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2)

<dt css="rd">

&esp;&esp;季汐:“……”原来是看在荀爸爸的面子上。

&esp;&esp;荀公达又说道:“你是我兄弟,你不见了我这个做兄长的若是不闻不问,旁人还不知道会如何欺负你。”

&esp;&esp;季汐高兴了。

&esp;&esp;在家,他有荀文若护着;出门在外,他有荀公达护着。

&esp;&esp;他在曹魏上班好幸福啊。

&esp;&esp;曹孟德见曹子建和季汐平安归来,当即下令大军开拔,沿黄河南下。

&esp;&esp;黄河的支流渭水,横挡在前面。

&esp;&esp;至此,关中联军占据的潼关、黄河、渭水、华山四大险要,只剩下渭水一险。

&esp;&esp;于是关中联军转至渭口防守。

&esp;&esp;渭水没有黄河湍急,架浮桥就能渡河。曹孟德大军乘夜渡河,在渭水南岸登陆结营。

&esp;&esp;九月,曹孟德的大军进驻渭南的营地。

&esp;&esp;主要由马孟起、韩文约领导的关中联军早在七个月前,也就是春季三月时就开始起兵反曹了,耗时太长,以至于粮草不足。

&esp;&esp;公元211年有个闰八月。

&esp;&esp;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关中各大将领征收不到新粮。

&esp;&esp;粮食都快没了,还打什么仗?

&esp;&esp;关中联军迫不得已只好求和,割河西一带给曹孟德、送儿子给曹孟德当人质。

&esp;&esp;他们粮草告急,和曹军耗不起。

&esp;&esp;落到如此田地,马孟起忍不住对韩文约抱怨:“我当初就说过要在渭水北岸据守,你不听,非要‘半渡而击之’。这下可好,我们的粮草要没了。”

&esp;&esp;韩文约觉得马孟起还是太年轻,说道:“你对曹军的粮草估算错误,建立在错误情报之下的建议又能好到哪里去?熟不知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才是最佳战机。”

&esp;&esp;马孟起不说话了。

&esp;&esp;他以为曹军的粮草只能支撑二十天,结果两个月都快过去了,曹军的粮草还是非常的充足。

&esp;&esp;万万想不到出现粮草问题的会是自己这边。

&esp;&esp;怎么办?只能求和。

&esp;&esp;曹孟德的目的是要平定关中,全歼叛贼,不可能答应关中联军的求和。

&esp;&esp;他与账下智囊们商量破敌之策。

&esp;&esp;季汐是曹孟德的特邀嘉宾,又在不久前立过功,这次也在参与讨论的人当中。

&esp;&esp;但他并未参与讨论,只是旁听。

&esp;&esp;贾文和说道:“可假意答应他们的求和,再离间他们。”

&esp;&esp;主要是离间马孟起和韩文约。

&esp;&esp;“文和此计甚妙。”曹孟德采纳了贾文和的计策,宣布商讨结束,大家纷纷离开曹孟德的营帐。

&esp;&esp;季汐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

&esp;&esp;他回想了下历史上渭南之战时,曹孟德用到的离间计。

&esp;&esp;计是好计,成功使得关中联军的将领们相互猜疑,但是离间计的效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作用。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