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强马壮者说话才算数(1/2)

<dt css="rd">

&esp;&esp;坊间有关提督海事内臣魏某的传闻,大抵一真九假。

&esp;&esp;一真,是魏太监提督海事内臣身份为真,其余么,从官方层面上应该都归于假。

&esp;&esp;如果本朝太监需要履历供组织部调用公示的话,魏太监的履历可能就寥寥数行。

&esp;&esp;只是,魏太监这人好大喜空,特别爱造假,所以,若把坊间传闻用文字组织起来,魏太监的履历至少得有数百字。

&esp;&esp;且,真假莫辨。

&esp;&esp;原因便是内外有别。

&esp;&esp;沈有容、施德政二人没有能力调查清楚魏太监的底细,他们只能根据传闻判断。

&esp;&esp;传闻魏太监是天子和贵妃身边的红人,那么结合这魏太监在江南所为,以及当今陛下好用家奴,这一点就没什么好怀疑的。

&esp;&esp;魏良臣以礼服人,投其所好,不打不相识,一封书信坦露心迹,令得毕生致力于征讨日本的沈参将,不能不动心。

&esp;&esp;相较文臣而言,武将对内廷的观感取自于他们的发迹。

&esp;&esp;即,如提拔之人为文臣,他们对内廷的态度便和文臣一样。

&esp;&esp;但若无文臣提拔重用,纯凭个人努力,那么,他们对内廷的态度便不定和文臣一样。

&esp;&esp;况文臣对内廷的态度也并非铁板一块,本朝出过若干大珰,哪个大珰权重之时,门下没有大学士、督抚、科道清流为之摇旗呐喊呢。

&esp;&esp;无它,纯利矣。

&esp;&esp;故,沈有容这才登总兵府。

&esp;&esp;他虽是参将,但浙江无设副总兵,因而于浙江水陆兵马而言,他沈参将便是副总兵。其与施德政又是多年同事,二人在福建任职多年,不但眼界宽广,擅长水师作战,又同受文臣之中对日强硬派、福建巡抚金学曾的影响,所以,哪怕调来浙江,对于远征日本也是念念不忘的。

&esp;&esp;从前,无机会,如今,这机会倒来了。

&esp;&esp;施德政自是知道沈有容的心思,有关倭人侵占琉球,欲染指东番的情报,曾有海商及海外人士多次禀于闽浙地方。

&esp;&esp;可以说,明军对日本的情报工作一直十分重视。

&esp;&esp;当年远征军组建之时,福建巡抚金学曾就格外重视情报工作,他命一个叫刘思的幕僚扮成商人前去日本密探,绘集地图,查探倭人风土、沿海兵备,并制定了进攻计划。其间来往日本的海船,大多有明军间谍隐身于内,内中甚至有不少是锦衣卫。

&esp;&esp;这无疑是得到万历支持的,否则,锦衣卫不会在闽浙擅自行动。援朝抗倭战役中,有大量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活跃在朝鲜半岛,甚至于日本本土。

&esp;&esp;南北夹击,水陆并进,一举消弥倭患,恐怕也是万历的志向。

&esp;&esp;然而,闽浙方面万事妥当,只欠朝廷一道征讨诏书时,在日本的汉民许某偷渡归来,带回丰臣秀吉死讯。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