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激动人心(二更)(1/2)

<dt css="rd">

&esp;&esp;距离刘氏江山轰然倒塌,已经过去了一年。

&esp;&esp;区区一年,只不过沧海一粟。

&esp;&esp;就算是短暂的人生,一年时间也翻不出多少风浪。

&esp;&esp;许许多多的人,一年时间,生活并没有多少变化。

&esp;&esp;但……

&esp;&esp;这不包括西京府,以及京城周边的居民。

&esp;&esp;一年的时间,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眼界,他们熟悉的家乡,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esp;&esp;变化之大,许多老人都说,平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这辈子没有白活。

&esp;&esp;是啊!

&esp;&esp;有幸在战乱中活下来,并且活到今日的人,都没有白活。

&esp;&esp;亲眼看着残垣断壁,荒草丛生,野兽奔走,活人退避的京城……

&esp;&esp;一天一天,荒草被清理干净,砖石一匹一匹码得整整齐齐,倒塌的房屋被夷为平地……马车驴车骡车牛车拉走一车一车的垃圾出城填埋,又拉着一车一车砖石木料进城。

&esp;&esp;野兽绝迹。

&esp;&esp;害虫除灭。

&esp;&esp;人间灯火,时隔近二十年,再次出现在京城夜空。

&esp;&esp;灯火璀璨,一街一巷,连成一片。仿佛闻到

&esp;&esp;了人味,肉味,烟火味。

&esp;&esp;这才是人间啊!

&esp;&esp;沉沦地狱,背负枷锁,无数文人墨客叹息不已的京城,重现人间。

&esp;&esp;这是何等的美妙,何等的醉人。

&esp;&esp;消失多年的读书人,文人骚客,世家儿郎……

&esp;&esp;他们再一次出现在京城,不顾尘土飞扬,不在乎暂住茅棚,不理会满地泥泞,道路不通。

&esp;&esp;他们吟诗作对,高声呼喊,击鼓而歌!

&esp;&esp;引来广大民夫,匠人纷纷侧目。

&esp;&esp;“好!再来一个!”

&esp;&esp;一歌终了,有好事者高声大呼,分明将这帮文人墨客当做了卖唱调侃。

&esp;&esp;言下之意,就是嫌弃这帮人碍事,碍眼。

&esp;&esp;不料……

&esp;&esp;一群文人不以为意,反而兴致盎然,再次击鼓而歌。

&esp;&esp;就像是在为这场盛宴而歌,为变化而歌,为大世而歌。

&esp;&esp;兴之所至,直接抚琴作曲,人人争相写词。

&esp;&esp;谱一曲传世之歌。

&esp;&esp;身处其中之人,每日都能感受到,亲眼看见京城的变化。

&esp;&esp;这份变化,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esp;&esp;对于偶尔来一趟京城的人,看见废墟变凤凰,都能惊掉下巴。

&esp;&esp;“那是京城的老城墙,对不对?”

&esp;&esp;“咦?我记得以前这里是个破庙,现在建成了酒楼。”

&esp;&esp;“不知是哪位豪商有如此大手笔。京城还没建好,就提前修建酒楼。”

&esp;&esp;“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这是有眼光。最近京城来了很多读书人,其中不乏豪门子弟。这时候修建酒楼,京城独一份,正好用来招呼那群有钱子弟。”

&esp;&esp;“言之有理。不愧是胡二,读书多,就是比我们有见地。”

&esp;&esp;几个老伙计,相约来京城见识一番。

&esp;&esp;当年的莽汉陆沉舟,自从剃了胡子后,人也跟着变得成熟稳重。

&esp;&esp;胡二,当年的懵懂少年,为求一口吃的不远百里投靠富贵山庄。

&esp;&esp;如今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军中将领。

&esp;&esp;沈小哥,当年可是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好人才,脑筋灵活,手艺精湛,还和陆沉舟做了连襟。

&esp;&esp;如今,沈小哥成了沈老哥,已经是知名大匠,领着高额薪水。

&esp;&esp;这一回,这群老伙计相约来到京城,其他人都是为了游玩,想一睹新京城的风貌。

&esp;&esp;唯独沈老哥是公干。

&esp;&esp;他身为大匠,来京城负责筹建纺织工坊。

&esp;&esp;他们这群老伙计,当年都有幸来过京城一次。

&esp;&esp;只可惜当年来京城的时机不合适,正赶上大魏江山风雨飘摇,朝廷决定南迁的时候。

&esp;&esp;来去匆匆,忙着搬运物资,京城的风貌只得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esp;&esp;但是……

&esp;&esp;关于那段时光的记忆是鲜活的,是彩色的。

&esp;&esp;平生第一次到京城,天下间最富贵的城市,即便只是匆匆路过,也留下了一辈子无法抹灭的记忆。

&esp;&esp;这一次……

&esp;&esp;是这群老伙计第二次来到京城。

&esp;&esp;正在建设的京城,就是个大工地。

&esp;&esp;但,已经初见雏形。

&esp;&esp;朱雀大街,可以并排行驶十六辆马车。

&esp;&esp;铺路面的石板,每一块大小一致。

&esp;&esp;一样的长度,宽度,厚度。

&esp;&esp;走在建成的朱雀大街上,几个人顿时生出一身豪迈气概。

&esp;&esp;瞧,这是京城,是他们的袍泽打下的京城,是燕夫人的京城,是他们所有人的京城。

&esp;&esp;兴不兴奋?

&esp;&esp;骄不骄傲?

&esp;&esp;何止是兴奋骄傲。

&esp;&esp;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分明就是主人翁的气质。

&esp;&esp;他们都是主人翁,京城也有他们的一份。

&esp;&esp;瞧……

&esp;&esp;一群从南魏来到京城的狂士,又在当街裸奔。

&esp;&esp;也不嫌四周工地灰尘漫天。

&esp;&esp;这群狂士是真的狂。

&esp;&esp;每日吵闹噪杂,还喜欢指手画脚。

&esp;&esp;“这地方不该这么建。”

&esp;&esp;“那地方不能那么建。”

&esp;&esp;“这栋宅院怎能如此建设,毫无格调可言。”

&esp;&esp;“残留着烟火焚烧痕迹的老城墙就是京城的耻辱,所有人的耻辱。为什么不拆了这段老城墙?为什么要修建新城墙?”

&esp;&esp;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esp;&esp;真是聒噪。

&esp;&esp;上至监工,下至工匠民夫,都对这帮狂士心生厌烦,频频翻着白眼。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