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96节(2/2)

&esp;&esp;“难免的,今夜佳节欢宴,不谈国事。”李隆基爽朗而笑,“薛卿来晚了,且入座自罚三杯吧。”

&esp;&esp;“圣人恕罪,臣可否问一桩家事?”

&esp;&esp;“一个个都到朕的宴上来说家事,好吧。”李隆基佯怒,却带着玩笑之意,道:“允了,薛卿又是何事啊?”

&esp;&esp;“臣不愿以私事叨扰圣人,但臣十分不解,杨中丞为何要抢臣的从子当他的儿子?!”

&esp;&esp;一句话,宴上诸人面面相觑。

&esp;&esp;“从子”二字意义颇笼统,当今多指兄弟之子,即侄子。

&esp;&esp;薛白见这个大将军一身金吾卫盔甲、姓薛,再听这“从子”二字,已确定了这人是谁——左金吾将军,薛徽。

&esp;&esp;这竟是上次东宫的安排?

&esp;&esp;趁着宴上众人还在惊讶,他飞快看了杨玉瑶一眼。

&esp;&esp;杨玉瑶正在看他,眼神有些宠溺,嘴角微扬,妩媚一笑,似乎在说“往后你可就是我的人了”。

&esp;&esp;她不知薛徽与东宫之间的关系,自觉事情办得很好。

&esp;&esp;薛白再想到那句“请托了一位大内侍”,忽然明白过来。

&esp;&esp;有个不得了的人物在暗处保护东宫,此人极少出手,唯有到了东宫生死存亡之际,才会不易察觉地伸手轻轻一扶。

&esp;&esp;比如这次,他分明是帮了东宫,但哪怕事情败露出来了,他也只消说一句“贵妃请托,老奴推托不了”,顺水推舟,春风化雨,薛白、杨氏姐妹反而还倒欠了他一个人情。

&esp;&esp;这人情……可以欠,值得。

&esp;&esp;薛白转头看去,见到对方朝这边微微笑了笑,和蔼可亲。

&esp;&esp;分明是个权柄不输于李林甫的大人物,却仿佛在问薛白能否卖他一个面子。

&esp;&esp;

&esp;&esp;堂中诸人本以为今夜只是杨慎矜认亲不成,尴尬一场,没想到有这般冲突,不由等着看薛徽与杨慎矜争执一场。

&esp;&esp;同时他们也不免好奇……这一个失忆的少年,到底有何不凡之处?能让杨、薛两家不顾体面,非要在御前争夺。

&esp;&esp;唯有李亨还是头也不抬,捧着羊肉在吃,吃得满手流油。

&esp;&esp;他四下一看,没找到帕子,拿起一块胡饼擦手,浑然没有察觉到李隆基正好瞥到了他浪费粮食的这一幕,面露不悦。

&esp;&esp;但等李亨擦过手,却是将这块油乎乎的胡饼卷了起来,一口一口地咬着。

&esp;&esp;李隆基于是对这个俭朴、窝囊的儿子观感重新好了几分。

&esp;&esp;目光转向薛白,李隆基脸上挂起很好相处的笑容,莞尔道:“又有人来争了,看来你这小子的炒菜,很能勾人肚里的馋虫啊。”

&esp;&esp;杨慎矜猛地打了个寒颤,整个人僵立当场。

&esp;&esp;他忽然有种极不好的预感。

&esp;&esp;薛徽则是苦着脸道:“圣人,臣不像杨中丞胡言乱语,这就是臣那兄弟的儿子,出生时有家状,走丢时有报案卷宗,都是陈年往事,做不得假的……”

&esp;&esp;众人听得这一本正经的说辞,心中已信了三分。

&esp;&esp;咸宜公主李娘却是瞳孔一张,满是震惊。

&esp;&esp;假的。

&esp;&esp;全是假的。

&esp;&esp;他们所有人都在欺君!

&esp;&esp;她恨不能张口喊出来,却只能忍住,心知某些事只能在暗处做……

&esp;&esp;第66章 青玉案

&esp;&esp;宴正欢,花萼楼中春光融融。

&esp;&esp;圣人兴致很高,开了个玩笑。

&esp;&esp;薛白脑中迅速考虑了是否该给皇帝献炒菜,他也早与杜五郎说过,让丰味楼今夜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能献菜。

&esp;&esp;但不必了。

&esp;&esp;李隆基已经吃过炒菜了,且还是邓连的手艺,这献宝的功劳早归了杨玉瑶。故而杨家姐妺才会为他费心安排身世,杨玉环还亲自向人请托。

&esp;&esp;薛白不需要与她们争功,他一介白身,不能总想着越过上面的人直接向皇帝献媚。

&esp;&esp;同时,他也听出来了,李隆基不是好欺瞒的,对很多事心里一清二楚,只是引而不发罢了。

&esp;&esp;而他们此时面对这个君王,正在犯欺君大罪。

&esp;&esp;站在薛白面前的杨慎矜就像是丢了魂一般。

&esp;&esp;薛徽则还在继续欺君。

&esp;&esp;“元月以来丰味楼风头无两,这不假,但臣的兄弟并非因此才来认亲,他夫妇二人就在花萼楼外,臣请圣人垂询,看杨中丞还有何话说?!”

&esp;&esp;毕竟是名将之后,薛徽虽非有意喝问,话到最后却有雷霆气势。

&esp;&esp;薛白听了反而心中警惕,知道以薛灵那好赌、好夸夸其谈的德性,绝不可靠,让这样的人御前对质,太冒险了。

&esp;&esp;很快,有内侍匆匆出了花萼楼,召薛灵、柳氏入宴。