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韩宗武,弑君的案子你继续查,凡是牵连进去的官员,不要客气。”
&esp;&esp;“弟子遵命!”韩宗武接下了任务。
&esp;&esp;王宁安又道:“清查贪官,整顿吏治,刻不容缓!所有衙门都要给我动起来!先从京城开始,从各个衙门开始,严格自查,整顿之后,再清查各个行省……”王宁安杀气腾腾,“你们都听着,这一次如果查到了你们头上,我也不会留情面,别到时候关进了大牢,才知道后悔!”
&esp;&esp;章惇立刻表态,“请师父放心,弟子们有任何贪墨行为,情愿意伏法受诛!”
&esp;&esp;王宁安复出之后,第一项重大的政策就是整顿吏治……要想杀人,必须有一把好刀子。
&esp;&esp;首先整顿的就是审计司。
&esp;&esp;这是王宁安创立的衙门,这些年也有不少官员倒在了审计司的手里。
&esp;&esp;但总体来说,审计司弱了,臃肿了,人浮于事,失去了专业。
&esp;&esp;王宁安思索之后,把贾宪调了进来。
&esp;&esp;这个安排简直是神来之笔。
&esp;&esp;贾宪是数学家,玩审计当然是得心应手,而且他是个纯学者,谁也收买不了。老先生又一肚子正气,最适合这个位置。
&esp;&esp;王宁安又安排陈慥给贾宪当副手,他们一起整顿审计司。
&esp;&esp;下一个衙门则是御史台。
&esp;&esp;随着都察院和议政会议崛起,御史台的权力被侵夺了许多,这些年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
&esp;&esp;甚至成了鸡肋,还有人干脆提议,要取消御史台。
&esp;&esp;王宁安可不这么看,他觉得御史台还有用,而且有大用,地方上贪官污吏横行,绝不只是几个官吏的问题,还有商人,豪强,学者,媒体,甚至乱七八糟的势力,全都勾结在一起。
&esp;&esp;急需要一个衙门,来统筹所有力量,清理贪腐。
&esp;&esp;不过要想御史台动起来,也要给一个合适的人选。
&esp;&esp;权衡再三,王宁安把王安国调到了御史台。
&esp;&esp;作为拗相公的兄弟,王安国这些年一直正道直行,人品本事,都无可挑剔,资历也够,正好挑大梁。
&esp;&esp;最后就剩下都察院,和御史台不同,都察院专门盯着百官,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esp;&esp;身为王宁安的得意门生,章惇自然不能落在人后,他亲自负责都察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几个衙门就清查出来20多人,分别给予严惩,有5个更是被砍了脑袋。
&esp;&esp;朝廷的决心表露无遗!
&esp;&esp;这不是演习!
&esp;&esp;这是真正的战争!
&esp;&esp;……
&esp;&esp;“我这脖子怎么有点凉啊!”
&esp;&esp;文彦博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突突跳。
&esp;&esp;他奋斗大半辈子,钱都被王宁安拿走了,后来执掌议政会议,老文一心夺权,也没怎么贪。现在看起来,还真是英明,不然这颗老脑袋都不保啊!
&esp;&esp;不成,还要小心小心!
&esp;&esp;千万不要被卷进去!
&esp;&esp;老文觉得自己都有点神经质了……事实证明,文相公的小心是对的,因为王宁安是玩真的,他第一个拿下的就是一位宰执相公——陈升之!
&esp;&esp;这位是在六年多前,被提拔进入政事堂,任宰相五年,基本上四平八稳,没有什么政绩,可也谈不上什么大恶。
&esp;&esp;偏偏朝廷第一个查抄了他的家!
&esp;&esp;当都察院的人进来的时候,陈升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esp;&esp;他还觉得是赵曙的案子,这位拼命喊冤。
&esp;&esp;“陈相公,今天我们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就是想请教,你府上有王羲之的真迹,有吴道子,阎立本的画,还有那么多的青铜器……全都价值不菲,你的俸禄虽然不少,但也买不起这么多珍品啊!”
&esp;&esp;陈升之眼睛瞪圆了,“章相公,老夫喜好金石字画,这也是罪过吗?”
&esp;&esp;“爱好当然不是罪过,可是这些东西,保守估计,也价值300万元以上……还有这些宅子,商行,存款,玉石,股份……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500万以上!”
&esp;&esp;章惇呵呵一笑,“陈相公,请你去都察院,把巨额财产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esp;&esp;“我,我,我……”陈升之张了半天嘴,愣是说不出来,他上哪说得清楚去,谁都知道他的爱好,下面人投其所好,送来了许许多多名贵的东西,有的他拒绝了,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宝贝,他也舍不得放过啊!
&esp;&esp;“我,我愿意认罪……这些多余的财产,可以退回,充实国用。”陈升之低下了头,彻底认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