命的学霸,抓住这次机会,翻身啦。

&esp;&esp;秀才能做官,这话是没错。

&esp;&esp;只是……

&esp;&esp;今年的环境有些恶劣。

&esp;&esp;听闻,平阳郡第一批秀才科取士,还有机会混到部门主事官当当。

&esp;&esp;比如户房主事,刑房主事……

&esp;&esp;等到第二批秀才取士,也能进衙门当差,但只能是办事的差役,部门小吏……

&esp;&esp;人人都说,从今以后,三郡外加沿海四郡,想要当官非得举人功名不可。

&esp;&esp;实情的确如此。

&esp;&esp;当官的门槛,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硬生生被拔高了一截。

&esp;&esp;再过几年,非得进士出身,才能做官。

&esp;&esp;许充之又着急,又是内心火热。

&esp;&esp;所以……

&esp;&esp;他放弃以秀才功名去衙门当个小吏,选择参加今年的秋闱。

&esp;&esp;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变摩托。

&esp;&esp;和同科秀才,乘坐船只一路南下西进,终于来到传闻中的平阳郡。

&esp;&esp;乡巴佬进城,看什么都稀奇。

&esp;&esp;尤其是……

&esp;&esp;大街上一群群的姑娘们,穿着轻薄的春秋装,手拿着团扇,从身边走过,留下一路香风。

&esp;&esp;他眼睛都看直了。

&esp;&esp;别的地方,几乎看不见这么多女子,各色容颜的年轻女子上街闲逛。

&esp;&esp;“这这这……年轻女子上街,她们不怕吗?”

&esp;&esp;同行秀才摇晃着折扇,“怕甚?你是说宵小会对这些年轻女子不利?坏了名声?哈哈哈……你放心吧,此地乃是燕夫人出任郡守的平阳郡府城,治安极好,没有任何宵小敢在此地犯事。

&esp;&esp;其次,本地民风开放,大姑娘小媳妇们个个大胆的很。皇家女子学院,听说过吗?就在城内!改明儿我们去偷偷看一眼。

&esp;&esp;听闻学院里面的姑娘,个个非富即贵,肤白貌美。若是能得一良缘,这一回就算考不中举人,能娶到有钱的美娇娘,也值了!”

&esp;&esp;许充之一脸没见识的样子,还能这么干?

&esp;&esp;真是开了眼界。

&esp;&esp;“王兄果然见多识广,我远远不及。”

&esp;&esp;王秀才拍拍他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esp;&esp;“我们先找地方安顿下来,之后我带你去开开眼界。城内的客栈,我们肯定住不起。就在城外找一处合适的地方。”

&esp;&esp;许充之留意着周围的告示招贴,发现很多招租告示,纷纷贴在沿街的墙柱上,亦或是石墩上。

&esp;&esp;这就是最早的电线杆广告啊!

&esp;&esp;只可惜没有老中医,没有湖泊重金求子……

&esp;&esp;“有民房招租。这一趟少说要住一个来月,不如租住民房,进出方便些,也足够清静。”

&esp;&esp;许充之真正的意思是想省钱。

&esp;&esp;家里只是略有资产,小富之家。

&esp;&esp;出门一趟,手头上的钱有限,还是得精打细算才行。

&esp;&esp;还要预备将来吃喝应酬的资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