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佛门道场(求订阅)(2/2)

&esp;&esp;而佛门修行者,却是讲究的传播信仰,以信仰之力来凝练精神念力……

&esp;&esp;两者熟优熟劣不好说。

&esp;&esp;但在灵气开始枯竭的年代,道门修行者,肯定是不占优势的。

&esp;&esp;想一下都能明白了,灵气一枯竭,道门修行者,好不容易采到了一点灵气,怎么舍得拿去与佛门斗法?

&esp;&esp;反观佛们修行者,灵气枯竭,即使有影响,但还不至于直接被打落尘埃。

&esp;&esp;再加上佛门有了转世重修的优势,脑袋掉了一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个大和尚,可不是说笑的……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佛门大兴,其实也就能想象得到了。

&esp;&esp;毕境,道门修行,并不依赖普通人的信仰……

&esp;&esp;估计佛门修行者,只要不是抢了道门的山门,凡俗世界被佛门抢再多的地盘,道门修行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吧……

&esp;&esp;对于这种佛门的修行方式,刘北始终是有些警惕的。

&esp;&esp;道门修行,对世俗世界的影响还不算大。

&esp;&esp;但佛门修行,那就真的是与凡俗世界息息相关了。

&esp;&esp;他怀疑,那些遗迹中,所有人类城市都变成鬼域,有可能就与这些神佛吸收信仰之力有关……

&esp;&esp;而人类能钳制这些佛门修行者么?

&esp;&esp;还是有可能的。

&esp;&esp;比如,因果……

&esp;&esp;在《佛本是道》一书中,因果,可以算得上弱者最有力的一种武器了。

&esp;&esp;凡是只要有志于超脱的修行者,无论道家神仙,还是佛门菩萨,对于因果都是能不沾惹,就绝不沾染……

&esp;&esp;在洪荒设定中,所有的天地大劫,都与因果有关……

&esp;&esp;比如众所周知的封神量劫。

&esp;&esp;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阐教的弟子,因为因果纠缠,无法消除。

&esp;&esp;于是元始天尊只好安排祂们下界全杀劫,以期消除因果后,再回山修行。

&esp;&esp;其实当这些金仙下界后,阐教与截教的一战,便已经注定了。

&esp;&esp;因为,截教的弟子,大多都在朝歌任职,为商朝效力。

&esp;&esp;这些人,都是因果纠缠最深重的那一批。

&esp;&esp;他们一死,才能最大限度的消解因果。

&esp;&esp;这就好像无数的线团打成了结,谁也解不开的时侯,只好找线团打结最密集的地方,直接来个一刀切一样……

&esp;&esp;因果一事,即使是万劫不磨的圣人,也无法完全理清。

&esp;&esp;甚至,连道祖也没有办法。

&esp;&esp;于是才设立了封神榜,让一些福缘深厚的仙人,在死后真灵还可以上封神榜……

&esp;&esp;真正说起来,封神的真正原因,其实就因为因果纠缠,当天地间因果太多,无力消解时,便只能让弟子下山,大杀特杀……

&esp;&esp;而封神榜,其实就是一个补救措施而已。

&esp;&esp;补救措施虽然不能治根,但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esp;&esp;就好比强扭的瓜虽然不甜,但能解渴是一个道理……

&esp;&esp;如果这样一个世界映照现实,这些佛门修行者,还敢随意招惹一些因果么?

&esp;&esp;要知道,佛门修行者,注重收集民众信仰。

&esp;&esp;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便是满足信众的愿望。

&esp;&esp;这也是因果……

&esp;&esp;要说因果之重,这些佛门修行者,可比截教那些在朝歌为官的弟子,可是要大了无数倍……

&esp;&esp;而且,这本书是他写出来的。

&esp;&esp;这些佛陀,如果对他出手,恐怕一样是大因果……

&esp;&esp;也许一些低阶修士,因为拎不清轻重,遇事还有可能莽一波。

&esp;&esp;但那些真正的大神通者,肯定是不敢的。

&esp;&esp;以他现在的实力,只要那些大能不出手,他也不怕就是了……

&esp;&esp;……

&esp;&esp;就在刘北,还在思索着地仙界遗迹映照现实所造成的影响时,一件令整个华国震动的事情发生了。

&esp;&esp;普陀山遗迹,开启了!

&esp;&esp;因为无数人关注着普陀山。

&esp;&esp;所以,当普陀山上,一阵佛光照耀而出后,无数人都通过直播平台,看到了当时的画面……

&esp;&esp;大家看到,佛光普照之下,仿佛天地间,都变得宁静,悠远了起来。

&esp;&esp;普陀山四面环海。原本,在岛外的海浪,虽然不算急,但也算得上波汹涌。

&esp;&esp;然而,在这道佛光普照之下,这些海浪,仿佛变成了一道舒缓的曲子,竟然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esp;&esp;也就在这个时侯,一道门户,出现在了普陀山的位置……

&esp;&esp;随着门户打开,大家仿佛能看到,在门户后,有着一处道场……

&esp;&esp;也就在这个时侯,一名僧人,缓缓的从遗迹中走了出来。

&esp;&esp;所有看清这名僧人面貌的人,都不由大吃一惊。

&esp;&esp;“怎么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