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2/2)

鱼郦深吸一口气:“就算是这样,我也要去。昔年昭鸾台创立时我曾发过誓,此生效君王,奉苍生,除奸佞,明道义,不管怎么样,这一趟蜀郡我是闯定了。”

嵇其羽被她话中的豪情所感,自为官后压抑许久的热血再度沸腾,他踯躅片刻后,咬牙道:“好,我送娘子入蜀。”

他们往棺椁里塞了几块石头,用暗钉封死,命人抬入帐篷安放。

而鱼郦则换下了华服花冠,穿上甲胄,扮做大头兵。

假死药虽让人龟息,但也伤身,她虚弱乏力地卧在榻上,正想着入蜀之后该如何行事,万俟灿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进来了。

辰悟正在给鱼郦把脉,嗅到这股味道,神色很是不自然。

鱼郦知道他是出家人,素来不食荤腥,便道:“天色已晚,大师快回去歇息吧。”

“歇什么。”万俟灿大咧咧道:“你倒是接把手啊。”

辰悟起身将锅接过放在桌上,又接过万俟灿递来的碗筷,舀了小半碗鸡汤送给鱼郦,温声道:“娘子需要进补。”

万俟灿嬉皮笑脸凑到鱼郦身边,“这是嵇其羽派人去附近村子买来的老母鸡,我炖了两个时辰呢,加了枸杞和豆豉,味道好着呢,大师要不要来一碗?”

“胡闹!”鱼郦横了万俟灿一眼,抱歉地冲辰悟道:“姐姐与大师开玩笑的,大师不要见怪。”

辰悟冲她笑了笑:“不见怪,我也不会生气,娘子慢慢用,我去煎药。”

待他走后,鱼郦问万俟灿:“煎药?”

万俟灿道:“这小和尚通医理,也勤快,不用白不用。本来还想把他扔了不带他,没想到他还挺乖巧。”

虽然鱼郦难以想象向来沉稳严肃的辰悟大师乖巧时是什么模样,但她敛眉沉思,总觉得不妥。

他们此去蜀郡坎坷险阻重重,带着辰悟这么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僧人确实不便,他们都是牵扯其中的,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此行送了命也是求仁得仁,可辰悟无辜,本就跟这件事无关,万一他有个好歹,那不是罪孽。

鱼郦将瓷碗搁下,冲万俟灿道:“还得麻烦姐姐把辰悟大师请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你想赶他走?”万俟灿道:“他不会走的,他放心不下你。”

鱼郦正色道:“不要胡说,大师乃出家人,又是国寺相国寺的主持,他的清誉岂能如此败坏!”

万俟灿吐了吐舌头,突然发现一本正经的鱼郦还是很有气势的,不愧是昔年的昭鸾台尚宫,她胡思乱想着,随口道:“咱们就打赌,辰悟不会离开你的。”

深夜的宫闱幽谧宁静,崇政殿的地上散落着几只酒壶,赵璟靠在龙椅上睡了一小觉,于梦魇中惊醒,满头虚汗,才发觉不过才过了一个时辰,窗外仍旧沉沉如墨,好像永夜。

赵璟坐起身,金冠已被他摘下扔到了一边,他披散着头发将药瓶里的药一仰而尽,殿中香雾缭绕,他仿佛看见了尸骸满地、血流成河的疆场,那让他厌恶的疆场。

他蜷缩进龙椅深处,想要眼不见为净,可耳边仍旧有厮杀的声音哀哀不绝。

赵璟捂住耳朵,恰好崔春良进来,见他这副样子,壮起胆子上前轻摇他的身体,“官家,你怎么了?”

赵璟猛地一颤,茫然看向他,“阿翁,死人了。”

崔春良以为他在说鱼郦,神色哀伤,正要宽慰,赵璟忽得站起来,踉跄着走下御阶,指向虚空:“死了这么多人啊……从襄州到金陵,可怎么偏偏朕还活着?”

他瑰秀的面上是宿醉后的苍白,满是疑惑地低下身,摸着地上的血,呢喃:“都说人死如灯灭,那死了是什么滋味?”

崔春良只见官家在摸地,可地上什么都没有啊,他究竟在摸什么。

正看得心惊胆战,殿门倏然被打开,内侍躬身回到:“关于立后,两府递了奏疏……”

赵璟猛地回过头。

脸上的困惑、哀伤顷刻间消弭无痕,换上了狠戾,他眼底充血,冷冷问:“他们反对吗?”

那语气,仿佛下一刻就要将人剥皮拆股。

回话的内侍不禁打了个寒颤:“中书令说‘元思’二字太重,官家未曾三书六礼迎娶萧娘子,哪有元妻一说?若是追封娘子为元思皇后,只怕会惹来非议。”

“他是不是想死!”赵璟怒喝:“朕为什么没有三书六礼迎娶鱼郦,还不是这帮老匹夫从中作梗!他有什么脸阻止朕!他没有妻子,没有亲人吗?”

他半张脸遮在厚密的黑发下,因为气愤而扭曲变形,嘶哑的声音回荡在静谧的殿宇里,无比瘆人。

内侍哆哆嗦嗦跪下,将头抵到青砖上,“中书令的原配早已仙逝,是官家登基后亲自追封的诰命啊。”

赵璟眸中散发出残忍的冷光,他指向内侍,“下旨,把中书令娘子从他的祖坟里挖出来,撤去诰命,贬为庶人,你去,让中书令在旁观看,看完了,让他给朕递个折子,说一说感想。”

黄门内侍怕极了,慌忙应是,倒是崔春良先看不下去了,“官家,中书令年逾六旬,只怕受不住啊……”

“他受不住?”赵璟暴跳如雷:“那朕能受得住吗?朕只是想追封自己的妻子为元思皇后,他们还要在封号上为难,是朕给他们脸了,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崔春良怔怔看着赵璟,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官家疯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红包哦_

吾妻魂归

“朕死了就能见到窈窈了。”

深夜内侍捧着圣旨出了崇政殿, 脚步疾如鼓点,惊破了宫闱的静谧。

赵璟瘫坐在大殿的地上,脸上的戾气渐渐消失, 充满了茫然:“阿翁, 你说窈窈到哪儿了?”

崔春良给他递上一瓯热茶,估摸:“应当到百十里亭了吧,那里地势开阔,适合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