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番外(一)(2/2)

&esp;&esp;燕云歌哈哈一笑,“其实,出言反对的臣子不是浅薄短视,反而相当的聪明且有远见。

&esp;&esp;他们知道,一旦全面开展惠民药局,成立医学院,年复一年,开销逐年增加,对户部是一项极大的负担。

&esp;&esp;他们之所以反对,就是为了将这件事推给少府,让少府承担所有费用,他们坐享其成。”

&esp;&esp;“一个个够狡猾的。那你还成全他们?”

&esp;&esp;“算了!户部只管户部的事情。医药这一块,的确不适合交给六部衙门去做。少府出面主导这件事,其实是最合适的。瞧瞧,效果很好,人口增长显著。”

&esp;&esp;十几年前,天下还不曾太平。

&esp;&esp;燕云歌力排众议,乾纲独断,成立了皇家医学院,率先在京畿一地大力推广惠民药局。

&esp;&esp;最惨的时候,皇家医学院,只有不到十个学生,根本配不上医学院的名字。

&esp;&esp;等到第三年,招生信息推广天下,那一年皇家医学院迎来了第一次爆发,足足招收了八十个学子。

&esp;&esp;八十个,似乎很少。

&esp;&esp;尤其是和那些考科举的书院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esp;&esp;但,对比之前医学院不到十个学生的情况,则显得很多。

&esp;&esp;尤其是……

&esp;&esp;天下风气,读书考科举。

&esp;&esp;读书多年,结果跑去当大夫,在世人眼里,那就是不务正业。

&esp;&esp;能冲破家庭阻碍,冲破世俗偏见,非医药世家的学子,毅然决然决定读医学院,能有几十个人,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

&esp;&esp;那个时候,很多医药世家的子弟,都还在观望。

&esp;&esp;到底是继续待家里学习家传医术,还是去医学院学习,都还没打定主意。

&esp;&esp;却有一群纯粹的读书人,率先决定读医学院,这就是巨大的成功。

&esp;&esp;有了这群人的示范效应,医学院学生逐年增加。

&esp;&esp;直到现在,在校生,常年保持在四百人左右。

&esp;&esp;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esp;&esp;一年一年……

&esp;&esp;识字班的教书先生在增加的同时,各地医生大夫,尤其是妇科女大夫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esp;&esp;这才是燕云歌觉着最骄傲的地方。

&esp;&esp;她这二十年的皇帝没白当,好歹有点功绩,给天下给后世留下一点榜样,一点好东西。

&esp;&esp;现在,识字班和医学院下属的护理学校对接。

&esp;&esp;对于那些读书有天分,愿意学习的女孩子,识字班会推荐他们前往护理学校继续深造,专攻妇科,或是新生儿护理。

&esp;&esp;只要将本事学到手,就能靠这项本事吃一辈子。

&esp;&esp;但……

&esp;&esp;这项工作并不理想。

&esp;&esp;很多女生的家长,更愿意让女孩子进入纺织班学习,一样可以吃一辈子。

&esp;&esp;而且体面,还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esp;&esp;世人对稳婆这一类工作,其实是有偏见的。

&esp;&esp;“那就是一群三姑六婆。小姑娘家家,学什么不好,学三姑六婆,操持下贱行业。”

&esp;&esp;似乎和鲜血沾染,尤其是必然会沾染‘污血’的行业,在世人眼里就属于下三滥。

&esp;&esp;学纺织多好啊。

&esp;&esp;学好了纺织,可以去棉服厂上班,去布匹厂上班。

&esp;&esp;还可以进一步学刺绣,工钱更高。

&esp;&esp;找婆家,都是抢着要。

&esp;&esp;稳婆,在世人眼里等同于媒婆,都是需要的时候很尊重,不需要的时候很不待见,生怕沾染上的职业。

&esp;&esp;不行,不行!

&esp;&esp;自家孩子还是黄花大闺女,哪能学这个。

&esp;&esp;世人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esp;&esp;甚至一百年,两百年,都无法改变。

&esp;&esp;只能另辟蹊跷。

&esp;&esp;于是乎……

&esp;&esp;护理学院将招生对象改为已经成亲生育的妇人。

&esp;&esp;这一改,效果果然好上许多。

&esp;&esp;很多小媳妇,中年妇人跑去学习。

&esp;&esp;就指望着学习一技之长,能有个收入。

&esp;&esp;她们手笨,说是眼花,干不了纺织,更做不了刺绣。

&esp;&esp;学习新生儿护理,这好办啊!

&esp;&esp;都是生过孩子的妇人,怎么说也有点经验。

&esp;&esp;但……

&esp;&esp;学习之前,还是要通过识字班的考核。

&esp;&esp;这就刷下去一批。

&esp;&esp;连识字班的考核都不能通过,证明脑子的确很笨。

&esp;&esp;这一来,保证了护理学校生源质量。

&esp;&esp;燕云歌坐在栏杆上,“一路南下,京畿一带惠民药局和护理学校开展得最好,平阳郡也不错。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这事得和少府好生说说,叫他们派出监察司巡视,太医院也要跟进。”

&esp;&esp;萧逸拉着她的手。

&esp;&esp;老夫老妻,手牵手,在这人来人往的道观,的确少见。

&esp;&esp;别说道观少见,大街上更少见。

&esp;&esp;就没见过老夫老妻还牵手的。

&esp;&esp;肉麻!

&esp;&esp;完全不顾及旁人的感受。

&esp;&esp;这一幕,引来来往众人的侧目。

&esp;&esp;“瞧,他们竟然牵着手。都多大年纪了,还当自己小年轻呢。”

&esp;&esp;“管得宽!牵手说明人家感情好。以为人人都是你家老爷子,纳了七八个小妾还不够,继续琢磨着纳妾。”

&esp;&esp;“我就是少见多怪。”

&esp;&esp;一对年轻的夫妻,从燕云歌萧逸身边走过去,嘀嘀咕咕,说的内容全都传到了他们两人耳中。

&esp;&esp;两人相视一笑。

&esp;&esp;萧逸越发握紧了燕云歌的手。

&esp;&esp;“他们就是眼红,哼!”

&esp;&esp;特傲娇。

&esp;&esp;燕云歌抿唇一笑。

&esp;&esp;萧逸朝山下方向望去,“他们总算上来了。等得够久的。”

&esp;&esp;“他们都是让着你,真要放开了脚步赶,我们估计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esp;&esp;还是燕云歌了解大家的想法。

&esp;&esp;文臣武将不是爬山慢,而是故意落后,最好要落后一段距离。

&esp;&esp;如此做,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

&esp;&esp;虽然……

&esp;&esp;燕云歌不赞成臣子们这么做,但也不会干涉。

&esp;&esp;为官之道,不是一道旨意就能扭转过来。

&esp;&esp;大家都上了通天观,果然如燕云歌所说,文臣武将齐齐上来,没谁先没谁后,都是一个速度。

&esp;&esp;这群人,看见两位圣人,就开始拍马屁。

&esp;&esp;漂亮话一箩筐一箩筐往外倒。

&esp;&esp;燕云歌:“……”

&esp;&esp;萧逸:“……”

&esp;&esp;耳朵都起茧了。

&esp;&esp;行了,行了!

&esp;&esp;休息够了,就继续上山吧!

&esp;&esp;------题外话------

&esp;&esp;新鲜热辣的番外来了,每天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