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北梁皇帝刘昀,手中无权,心中惶惶。
&esp;&esp;他是宫变的得益者,然而既无心腹谋士,也无外戚权臣替他筹谋。
&esp;&esp;宫变那一夜,不仅仅宫里死了很多人,宫外也死了很多人。
&esp;&esp;皇城司几乎是被血洗。
&esp;&esp;大理寺上下所有人除开看大门的,基本上都换了一遍。
&esp;&esp;外戚,也是死的死伤的伤,要么就是被罢官去去职,勉强保住性命。
&esp;&esp;于是……
&esp;&esp;皇帝想要依靠外戚,靠不上啊!
&esp;&esp;他想给关系好的表兄封官,封个侍书,天天进宫陪着他读书解闷,都被驳回。
&esp;&esp;说是不许玩物丧志。
&esp;&esp;又说表兄品行不端,行为不检,恐带坏了皇帝。
&esp;&esp;无论什么借口,总之就是不行。
&esp;&esp;皇帝刘昀憋了一肚子闷气,却又无从发泄。
&esp;&esp;甚至都不敢对身边伺候的人呼来喝去,抱怨一句话,就怕被打小报告。
&esp;&esp;做皇帝做成他这个样子,也真是凄惨。
&esp;&esp;还不如当皇子,好歹自在逍遥,只要不明着同朝廷对着干,关起门来过日子,根本没人管束。
&esp;&esp;如今顶着皇帝的名头,又好听又好看,就是不实用,半点自由都没有。
&esp;&esp;苦矣!
&esp;&esp;南魏的少年皇帝萧焱,好歹还有一点点自主的权利,至少可以发怒抱怨。
&esp;&esp;皇帝刘昀越想越不服,越想心中越是郁闷。
&esp;&esp;心中有气,却发不出来,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搞得整日阴沉沉,像是被欠了百万贯钱没人还一样。
&esp;&esp;眼神也变得越来越阴郁,完全不似当初那个爽朗好男儿。
&esp;&esp;一切都在变,皇帝刘昀的想法和心境也在改变。
&esp;&esp;这个时候……
&esp;&esp;他无比怀念父皇在位的时候,杀伐果断,一言决人生死。
&esp;&esp;哪里像他,做个傀儡皇帝,苦不堪言。
&esp;&esp;如果他只有七八岁,他也就认命了。
&esp;&esp;可他已经十七八,已经是个成年人,有独立的想法和主见,他没办法说服自己认命。
&esp;&esp;他要搞事!
&esp;&esp;他试图联合外臣,联合部分世家,架空那帮老不死的老臣子。
&esp;&esp;结果计划败露,胎死腹中,身边伺候的人又被换了一茬,宫中侍卫也跟着换了一茬。
&esp;&esp;他老实了没几天,再接再厉,继续搞事。
&esp;&esp;他联络外戚,传递消息,训练私兵部曲。
&esp;&esp;结果,配合他的外戚,被治罪。罪名是私造军械,意图谋反,滚出皇城,统统滚回老家去。
&esp;&esp;皇帝刘昀:“……”
&esp;&esp;他欲哭无泪。
&esp;&esp;老臣子老部下们,同样欲哭无泪。
&esp;&esp;为什么皇帝非要不消停的搞事。
&esp;&esp;大家都是想要将朝廷治理好,将江山治理好,赶走外敌。
&esp;&esp;既然目标一致,为什么皇帝就不能好好配合。
&esp;&esp;皇帝天天搞事,知不知道这么做只会亲者痛仇者快。
&esp;&esp;“朕只是想参与朝政,朕不想做个空壳皇帝。”
&esp;&esp;皇帝刘昀底气不足地说道。
&esp;&esp;老臣子们痛心疾首啊。
&esp;&esp;“这一切都是暂时的,陛下可否不要心浮气躁。等解决了眼下的困难,赶走外敌,臣等自然会还政于陛下。”“
&esp;&esp;“就算现在陛下手握权柄,陛下可知如何布防,哪个臣子可用,哪个世家可信,赈灾如何操作……”
&esp;&esp;“这些事情自有诸位爱卿替朕分忧,朕只需知人善任即可。”
&esp;&esp;“陛下现在先观摩朝廷如何运转,就是知人善任的一种。臣等自然会为陛下分忧,尽快赶走外敌,恢复江山社稷昔日风貌。”
&esp;&esp;皇帝刘昀讪讪然。
&esp;&esp;他没那么强势,也强势不起来。
&esp;&esp;手中无权,无兵,无可用之人,就算再多的不服气,也只能憋着,继续做一个傀儡皇帝。
&esp;&esp;接连两次试探无果,他消停了吗?
&esp;&esp;当然不可能。
&esp;&esp;身为年轻人,最不缺冲劲。
&esp;&esp;一次不行,就两次。
&esp;&esp;两次不行,就来三次。
&esp;&esp;吸取上两次的教训,这一次,他决定剑走偏锋。
&esp;&esp;他要去找父皇刘宝顺,他要求助。
&esp;&esp;只不过……
&esp;&esp;废帝,也可称之为太上皇,刘宝顺被关在宫外一栋宅院内,四周有将士守卫。
&esp;&esp;皇帝刘昀身边好歹也有几个可用之人,虽然当不了官,无法在朝堂上给他助力,但是干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却是极好的。
&esp;&esp;终于打通了重重关节。、
&esp;&esp;皇帝刘昀无法出宫,只得亲笔书写一封书信,让心腹带去宫外,设法交给父皇,尽可能带回回信。
&esp;&esp;心腹领命而去。
&esp;&esp;一去数日。
&esp;&esp;皇帝刘昀焦躁不安,心急如焚,却还要强作欢笑,听着大儒讲课。
&esp;&esp;数次走神,被大儒当面批评,苦闷不已。
&esp;&esp;本以为没了指望,心腹属下定然失败,否则为何数天没有消息。
&esp;&esp;哪想到峰回路转,心腹属下平安回来了,并且带来了父皇刘宝顺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